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垣在近代史学领域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中国实证史学家中 ,陈垣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他不但以扎实的考据成果解决了大量历史疑难问题 ,而且以开创性的研究 ,拓展了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和其他历史辅助学科等多学科领域 ,为中国史学的科学化和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做出了他人无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援庵先生(1880—1971),以数十年的工作成绩,为中国史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在1980年他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候,撰文纪念,论述了他对于中国宗教史的研究开拓的新领域,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建立的基础。我在文中说到援庵先生对中国宗教史的研究的广泛。他对于火袄教、摩尼教、一赐乐业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的流传及其盛衰都有专门的论述。对于道教也写有专书。他所著《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4,(2)
<正>一做中国学问,文献学是其基础。"文献学"一词源于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的"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又在《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当代文献学大家张舜徽先生在谈到中国文献学时,总结历史,阐明近义,对中国文献学做了很好的表述,他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  相似文献   

4.
金人 《文史春秋》2012,(5):26-32
陈垣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宗教史研究上成就空前,在元史研究上超越前人,而且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卓有建树,在目录学、年代学、校勘学、避讳学、史源学诸多领域发前人所未发,取得了开创性成就,泽惠后人。特别是他敦品励学、自强不息的刻苦治学精神与谦逊审慎、求是寻真的优良学风影响了一代代学人,播雨杏坛,绛帐春风70年,化育出一大批文史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称羡的佳话。  相似文献   

5.
陈垣先生一生道德文章,学苑永存。他勤勤恳恳,桃李缤纷;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他治史数十年,开拓了中国宗教史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基础。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与陈寅恪先生以“南北二陈”遥相辉映,享誉海内。学术成就的辉煌更映衬出这位“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的炎黄英才那爱国的火热情怀。他忧国忧民,奋力冲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勇御外侮,威武不屈,振臂于危难之时。岁月流逝,英灵永垂青史,陈垣先生的爱国情操、学术成就至今为人们景仰、传颂。《书目答问》得门径苦读《四库》通经史陈垣,字援庵,18…  相似文献   

6.
金人 《纵横》2006,(12)
陈垣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学诸多领域有精深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而且以励志耕耘、锲而不舍的刻苦治学精神和谦虚审慎、求是寻真的优良学风影响了一代代学人,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尤为难得的是,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育出一大批文史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一段段佳话,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自学成才卓然大家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幼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898年参加清末科举考试,考中举人。后在维新思想影响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  相似文献   

7.
姚广孝是明初的杰出人物,在政治史、军事史、思想史、宗教史、文化史、科技史上的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让他傲视千古,不愧于"千古第一全才"的赞誉。然而,自明中期以后姚广孝遭到主流社会贬斥封杀以致其形象被淡化丑化。学界对姚广孝的研究很薄弱,这与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符。本文旨在分析其历史功绩和应得的历史地位,以及其被淡化丑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强 《史学史研究》2012,(2):97-102
以希腊文、拉丁文为载体的西方古典文献学,希腊文作"philologia"。在近代西方各国学界在根据各自的语言整理、研究古文献藉以溯源其共同的"古代"过程中,西方古典文献学的名称与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均曾发生过变化,但总体上的沿革类似于中国古典文献学或传统文献学,即由校雠而校雠学而文献学,最终被冠之以"古典的"则意在强调"希腊、拉丁的"这一属性。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宗教虽然不直接参加社会管理,但却是影响政治的最重要设施。"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表述,是对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全面概括。美国历史,就是宗教影响国民、影响政治的历史。一位老人,他的传奇般人生,见证了美国20世纪的宗教史,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今  相似文献   

10.
张舜徽先生一生钟情于历史文献学的思考与研究,所作日记蕴含有丰富的校雠学、目录学、校勘学等分支学科的分析与思考。张氏初步建构的历史文献学体制,对改变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偏狭而单一的状况,恢复历史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进而推动历史文献学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氏的学术思想形成于民国时代。他对学术本原的追求、识见为高的求索、学术经世的倡导以及博学会通的强调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张氏以史学家的批评视角来评析学术发展中的得失利弊,形成独有的学术批评话语和方法。在张氏的学术思想中,历史文献学是基础,学术批评是其学术品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方志的运用,在南明史、清初史、社会经济史、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皆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中,陈垣既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变革的影响,又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史学。他在中外交通史研究中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揭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和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史学研究方法上,他注意总结中国古代的考史之法,推陈出新,为新史学考证建立范式。他建设民族化史学的成果,影响和鼓舞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本土化发展。在20世纪新史料大发现的潮流激励下,陈垣形成了重视史料、扩充史料,搜集、整理、考辨史料的系列思想和方法,其创立的史源学尤为突出。他以近代科学精神指导历史考证,通过缜密精审的考证过程解决大量历史疑案;他在《通鉴胡注表微》中总结考证方法,推动新历史考证学的发展。他在总结中国传统史学精华、借鉴西方近现代史学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史学开辟了宗教史、中外交通史、年代学、历史文献学等新的学科领域。他还身体力行,倡导刻苦治学、实事求是、力求创新、谦虚谨慎等优良学风,垂范影响了20世纪几代学人。  相似文献   

13.
全祖望是清代前期著名学者,曾补撰《宋元学案》,向以史家著称。他作为史家从研究历史的角度出发,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多有创获。本文即就上述三个方面,探讨全氏在史学以及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张舜徽(1911~1992年),湖南沅江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40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我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5.
<广校雠略>为张舜徽文献学的发凡起例之作,体现其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和风格,规定他后来的学术历程,"乃至影响到了后来的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学科面貌".张舜徼治学归综于清学,<广校雠略>是其清理清学的起点,对他后来全盘整理和研究清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垣学术源于清学,从早期编辑《柱下备忘录》到晚年考证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其研究经历始终于清史、清学,在清人基础上,治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和元史,并开辟清史研究新领域,揭示宗教与清代政治、文化之关系,全面调查《四库全书》,论衡清人著述,总结清代学术与建立近代意义之史讳学、年代学、校勘学,考述清代人物年事,利用档案、僧人语录、学人手札等新材料考史,拓宽清代史料范围。其对清史研究的贡献,开拓与集成兼俱。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2月16日,教育部公布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名单。郑炳林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业领域为历史文献学,也是兰州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炳林教授简介:郑炳林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史(敦煌学)博士后科研  相似文献   

18.
虞集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集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理学特点也反映到其史学思想上。他以王道德治为标准,考历史盛衰之“理”。在《经世大典序录》中,通过总结典制,他充分肯定了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宣传和提倡养民厚生思想。他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作用,对辽、金、宋三史的史料收集和编撰体例有独到之见。他的历史文献学思想注重博采、广稽、求实  相似文献   

19.
武威作为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城,儒、释、道三教思想在当地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本文对武威水陆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宗教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及当时宗教发展的状况,探讨水陆画在中国宗教史及绘画史中的价值,以期达到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史学在历史思维、历史盛衰观、经史关系论、历史文献思想和历史编纂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本期"历史理论"栏目发表的五篇文章,从历史思维与民族史学、时代思潮与传统史学、历史文献学的优良传统、以史为鉴的民族传统与精神和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