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独创的一种财政制度,从雍正元年到宣统三年(1723~1911),延续了将近200年之久。养廉银制度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全国公开推行,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还是仅有的一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黄朴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唐的政治制度同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状况以及变化相适应,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并对后世封建政治制度的递嬗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著名历史学家陈寅烙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相似文献   

3.
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陈柯云历史上,宗族制度和宗族思想,对徽州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诸方面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因此对明清徽州宗族社会的真实状况做一深入的探讨,是很必要的。从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  相似文献   

4.
清代承平日久,驻防盛京的旗人逐渐卷入当地的社会生活,由客居变为土著。旗人社会的变化,使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八旗驻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对清代盛京八旗驻防制度的考察,认为驻防旗官从行政、司法、经济诸领域渗入地方社会的管理,八旗驻防的地方政府不断完善,与民官一起,成为区域社会的重要管理者。盛京将军辖区的"城"已成为驻防区约定俗成的政区,拥有治所、幅员、边界、行政组织等,驻防制度逐渐演变为带有八旗制度特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宦官政治发达的形势下,唐代的内职诸使制度不断发展。唐代的内职诸使具有使职的特色,除处于最高级别的枢密使和宣徽使,其他内职诸使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高下等级关系。至五代,内职诸使之间逐渐形成明确的高下关系,并且随制度的发展更加严密化、系统化。在整个五代的变化过程中,以后晋为界限,前后王朝内职诸使的等级化现象呈现出不同的趋向。后晋之前主要以职务为主,后晋之后则主要以职阶为主。这种变化与整体内职诸使制度的外官化发展存在互动关系,因而体现于内职诸使的外官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元明时期河湟地区新形成的几个民族在族体形成上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共性、族体形成的宏观制度共性和族体形成的模式共性。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诸族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而社会制度是诸族实现内部整合和凝聚的黏合剂。基于此,河湟地区新形成诸族才能形成稳定的文化凝核,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滚动,吸收多元民族因素并凝聚出新的"一主多元"族体雪球。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湘瑞 《攀登》2002,21(1):110-112
我国民事执行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建立良性的社会执行程序。本从宏观的角度,在剖析导致“执行难”、“执行乱”诸因素的基础上,从立法、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对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展开讨论,阐述并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隋唐官制的研究中,使职作为不同于正式官吏制度的一种,经历了由临时设置直到常设不替并形成体系的发展过程。关注使职变化对官制的影响和这种制度的种种细节的研究,体现在诸多自不同视角切入、新见迭出的研究中,其中对材料自觉的多侧面的梳理,以及宏观角度的合理解答,体现了作者的独特风格和学术态度。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于2005年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252千字。这是作者自攻读博士学位以来选定的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对隋唐时期使职制度资料的爬梳分析,探讨隋唐官制变革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北洋时期天津商会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北洋时期的1912~1928年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诸形态发生空前深刻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位居京都之门和华北通商大埠的天津商会,从纲领章程、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乃至称谓,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揭示这些变化及其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和司马光《家范》两者的篇目设置、关注重点、治家原则以及家族命运的担忧与期望诸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借以阐释中古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国内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晔  李志刚 《人文地理》2010,25(3):10-15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封闭社区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多重维度解读封闭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之动力机制,探讨了全球化与后福特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策略、公共选择与制度经济学、社会隔离与社会冲突、文化权力与空间等五种研究范式。根据市场、权力、居民群体三方力量的消长,可将诸类案例划分为自发推动、资本驱动以及自上而下三种。对于封闭社区与社会隔离的相关性问题,存在社会结构体制与个人行为态度两个层面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的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诉提马尔霍斯》是古希腊演说家埃斯奇奈斯所撰诉讼演说,上载涉同性恋诸法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同性恋行为的态度,展示了其背后的法律以及制度诸因素。经分析可知,古希腊人并不禁止同性恋行为,但雅典人将从事性交易者排除在城邦政治之外,情节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公民权。  相似文献   

13.
东汉军队分征兵、募兵。随着征兵制度破坏,募兵在军事上的作用明显提高,成为东汉政府的重要作战力量。本文拟对东汉募兵种类、服役条件、期限,募兵的作用以及同将帅依附关系的形成诸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法律制度是国家控制整个社会并实现其统治职能的基本工具。高句丽在建国初期,法律体制不健全,没有成文的法律条例,亦没有专门的法律机构。"诸加评议会"制度成为高句丽初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刑罚手段单一,有罪者便会被处死。公元4世纪,是高句丽法律制度的分水岭,小兽林王开始颁布律令,完备法律制度。通过对高句丽法律制度的发展模式及内容的深入探讨,从而归纳出高句丽法律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古时期在中东地区曾实施过一种与军事相联系的经济制度——军事伊克塔制。这一制度关系到中东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军役制度、社会阶级关系以至政治制度等诸方面问题,因而十分重要。对于这种制度,国外史学界颇有研究,尽管这种研究尚有待深入,并存在不少有争议之处,但已遥遥领先于中国国内的研究水平。中国史学界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仅在一些通史著作或大学教材中简单提及,未见有关的专门研究。军  相似文献   

16.
以军镇统民并以之代替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并非始于北魏,其实萌芽于十六国前期诸少数民族政权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镇制度有逐步明朗化和制度化的倾向,到十六国后期,军镇制度已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主要盛行于后秦、西凉、北凉、南凉、夏国等少数民族政治之中,以军镇统民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护军制,也在西北地区诸政权中盛行。  相似文献   

17.
两汉边防兵制,尤以西、北地区最为典型.我们在边防武装力量构成、边防集兵方式、边防养兵费用及其筹措等方面,探讨两汉边防力量的差异、兵役制度的变化以及养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诸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所独创的,以佛教的缘起学说和"化身再现"等理论与藏传佛教寺院集团的实际利益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制度。除宗教理论外,历史上,西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封建属性,诸教派之间的互相斗争,宗教与世俗统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都为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种独特的宗教制度形成之后,伴随着活佛转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宗教仪轨和严谨的历史定制,被藏传佛教界所普遍遵守和使用,保证了这一制度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为纪念平城迁都1300年举办了“遣唐使展”等各种活动,还发现了记有“圆仁”名字的石刻并为此召开了研讨会。这些都引发了对隋唐史和东亚史更广泛的关注。从研究倾向看,涉及国际关系和欧亚大陆东部的论著依然很多,而处于低潮的是与国内诸制度相关的官僚制、土地制度等,以及女性史和氏族史。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的学术性是方志界近年来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从万历《会稽县志》看,其学术性不仅体现在编纂者所撰写的诸论中,还体现在志书资料的取舍上,以及编纂者针对社会现实进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诸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