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各种灾害频发,其中尤以干旱为严重。这对刚刚立国的明朝来说,危害是相当大的。干旱不仅仅对农业造成巨大破坏,还影响市场,产生流民问题,导致人口减少等负面影响。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以朱元璋为首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荒政措施,丰富了我国古代荒政史。  相似文献   

2.
清朝建立初期,遭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萧条,百姓生活困难,社会生产力出现严重倒退。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清朝初期,当权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采取很多经济增长方式,试图尽快回复社会经济。文章主要对清朝建立初期的社会经济恢复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以及清朝前期统治者对恢复社会经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在清朝中期,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清朝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并形成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流民的大量产生,以及流民势力的迅速发展,迫使两晋之际的统治设法解决流民问题。流民所引起的震动,使残破的西晋政权能够控制的力量更加弱小,从而加速了西晋政权的灭亡。北方流民的大量南下,使南方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从而为东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流民聚集而成的政治、军事性集团如京口集团等,是东晋政权的支撑性力量。东晋政权与流民的关系至为密切,而统治对于流民问题的处理方式与程度,亦直接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4.
郭梦頔 《神州》2012,(26):192-192
清朝柳条边的设置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清初对于关外的经济开发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清初流民政策发展起来的。虽然,清初流民政策对于柳条边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流民的存在也成为关外经济发展的负担,加重了柳条边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明代中、后期人口大量逃流的原因时,多有强调赋役繁重及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大量兼并,这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的流民以山西为多,而且,山西流民潮发生的时间早,人数也比较多。因此,除上述原因,本文从反映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生态系统角度对明代的流民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季永才 《安徽钱币》2007,(3):37-37,I0004
一.天定通宝 元末,贵族和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动至千万顷,搜刮民财,课税猛增,统治者挥霍无度,国库日趋枯竭,于是税役更重,剥削更残酷。1308年,南下流民多达百万余户。忍无可忍之下,起义终于爆发了。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山区是一个流民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对于这区域的流民活动,已有不少学者做了论述。透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清以来,在该区域有相当数量的流民从广东、福建两省进入赣南山区,并对该区域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事实上,明清时期粤东北地区不仅是流民的迁出地,而且还是个流民的迁入地。流民迁入,也因此促进了粤东北山区的开发。本文拟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粤东北流民的来源及其对当地的开发进行探讨,以期对明清时期赣粤闽三省交界山区的流民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自东汉末年起,北方各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最为典型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去鲜卑化改革,使拓跋鲜卑得以迅速发展。然而,作为北魏继承者的北齐和北周却实行了与北魏截然相反的措施,即胡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对北朝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后继的隋唐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任期制是唐代对县令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就制度规定而言,唐代县令任期在三年、四年或五年间不断徘徊,而实际迁转中的任期往往少于制度规定的时间。其原因既有唐虞时期"三载考绩"制的影响,也有唐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措施及地域条件方面的因素。县令任期过短对唐代基层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秦汉统治者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 ,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为秦汉统治政权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封禁政策、气候寒冷等原因,三姓地区的人口一直到清朝之前都处于人烟稀少、多为赫哲族构成的特点。由于封禁政策的解禁,清政府招募开荒实边,关内天灾人祸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流民、垦民、流人、站丁纷至沓来,使清朝三姓地区的人口从数量上、成分上都得改变从而产生了变迁。三姓地区的人口变迁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兵 《文史月刊》2011,(9):74-74
自古以来,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房子永远是老百姓的根。 历朝历代,因房子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们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而且有些措施在现代人看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朝前期(1644-1840年)是中越两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殖民者东来,中国周边面临殖民势力的扩张,虽然中越仍保持较密切的宗藩关系,但两国封建政府的边疆意识逐渐增强,对两国陆地边境的出入境、边境贸易、跨境流民、跨境通婚等跨国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池子华 《安徽史学》2002,4(4):36-42
本文从社会史角度,对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认为流民是盗匪的最可靠的来源,近代中国所以成为盗匪世界,正是建筑于流民遍地国情基础上的。文章还以苏、皖淮北地区为例,进一步揭示出流民与社会动乱的关系,指出:在一个流民众多的国度里,如果社会不能将他们的社会行为纳入合理的规范内,那么,流民的越轨犯禁,就会直接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15.
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缘故而造成的罪案,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愈演愈烈。清朝的文字狱尤为残酷,是统治者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满族人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将文字狱作为清廷加强思想控制的有力手段,这导致清朝的文字狱越来越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其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字狱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表现,并分析清朝文字狱产生的深层原因,旨在揭示文字狱是当时封建社会中的必然产物,也是清朝统治者用以镇慑官吏、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日伪统治者在东北实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煞费苦心,采取了更加野蛮的措施,实行所谓"匪民分离工作",即大搞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和"集团部落",对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政治围困和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7.
明代自永乐以后,流民问题愈演愈烈。至明宪宗成化年间,尤以荆襄流民问题最为突出。能否解决好荆襄流民问题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基层统治等方面。成化年间,工部尚书白圭、右都御使项忠、副都御使原杰先后负责荆襄流民的安置事宜。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世界历史》2001,(4):30-37
就历史发展而言,流民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16世纪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英国流民问题突出。流民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流民有哪些特点?流民的状况怎样?鉴于失业、贫困、流浪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经  相似文献   

19.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赈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初期,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调蔽,防灾抗灾能力更加萎缩。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或供水泛滥,或赤地千里,人祸更加重了天灾。灾荒的频繁发生i对广大贫苦农民是深重的灾难,对于满族贵族统治者也是严重的威胁。它直接影响清王朝的财政来源。更由于灾荒造成大量的饥民、灾民、流民,增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威胁刚建立不久的清王朝的稳定。因此,创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是康熙等清前期统治者的历史使命之一。清王朝吸取、借鉴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救荒机制。它是由清王朝的…  相似文献   

2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统治者实行的基本国策会对政权的稳固产生重要影响,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必然有其特定原因,历史上从没有不衰亡的帝国。唐王朝的衰亡,"重北轻南"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