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地理》2013,(12):156-171
俄罗斯蓟——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风滚草”——干枯的枝蔓挤满了加州兰开斯特市一户人家的院子。  相似文献   

2.
地处宁安市古渤海国旧址的东北角,有一个叫拐角的小村庄,村里现有131户人家500多人,60岁以上有170人,平均高寿88,成为远近闻名的寿星村.  相似文献   

3.
蜿蜒曲折的乡间便道,执拗地缠绕着巨石嶙峋的大山。峰回路转几十里,景阳镇上岗冲村的300多户人家,就会在眼波里跳荡,山形如釜,小村人家就那么随意地撒在釜底,不由叫人生出一股严峻岁月蒸煮人生的艰苦和酸涩。  相似文献   

4.
我所生活的这个村庄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街道中心的秦家庄,这个村庄是以秦氏后裔为主的土族人家长期居住的村庄。全庄现有122户人家,近600多口人,320多亩水浇地,人均不足0.5亩。人多地少是三川地区出了名的。秦家庄人光靠这么点耕地面积别说致富奔小康,就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会文村是剑川县的一个白族聚居村,距县城六十多公里。全村共六十一户人家,三百二十七人,其中大学生一人,中专生一人,高中生三人,初中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约五十五人。一九八五年八月,笔者对会文村的民间文  相似文献   

6.
亲历大河沿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自然村,南北纵横200余公里;这里仅居住100多户人家,1100余人,相距四、五公里便是近邻;这里是被称为“最后的游牧部落”的新疆大河沿村。  相似文献   

7.
杨世君 《旅游》2013,(4):32-35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镇塔巴村,是拉萨-林芝-泽当藏东、藏南旅游黄金线318国道上的一个西藏农业小村,全村也就20余户人家。如果乘车从拉萨到林芝,过了墨竹工卡县所在地塔巴镇一公里左右,被公路从中穿行,路边十余户人家隔路相望的一个小村,便是塔巴村一一历史上因烧陶器而闻名的小村庄。如果稍加留意,村边公路两侧能看到一堆堆红陶土,那是塔巴村烧陶留下来的遗迹,是塔巴村制陶人祖祖辈辈制陶留下的标记。  相似文献   

8.
位于新竹县尖石乡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可能是台湾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属于泰雅族。司马库斯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共165人,居住地多数是木造或竹造的房子,恬静、闲适。村落中保留有传统  相似文献   

9.
渔翁的故事     
传说,河湾旁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打鱼人家,破漏的草屋里只有渔翁和风烛残年的老母亲两人。老母亲已经不会动了,母子俩的生活全靠渔翁一人来维持,他每天去河湾里摸鱼,然后拿到街上变卖,再买回些油盐柴米。  相似文献   

10.
主客场婚宴     
表哥结婚,给包括我住内的很多人留下阴影,闪为折腾。新娘来自某苏南富裕城市的人户人家,为显示平等,婚宴办成“主客场制”,一星期内,两座城市各搞一场。在广州工作的我,不得不为此飞了两个来回。  相似文献   

11.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西部兰溪市境内,是一个以血缘姓氏的宗族聚居村落,村中聚居着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后裔3000多人、1000多户人家。村落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村中古建筑存量大、形制齐,基本为明清建筑。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养得四个儿子,一个姑娘,可谓人丁兴旺,家产万贯。美中不足的是姑娘是个瞎子,偏又很奇,这瞎子囡脚底板上长了颗红痣,识相的人说瞎子囡是个有福之人。  相似文献   

13.
前往南湖大峡谷之前,两个喜欢拣奇石的朋友的几句话让我忽然改变了主意。"不知道沙漠深处的那家哈萨克人家还在不在?""沙漠深处还有一户人家?"  相似文献   

14.
闽西连城县培田村,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狭长谷地上,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是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村子。几百年乡上文化的丰厚沉积,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中国农村重文兴教耕读文明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在日语里“部落”的来意与“村落”相同,即指几户或几十户人家聚集的地方,但在近代日本史上“部落”一词又有其特殊含意。在江记时期的身份等级制度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被称为“贱民”,而贱民又有“秽多”和“非人”之分,这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故居     
胡茂全 《文史月刊》2011,(11):19-19
10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有着60多户人家,坐拥五桂山脉、面朝伶仃洋的普通小山村。若不是影响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年轮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出生在这里,至今恐怕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良心     
叶辛 《文史天地》2003,(12):10-11
在祝贺巴老百岁华诞的时候,我想先回忆几件往事。1967年夏天,上海得势的造反派批斗巴金。本来批斗会在杂技场举行,但因通过电台和电视转播,上海的大街小巷,响遍了“打倒黑老K巴金”的口号声。实事求是地说,那个年头上海的家庭中,没几户人家有电视机,更没几户人家有空调,上海人的夏天本来就是在弄堂里、阳台上乘风凉。广播喇叭里一宣传斗巴金,男女老少各式人等都涌到公家单位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去了。我那时在读中学,同学中有一位自己组装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我们五六个运动当中的逍遥派,都聚到他家看电视实况转播去了。不是对批斗会感兴…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或者在河湟谷地的某一个小镇,你在不经意间走入一户回族人家,目光所及,会让你眼前一亮,在绿阴覆盖的庭院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巧夺天工的盆景、虬枝奇堀的根雕,再加上浑然天趣的黄河奇石,顿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步入厅堂,悬挂着的字画装裱精致,仔细看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中,甚至能看到张大千、于右任这样一些大师的真迹。让人回味的是,你访问的这户回族人家或许是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也有可能主人几乎目不识丁,但这并没有防碍他们有着共同的意趣和审美品位。坦率地讲,河湟谷地的许多回族藏石家,原本便是脸…  相似文献   

19.
"整个北半球温带的任何地方,没有哪个园林不栽培源自中国的植物。"而传播这些植物的,是英国人威尔逊,他把中国称为"世界园林之母"。100多年来,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而在英国,哪户人家的花园里没有种着威尔逊从中国采回的花草?  相似文献   

20.
本期所有关注都是基于拉萨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其中的人。 生态是一个泛指概念,在这里它更适合从字面上硬解成“生存状态”。本期进入我们视野的“雪”社区,以10年“官墙下的搬迁历史”,既呈现出拉萨古城保护的脉络,也展现出老城区居民新城市生活的开始;来自城郊结合部拉鲁社区里一户人家,他们面临的则是:如何在“传统生产方式与城市现代化的缝隙间”寻找更广阔的空间;而有关八廓街传统院落中的现状与希望,则从另一户三代都生活在此的绕赛人家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