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试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发表于《考古》1975年2期,距今已有数年了。该墓年代应属东汉桓帝时期,我已有专文论述(《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的年代问题》,载《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第一期)。该墓所出的二石题记,共计15行,328字,主  相似文献   

2.
《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考》读后浅见刘继才最近拜读了王恩田先生刊登在1989年《四川文物》第四期上的《苍山元嘉元年汉画像石墓考》一文,甚为倾服,该文主题明确,资料丰富,它突破了原先对铭文结论的“整个题记是一篇文”,是“三、七言结构”等框架,并用标点断句...  相似文献   

3.
汉代画像石墓中的画像布局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汉代画像石的研究,近年来有了相当深入的进展。关于画像石的内容、分期、艺术表现手法,画像石墓的形制及分布等等都有大量的研究文章问世。但是,我们看到至今还很少有人就画像石墓中各种不同内容的画像布局情况予以综合分析。而从画像石在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分布情况上,可以发现重要的布局规律,并由此反映出汉代人仕的某些意识形态,增进对汉代社会丧葬习俗的理解。因此,我们将现有主要汉代画像石墓的情况予以归纳,草成此文,以就教于对汉代画像石有兴趣的各界人士。一、山东苍山元嘉画像石题记的释读及其反映的墓中画像石布局1973年5月,山东省博物馆与苍山县文  相似文献   

4.
大岭顶两座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小店镇,共发现画像石13块,画像内容以龙虎为多,其次为伏羲、女娲、门吏、宴饮等。画面组合场景十分独特,为汉画像石和莒地汉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一号墓的一块画像石带有“和平二年”题记66字,墓主陈季高不见于文献记载。汉桓帝和平年号仅用一年(150年),题记中出现“和平二年”,应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致,题记雕刻和下葬时间应在改元元嘉之后不久,即元嘉元年(151年)初。大岭顶汉画题记对汉代社会和书法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苍山县城前村画像石墓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 5月 ,山东苍山城前村发现一座画像石墓 ,因墓内出土长篇题记 ,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题记中的诸字提出新解 ,并把现存墓葬和原题记所言墓葬进行了比较 ,认为后人对原墓进行了较大改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汉代墓室、祠堂、石阙上的画像石,是绘画与雕刻艺术的综合,它又是汉代特有的一种艺术。所谓“画”是刻划的意思,即刻在石头上的装饰画。1973年,在日本举办了《河南省画像石、碑刻拓片展览》,展出五○件画像石拓片。1979年,我国第一个专门陈列画像石的《南阳汉画馆》正式开放。汉代的画像石艺术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考古学上所谓“画像石墓”,是因为这种墓室都是用石料砌筑的,而壁上又雕刻画像,故称“画像石墓”,以区别壁画墓、画像砖墓。画像石墓起源于西汉晚年,东汉中期开始兴盛,到了东汉末年便趋于衰落。其分布区域主要有山东、河南、安  相似文献   

7.
汉代画像石中,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画像,以山东嘉祥武氏祠为最多,而且大多附有榜题。50年代以来,山东境内出土和收集了大量的汉画像石,除沂南汉画像石墓有少量带榜题的历史故事画像外,其他画像石中,历史故事题材的不多,有榜题者尤为罕见。《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墓》中介绍了4组带榜题的历史故事,其中刻于第6石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为常见题材,另外3组刻于第2石,自右而左分别为"(女丽)姬计杀申  相似文献   

8.
河南唐河针织厂汉代画像石墓,在南阳地区汉代画像石墓中是有代表性的一座。此墓北主室顶部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画像石,发掘简报(见《文物》1973年第6期)定为"象征四方神明,辟不祥"的四灵画像石,四灵的方位是苍龙居西,白虎居东,朱雀居南,玄武居北。1972年以后,河南省博物馆与南阳市博物馆、南阳汉画馆组织对此墓进行复原时,对这块画像石西苍  相似文献   

9.
记凉台东汉画像石上的“髡笞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在该县凉台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由石刻题铭,知墓主叫孙琮,可称此墓为"孙琮画像石墓"。孙琮画像石墓早被盗毁,发现时,随葬器物仅存铜制獬豸一件(简报作"镇墓兽");画像石也有缺失。收集到的十三方画像石,七方嵌砌于墓门上,浮雕,画面为一般习见的朱雀、卧鹿、羽虎;余六方嵌砌于墓室过道上,阴线刻画,内容有庄园庭院、  相似文献   

10.
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1981年5月江陵城草市唐家山东汉晚期墓内出土一件铜斗。铜斗底铸一直行阳文“和平二年堂狼造”,两旁各焊东汉五铢3枚(如图,为原大1/3)。此器形制与成都西郊出土的西汉铜斗基本相似,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东汉铜量几乎相同。东汉和平二年(151年)正月,桓帝改年号元嘉,是年即为元嘉元年。故宫另一件东汉“建宁三年”双鱼洗也铸有“堂狼洗”,此铜斗应为东汉器。同墓尚出有五铢等。(《文物》1992年9期王毓彤)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王毓彤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81年第10期发表了山东诸城凉台村汉墓出上一批画像石的简报,画像中有多人受髠刑场面,为以往所罕见。此墓原有关于墓主官职、籍贯和姓名的题铭,可惜题铭部分遭到破坏,影响到对墓主人身份以及画像石内容的正确理解。值得庆幸的是此墓被发现时,诸城县文化馆有简要调查报告,除记述了发现经过及画像石内容外,还抄录了题铭全文,这为研究有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一、题铭全文诸城县文化馆1967年6月16日调查报告说: "我县凉台公社有一汉冢,在麦收前被凉台大队青年挖开。……该墓规模较大,分前、中、后三室。室内……汉刻画石很好。……在宴客图一边刻有‘汉故汉阳大守青州北海高密都卿(乡)安持里孙琮字威石之郭  相似文献   

12.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计里鼓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一九七三年六期载周到、李京华同志《唐河针织厂汉画石墓的发掘》(以下简称《报告》)一文·从《报告》中可知该墓画像石甚多,内容丰富。作者对多幅画面进行了考证,认为该墓时代属东汉早期。无疑,这是研究汉画像石分期的一篇重要著作。下面仅对《报告》中的图二、图十一和统计表中的第18号画像石略作补正。原作者对这幅画面断为鼓车,无疑是恰当的。但在《报告》中未加论证,未免使人  相似文献   

13.
2014年8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山东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西抢救性发掘一座画像石墓。根据墓葬形制、出土画像石及随葬器物推断其时代为东汉晚期。该墓规模较大,墓室结构较为复杂,制作考究,出土的画像石较多,墓主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该墓是对山东地区东汉画像石墓考古资料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7年春,在山东诸城县前凉台村西,发现一座大型汉墓。该墓为砖石合建,分前、中、后室,并有甬道和小耳室(图一)。墓门西向偏南。因早期被盗,随葬品仅余一件铜镇墓兽(图二)。墓门扉、门楣、门额、门框和三室之间过道等处尚存十三块画像石,其中二石残断。现藏县博物馆,称为"凉台画像石"。这批画像石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82年第6期《泰安县大汶口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一文,介绍了此墓后壁有一块画像石,石中部为两条相对的龙,两侧圆形天体内有四种祥瑞,东侧方框内为"蟾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1年第3期载《河北正定出土前燕元玺四年刻字墓砖》一文,并墓砖拓片一张。砖刻"元玺四年庚戌朔十四日乙未,奉……造陶作砖五万枚……"五十四字。 "元玺"年号只有前燕慕容(亻隽)用过。元玺元年当晋永和八年(352年)壬子,元玺  相似文献   

17.
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六一《五行一上》:嘉二年六月,开封府界及京东西、河北水潦害民田。自五月大雨不止,水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筏渡人。按:“嘉二年六月”误,应为“嘉元年六月”。1.《宋史》卷一二《仁宗本纪》:(嘉元年六月),辛未,免畿内、京东西、河北被水民赋租。乙亥,雨坏太社、太稷坛。2.《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二:嘉元年五月,京师大雨不止,逾月,水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筏渡人。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二:(嘉元年六月戊寅)时京师自五月大雨,水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  相似文献   

18.
画像石墓与东汉时代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社会厚葬之风不仅有文献的记载,从实际的考古调查资料中也得到了印证。特别是东汉时期昌盛起来的画像石墓,它以石材构筑墓室,上面雕饰各种各样的画像,反映了东汉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以150多座画像石墓为例,谈谈画像石墓与东汉时代的社会。这里,首先对汉画像石墓的分布地域、构造、时代作一简单描述。通过排比,可以看出,这种画像石墓的分布有几个中心区域。本文以画像石墓最盛行的东汉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基准,分为A—E五大区域。A区:河南的南部、湖南的北部(以东汉时的荆州剌史部,特别是南阳郡为中心);B区:山东全境、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剌史部);C区:陕西、山西北部(并州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2月,山东肥城县石横公社北大留村社员发现一座画像石墓,泰安地区文物局与肥城县文化馆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现简报于下。这座画像石墓在北大留村北600米,凤凰山南3公里的坡地上(图一)。墓门朝北,方向9度。墓室全用石材砌筑,南北长4.6、东西宽2.98米。分前室、耳室、后室三部分(图二、三、四)。墓门:墓外有挡门石两块,高1.18米。东边一块宽0.48、厚0.09米;西边一块宽0.83、厚0.14米。墓门高0.97、宽1.10米,由门槛、门框(有上、下门枢及门臼)、门楣和两扇门扉组成。门的掩口及门与门框之间用石灰抹缝。门楣刻有画像(画像石一)(图五)。  相似文献   

20.
在傅惜华编的《汉代画像全集》中,有一幅传出自山东沂水的“鲍宅山凤凰画像”,因其中有所谓“元凤”二字铭刻,便著录为西汉昭帝元凤年间(前80~前75年)的画像石。约在60年代李发林《略谈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及其分期》一文,又首引此例作为最早的有纪年汉画像石的例证。随着对汉画像石研究工作的开展,“鲍宅山凤凰画像”的名声和价值日增,该资料已被研究和介绍汉画像石的文章、著述广泛引用,并被推定为山东乃至全国有纪年的汉画像石最早的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