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吴廷翰集》为国内外学人研究吴廷翰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吴廷翰是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安徽无为县人.他的著作在国内很少流传,而在日本却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因此,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书中收有《吉斋漫录》、《(雍瓦)记》、《椟记》、《湖山小稿》、《文集》、《诗集》、《洞云清响》等.其中《湖山小稿》是编辑同志从吉林大学图书馆抄录的,容肇祖先生加了标点,对原稿中的俗、异体字和显误字编者又作了勘正,凡涉及文献校改,都用小注作了说明.可见编者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但我阅读《湖山小稿》,发现还有明显的错误,现逐一校勘以正误.  相似文献   

2.
邬国平 《文献》2003,(2):182-190
钟嵘《诗品》的版本是研究者一直都关心的问题,经前辈学者不断搜寻、研究积累,至曹旭先生《诗品集注》、《诗品研究》(1994年、1998年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下称曹著《集注》、《研究》),已发现《诗品》版本五十种.应该说,这已经基本摸清楚了元代以后《诗品》的历史家底.这既代表了《诗品》研究的一份实绩,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诗品》夯实了基础.曹旭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3.
《毛诗注疏》是《十三经注疏》的一种,知道了殿本《毛诗注疏》的优劣,也就约略知道了整个殿本《十三经注疏》的优劣.概言之,殿本《毛诗注疏》的优点有二:一是经文、注文、《释文》、疏文都有句读,可谓开拓之举;二是每卷之后附有考证.缺点有三:一是没有统一的考证体例,似乎是随意为之.二是校勘工作不够精密,整部《毛诗注疏》只有199...  相似文献   

4.
对扬雄《方言》一书,向有宗从《尔雅》、拟则《尔雅》等说法,按照这种看法,《方言》在体例上是模仿《尔雅》,对词义的诠释,也是照搬《尔雅》释义.《方言》只是在《尔雅》释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或为《尔雅》的训解作释.我们认为,如果从《尔雅》一书在语言学史上所占重要地位角度,说《尔雅》对《方言》编写有一定影响,是可以的,如果说《方言》从体例到内容都宗从《尔雅》、拟则《尔雅》,却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寿《魏志.高句丽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魏志.高句丽传》与张鹏一辑本《魏略.高句丽传》、《翰苑》本《魏略.高句丽传》史料异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魏志.高句丽传》的史料来源与编撰体例特点。  相似文献   

6.
北齐魏收撰述的《魏书》,在唐、宋间以抄本形式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残缺.因此,北宋仁宗在嘉祐六年(一○六一年)下诏三馆秘阁校订、修补,接着,于治平年间开雕,这是最初的《魏书》刻本.由于靖康之乱,中原遭遇涂炭,本书也至残缺.此时蜀地因免于战乱,尚保留有以前颁布的刻本.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年),眉山重刻了《魏书》和《宋书》、《梁书》、《南齐书》、《北齐书》、《周书》,《陈书》、即所谓眉山七史本(宋蜀大字本)的《魏书》.该本《魏书》影印后,被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就是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本子.  相似文献   

7.
南宋人江少虞,编纂了一部《皇朝事实类苑》,专取天水一朝之事,亦集宋人说部书达五、六十家,“是尤说家之总汇矣”.由于此书系宋人所编,“其间若《国朝事始》、《三朝圣政录》、《三朝训鉴》、《蓬山志》、《忠言谠论》、《元丰圣训》、《傅简公佳话》、《两朝宝训》、《熙宁奏对》、《刘真之诗话》、《李学士丛谈》等书,今皆久佚,藉此尚考见一二.”(均为《四库提要》语)因此,文献史料价值很高.此外,由于此书分门别类,为后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前几年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点校本.然而,关于此书编纂者江少虞的生平,点校本《出版说明》语焉不详;关于此书的版本等问题,也有一些尚未考证清楚之处.因此,略加考述,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惠栋荀学思想刍议--以《荀子微言》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栋是乾嘉汉学吴派宗主,经学熟洽,著述等身.《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惠栋节选《荀子》篇章,作案语阐述微言.他以《易》理解《荀》义,以"绘事后素"释"礼后",由"尊儒"论重"师法",由辨"危、微、精、一"以驳程朱,均透露出松崖的学术旨趣,体现了《荀子微言》真正"微言"之所在.在《松崖笔记》、《九矅斋笔记》、《易微言》、《九经古义》等著作中,惠栋多处论及《荀子》,反映其"尊荀"思想.在清代中叶的荀学复兴运动中,惠栋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9.
《靖康稗史》共包括7种:《宣和乙巳奉使全国行程录》、《瓮中人语》、《开封府状》、《南征录汇》、《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其中除《宣和乙巳奉使全国行程录》又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和《大金国志》外,其它六种皆所仅见.每种各1卷.关于两位编者确庵、耐庵的情况,由于史书缺乏记载,一无所知.而本书所涉及的作者,既有宋人,又有金人.且作者大都是亲历、亲见其事的人,它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不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末,晋南解放不久,运城专署在解县办起了“文教训练班”.每期三个月左右,训练全区文教干部、高小校长、联区校长、中心校长、高小、初小教师.训练班主任为毕文彦,也是专职讲课人.地委宣传部的部长、科长,专署文教科科长邱俊生也来做过报告.讲授课程主要是《社会发展史》、《唯物辩证法》、《中共党史》、《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等,还不定期地做时事政治报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籍在长期传抄、刻印中往往产生错误,如讹文、脱文、衍文、倒文、脱简、错简等等大量存在.历代学者,尤其清代学者如卢文弨、王念孙等人,在纠正古书的错误上做了大量的艰巨的工作,这就是校勘之学.做校勘工作需要的知识很多,如文字学、训诂学、逻辑学、语法学等,而音韵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为古籍中有的是韵文,如《诗经》《楚辞》等,即使在散文中也往往用韵,如《易经》《尚书》《三礼》《三传》《老子》《庄子》《墨子》《荀子》《论语》等等.如果在韵脚处有校勘问题,往往可以根据押韵的情况,推断出原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自金灭北宋,《资治通鉴》传入金朝,出现了一些专治《通鉴》的学者,也产生了金代的《通鉴》学.金代《通鉴》学虽成果不丰,但也有其特点.从金代《通鉴》学发展的大致脉络看,它所体现的是对历史上先进的文化成果和文化政策的积极认同.汉人、女真人都有研习《通鉴》者,《通鉴》在金朝也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更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从学术发展角度看,金代《通鉴》学不尚虚谈,较为务实,更易于《通鉴》的普及.  相似文献   

13.
李金坤 《文献》1999,(2):4-22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自它诞生的二千多年来,特别是汉代奉为经典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在《诗经》众多问题的研究中,议论最多、分歧最大者,恐怕要数对《诗经》具体诗篇主旨的争辩了.而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即在于人们对于《诗经》创作年代尚缺乏较为准确的把握.年代理解有误,解题难免出错.因此,加强对《诗经》创作年代的考析,比起《诗经》其它门类的研究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朱熹《诗集传》自序是《诗经》序跋中重要的篇目,体现了《诗集传》的创作动机和“诗经宋学”的学术特质.《诗集传》自序之创作时间并非是朱熹自己所言的“淳熙四年(1177年)”,应在公元1177年《诗集解》成书以后,其时《诗集传》之创作思想亦已成熟;《诗集传》自序是朱熹专为《诗集传》所作,并非之前学者所认为的,是朱熹为《诗集解》创作的旧序.通过《诗集传》自序与《诗大序》、《诗谱序》的比较,可见朱熹在诗经学根本问题上所持观点的特殊性.《诗集传》自序采用了“语录体”之体例进行创作,朱熹借助这种模仿圣贤口吻的文体,增强该书的学术影响.《诗集传》自序对宋代以后的《诗经》著述和版本之序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万历初年高濂(今浙江杭州人)所撰《遵生八笺》)成都·巴蜀书社整理,1985年12月版)在很多谈养生的著选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全书共十九卷,四十余万字,以遵生为主旨,从八个方面即八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饮馔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起居安乐笺》、《尘外遐举笺》)论述了益寿延年之术,介绍了养生却病之方.前三笺是八笺中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6.
子思学派是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体现其主要思想之著述——《子思》却亡佚了.本文首先对《子思》之结集、流传与亡佚情况作了梳理,认为《子思》最初结集时称《中庸》,流传过程中或称《子思》,或称《子思子》,这表明它们的史料来源是各不相同的.其次,对现存《子思》的七个辑本作了对比研究,发现诸辑本各有优劣,皆非善本.最后,认为有必要对《子思》进行重辑,并提出了重辑《子思》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鸣盛是雍乾时期著名的经史大家,一生著述宏富,经、史、子、集四部兼具,但未有全集编纂.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嘉定王鸣盛全集》弥补了这一缺憾,汇编了王鸣盛的主要著作,并做了一些补遗工作,但仍有若干遗珠之憾.现从《月满楼诗集》、《香树斋文集》、《胡氏书画考》、《吴中女士诗钞》、《春华阁词》、《花韵馆词》、《巏堥山人词集》...  相似文献   

18.
山水志,顾名思义,就是以记述山水为主的志书,是地方志的一个重要支流.我国历史上就有编纂山水志的传统,大多是独立的山志或水志.山志所记是全国或省区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名山.这些山一般均具有历史悠久,风景佳丽的特点,或是宗教圣地,或是文人学士留连吟咏之处.如《黄山志》、《庐山志》、《九华山志》等.水志以记载江、河、湖泊为主,辅以水利设施、名胜古迹等内容.如北魏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代的《长江志》、《黄河志》、《淮河志》等.山志和水志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山志中包括了水的内容,只不过是侧重于山而已.山水志则是山水并重的志书,如清代著名学者张缙彦编纂的《宁古塔山水记》,记述山水较为全面,是黑龙江省第一部山水专志,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几种版本的《马氏文通》里,质量最高,读起来最方便的要数吕叔湘、王海棻二位先生编的《马氏文通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以章锡琛先生的《马氏文通校注》本(以下简称《校注》本)作底本,校以商务印书馆光绪甲辰(1904)本.《校注》本的校勘、标点错误较多,《读本》对此大多已作了校改.虽然如此,还有几处校点遗漏、失误.今不揣冒昧,提出几点补正,供编者修订时参考.不当之处,请编者和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20.
汉代注释书指随文释义训诂著作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诗经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这些可看作我国最早的古籍译注.称其为“注”,勿需解释,称其为“译”,是指“章句”.所谓“章句,之法即是串讲原文大意的解说方法,也就相当今天说的“译”,《孟子章句》《楚辞章句》标明了“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