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迈入晚年,过去经历过的许多事情已经黯然失色,能长期留在记忆中的并不多,而我少年时代曾经在北平的那些日子,对我而言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02,(11):35-38
光阴似箭,转眼20多年过去了。在记忆的荧屏上,有许多往事俱已淡忘,惟有20世纪80年代初,我与彭真同志的一次并未谋面的交往,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3.
灯,在三十年的生涯中,给了我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生长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刚记事时,便知道有棉油灯。母亲用一只黑碗,盏上点棉籽油,再用棉花搓根灯捻子,将一端搭在碗沿上。晚上勤劳的母亲就守着这盏灯打补钉,做针线。有时,我白天睡足了,  相似文献   

4.
三个高原人     
在青海高原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工作和生活了六个年头。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我在工作中接触过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高原人。高原人的淳朴厚道,热情开朗,给我留下了永远也无法淡忘的记忆。在我离开青海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高原人的影像仍然十分清晰地活跃于我记忆的屏幕上,一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这样一个以追求轻盈为快乐的女子来说,瘦身的理念早已让我忘却了许多有关饮食的记忆。如今,即使是面对一桌满汉全席,我也要逃之夭夭。因  相似文献   

6.
我是1957年秋天进入贵阳一中、1960年秋天从贵阳一中毕业的高中学生,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有许多令人生良的记忆在经过岁月的消融以及生命的浸润之后,早都变得模糊和渺远起来,只留下一些散碎了的暗影。而那些在贵阳一中度过的平常日子,那些我当初似乎不曾记在心上的日常情景,却越来越清晰地在我的记忆中显现。 音乐的启蒙  相似文献   

7.
刘国尧 《炎黄春秋》2002,(11):38-39
陈沂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使我久久地入悲痛中。作为他的秘书,有许多往事不断从我记忆的荧光屏上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8.
夏日的家乡     
正我的家乡在涟水,虽然属于它的记忆已在岁月的流淌中慢慢地消逝,但是我依然不能忘记我在那儿所度过的夏日。我那时住在一座平房里,屋前有一片菜地种着许多蔬菜,院子前方的小道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杨树像一位健壮的青年,肌肉强壮,有着似乎永远也不会衰竭的精力,永远是那么生机勃勃。院旁有一片小池塘,河里有许多茂密、旺盛的荷花。一片片的荷叶衬  相似文献   

9.
遗忘·收藏     
遗忘与收藏是人生中反复重演的片断,人因为遗忘而收藏,因为收藏而遗忘。初中一年多,我遗忘的太多太多,遗忘了过去的痛苦与欢乐,遗忘了稚嫩与无知,遗忘了胆怯与畏惧……已经很难再回忆起小学同学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只记得大家曾一起许下愿,永远不会忘了对方。小学那种自由、快乐的时光,常常让我向往,然而这些最可贵的,却遗忘了许多。记忆中的我是多么胆小、慌张,然而那以前最独特的,也一一遗失不见了……好像那些都毫无留念,一走了之。当秋风起了,树叶一片一片掉落离去的时候,我的许多记忆也随之离去,不再回来。我总是在不断遗忘什么,但…  相似文献   

10.
记忆的小河     
正和煦的微风,吹拂着我一颗童真的心;天边的云彩,激起我无尽的遐想。记忆的小河缓缓流淌而来……当我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吮吸着妈妈甘甜的乳汁,享受着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疼爱,牙牙学语,学走路,学写字,明白许多事理……我有一位好妈妈,值得我用一生去感恩、报答。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会记住     
往事如烟,往事如云,许多经历会随着一阵轻风而淡化、消失,记忆常是如此,飘飘洒洒,然而有些事情,却总会令人难以忘怀,铭记于心。2008年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一股肃然之风从我身边悄悄走过。十点整,我正在上课,突然,  相似文献   

12.
苏仲湘 《炎黄春秋》2005,(6):59-61,58
沈容大姐匆匆离去了,留下了遗作《红色记忆》。纸墨犹馨,音容如在,牵引大家深深地怀念和痛惜。文如其人,《红色记忆》以她特有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恬静笔墨,记述了她丰富鲜活的平生见闻,包括许多动人的红色掌故。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惊喜瞩目。当我读后掩卷,龚定庵  相似文献   

13.
江南水乡,曾经乡村的许多旧影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故乡的昨天在我心中依然是那么永恒,不能忘却。那牵着大人的衣角乘坐航船走亲戚赶集市;柴房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伴着的春米声;换糖担儿上红红绿绿饴糖散发的甜香……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14.
霍巍 《中国西藏》2009,(3):56-59
18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吉隆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了我的西藏考古之行,吉隆的山山水水和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我许多珍贵的记忆。2008年9月时隔多年我再次重返吉隆进行考察,江山依旧,却是旧貌新颜。  相似文献   

15.
一碗蛋炒饭     
正日子总像指尖流过的细沙,在无意间悄然滑落,而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爱和欢乐却夹杂在记忆中历久弥新。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我不知怎么的,特别疲倦,真想一下就躺到床上呼呼大睡,可想到还有许多许多作业没有做,只能先吃点东西打起精神。"咦?我放在包里的两包小饼干呢?""哦,我今天看到了,但过了保质期,不能吃,就把它们扔掉了。要不给你做一碗蛋炒饭?"妈妈问。"不用不用。"一说  相似文献   

16.
抗战拾忆     
著名作家马识途回忆抗战期间多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时感慨道“:我已经老了,只能在静寂的西窗之下,在落日的余辉中,泡上一杯茶,把自己的记忆宝匣打开来,从中捡拾一些曾经在我的记忆中留下较深痕迹的吉光片羽,以作晚景之娱。这些生活片断,远不足以言壮烈,更没有什么辉煌,却还保留着长青颜色……”为马老亲历亲见、融进他许多真情实感的痛史由此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7.
灯,在三十年的生涯中,给了我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生长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刚记事时,便知道有棉油灯。母亲用一只黑碗,盏上点棉籽油,再用棉花搓根灯捻子,将一端搭在碗沿上。晚上勤劳的母亲就守着这盏灯打补钉,做针线。有时,我白天睡足了,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是一位生活淡泊,思想深邃,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一生倡导文艺大众化,并身体力行,为农民辛勤笔耕,写下了几百万字的优秀作品。今年是赵树理80周岁诞辰,缅怀往事,留在我的记忆中最强烈的,莫过于动乱年月我们一起住“牛棚”时渡过的日日夜夜。记忆的每一页里,都留着他的许多令人笑中含泪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李存良,山西绛县安峪镇东三涧村人,今年96岁了,1940年参加革命。在革命队伍中,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西南剿匪。几十年来,许多经历早已记忆模糊,但抗战时的情景却常常在脑海中翻腾。我在战斗中多次负伤,身上留有敌人的弹片,一只眼珠被取掉,换成了假  相似文献   

20.
1957年,我任中共黄冈县委宣传部干事。根据领导的安排,我参加了当时轰动全国的刘介梅今昔生活对比展览会(以下简称“刘展”)的全部活动。这是我一生经历的最大事情,因而记忆尤为深刻。提起刘展,许多同志大概都还记得毛泽东同志当年与此有关的一次谈话:“湖北有那么一个雇农出身的党员,他家是三代要饭,解放后翻身了,发家了,当了区一级干部。这回他非常不满意社会主义,非常不赞成合作化,要搞‘自由’,反对统购统销。现在开了他的展览会,进行阶级教育,他痛哭流涕.表示愿意改正错误。”由此可见刘展和刘介海本人在当年的重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