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湘峪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原名相谷村,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堡内而以"三都古城"闻名。相传明清时期一山西巡抚认为孙家兄弟均科举有成,身居高位,且此地有山有水,风水极佳,遂在"相谷"二字上分别加上"氵"和"山"字旁,改村名为"湘峪"。村中历史建筑区域呈倒梯形,东西长约280米,北宽约150米,南宽约100米,总占  相似文献   

2.
"三言"、"二拍"展示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关明代军事事件、军事人物、军事制度、军事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在"三言"、"二拍"中占有一定比重。通过研究"三言"、"二拍"中有关的明代军事记述,我们可以加深对明代卫所、军户、武官、军功、充军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贵阳文史》2006,(3):F0004-F0004
位于贵阳东南部的乌当区永乐乡,南北宽9公里,东面长12.5公里,总面积为59.6平方公里,这里曾经建有明代永乐古城堡、清代名人李端棻墓、建有石笋水库、万亩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米努辛斯克市甜菜村出土明代御马监禁军"驾牌",以实物材料反映出了明代中期御马监禁军的规模及编制,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具有直接联系,是"土木堡之变"历史事件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5.
侯颖 《丝绸之路》2013,(18):29-31
明代陕西"三边总制"制度是在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即"西三边")分设文武重臣,各自承担辖区御边任务,并暴露出若干弊端的情况下,为适应御边需要而逐渐创立的一种武臣统兵、文臣总理、太监监军且兼有一定民政职能的三镇统一御边制度。这一制度创立后,在明代西北边疆行使军事与民政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三边总制"创设的原因,史学界尚无专门的研究,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丙安古城堡     
曾子  雪涌 《世界遗产》2011,(4):67-68
丙安古城堡位于赤水市西南,距赤水城区24公里。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留元坝建仁怀县新城起算,丙安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元、明、清历代至民国时期,丙安古城堡繁华兴旺,商贸活跃,百舸争泊。这里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渡战役中红一军团指挥部所在地,中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  相似文献   

7.
正贵阳气候温和,雨水丰富,属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充足,加上"莲花"中心平坦,天界仙水有贯城河、市西河、富水、南明河及纵横的溪流,故贵阳水井星罗棋布。如今,贵阳水井大多已消失,幸得刘韫良①以对联形式,为后人留下了贵阳独特的水井文化。据史料记载,明代在今观山湖区朱昌镇境内,不仅先后设置了7个军事屯堡,还先后修建了两座古城——朱昌城和窦官城。《贵阳市志·文物志》载:朱昌古城堡在贵阳市西北郊朱昌乡,旧称  相似文献   

8.
嘎玛  梅耀 《中国土族》2007,(4):58-58
据新华社电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新近发现一处罕见的土族古城堡。经初步考察,这座古城堡始建于明末清初。这座古城堡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东南部的五十乡北庄村,坐西面东,三面环山。据互助县文化局副局长保广元介绍,对外封闭、对内开放是该城堡的一大建筑特点。城堡内目前还保存着完整的院落、角楼、锅台、圆槽等,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道上最重要的干线路段,曾一度辉煌,在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河西走廊的古城堡遗址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古城堡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堪称"古城堡遗址博物馆"。这些古城堡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盛衰,是研究河西历史的珍贵标本。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文化遗址正遭受着毁灭性破坏。如今,对这些历史遗迹进行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三征麓川"是关系西南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危的重要事件。明清史家由于对西南边疆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缺乏准确认识,或出于某些政治需要,用政治情感代替理性的史实分析,忽略对事件本身的探究,疏离对引发战争的边疆形势的考察,仅就朝政进行评述,出现了泛朝政化倾向,使这一边疆问题异化为朝廷政治斗争。而当代部分学者误将明清史家带有政治偏见的评论作为第一手史料运用,又使相关研究出现严重偏差。本文通过对明代"三征麓川"的历史进行探本寻源,试图说明边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明代的"倭寇"问题是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20世纪以来,众多学界前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探讨。既往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类主题展开:一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背景下,关于"倭寇"性质的讨论;二是明代"海禁政策"与"倭寇"产生的关联性问题;三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如嘉靖"大倭寇"爆发原因、明代"倭寇"与海防著述、明代朝贡体系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郭峪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攀溪河谷中游,与陈氏皇城村仅数百米之遥。就历史而言,在唐朝就已有建置的郭峪村更为悠久,也更为辉煌。郭峪村现存的元代汤帝庙、明代民居、明代蜂窝城墙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郭峪村文风兴盛。由唐至清,郭峪村考取功名者多达80余人。特别是在明清两朝,郭峪村一共出了15位进士和18位举人,甚至出现了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唐代古村——郭峪村@子欣  相似文献   

13.
明清榆林城市的空间演变可概括为"初城、三拓、两筑、一缩"四个阶段.明代"榆城三拓"的正确解释是以正统所建城池为基础,经余子俊、黄绂、熊绣三次拓展而形成的城市形态,即榆林主城区域.外城(邓璋筑)与逻城(王遴修)皆不属于明、清时期人们认知下的"三拓"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城墙周长数据与相关建筑位置,得出熊绣拓城边界已至南河北岸...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三品以上两京大员中的贤能者方能给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有三种特殊现象:一是四品以下官员官品本不及谥而特恩赐谥;二是明中期以后,谥法渐弛,奸邪官员仍得美谥;三是明代翰林出身的官员多为"文"字谥,且为士大夫所认同,以至于翰林出身的不谥"文"、非翰林出身的谥"文"均被视为异常情况。前两种现象明代以前已有先例,是明代对历史的继承。而翰林出身者多谥"文"却是明代的新规,与明代翰林出身的官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就总体而言,明代官员给谥中的特殊现象常常是制度、人事和传统等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明朝对西藏的经略始于洪武初年,至洪武八年(1375)基本确定了对西藏的全面统治和管辖。永乐时期的明朝,以西藏为中心阻断蒙古、西域之间的联系,使西藏成为明代"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终明一世,西陲晏然的景象。西藏与明朝之间明确政治管辖关系的形成,既体现出西藏文明东向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层面的强烈需求,也包含有明朝继承元朝疆域遗产的政治意图和构建防御北方蒙古势力的北方防御体系的战略需要。西藏作为明代"中国"与"天下"在西部疆域范围的重合部分,为近世"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明代"天下"的范围既包括明代"中国",也包括周边的朝贡国家。明代"中国"划定出明朝的西部疆域范围,明代"天下"则是由明朝主导的东亚朝贡体系所确立的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并在古代向近世转变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2,(2)
一、發現和發掘經過董四墓村在北京西郊青龍橋西二里,金山的南麓,村西有明代景泰帝陵,據日下舊聞考的記載,這一帶是明代妃嬪皇子叢葬的所在。村東存在着三個摻合石灰的夯土築成的巨大墳堆,在村西有一座已經被盜而坍陷的巨大磚塘。董四墓恐怕是東四墓的訛傳,據乾隆二十四年重修天僊廟記說:‘神京  相似文献   

17.
婺源如今虽地处江西省,但历史上曾属古徽州,是明代大儒朱熹的故乡。漫步婺源,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徒步旅行是最佳的游览方式,也开辟了许多条成熟的线路,其中官坑—岭脚村—虹关—理坑,是最为经典的一条。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涿鹿县马水口村关羽庙遗存着一块自名为"新建义勇武安王庙碑记"的明代石碑。这块石碑是由徐渭撰写碑文,李如松所立。本文通过对碑文内容的考释,分析了明代马水口长城建置、边防问题中的马政等,提示了明代军人崇信关羽的情况及原因。同时论文也反映了李如松早期军事活动情况及其思想性格以及徐渭与李如松的交往等。  相似文献   

19.
李鑫 《文物天地》2023,(12):34-37
明代,固原为“九边”重镇之一,三边总督府又设在固原。在军事防御方面,固原城发挥巨大作用,明代朝廷下令修筑固原城,这一事件记录在了《重修镇戎城碑记》上。另一块碑名为《金兴定三年地震碑记》,与《重修镇戎城碑记》颇有渊源。两块碑印证了固原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7,(1)
<正>一概况汪口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的西部,离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景德镇84公里,东至黄山101公里。段莘溪水由村北侧浙岭流经至此形成"U"形急弯,与江湾水在村东口相汇,汇合后称永川溪[1]。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古村落形成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图一)。汪口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现有古民居约340幢,其中明代建筑11幢,清代建筑约250幢,其余为民国时期建筑。汪口村的官路正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