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文从跨国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三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论证她们如何在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其作品中再现"想象的母国"的形象,以及她们笔下"想象的母国"的故事与美国主流文化关系从迎合到抗争、再到融合的嬗变历程,并为当代华裔女性文学中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外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等研究带来启迪。对于所有的华裔作家而言,身份认同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祖籍国文化与居住国文化的并存与交融中方能实现并发挥效应。唯有如此,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跨民族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李安一 《神州》2012,(33):27-27
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源氏物语》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巨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它创立了对后世日本民族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物哀”文学传统,对日本民族文学的崛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系统阐述《源氏物语》“物哀”精神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族记忆的活化石,少数民族文字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族传统的传播,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竹叶羊车"典出<晋书>,<南史>也有类似记载,反映帝王生活荒淫."羊车"并非驾羊.该故事实出于民间传说,是竹、羊生殖崇拜与帝王荒淫生活的结合.这种传闻入史,保留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民间传说,成为后人认识该时期文化的宝贵资料."竹叶羊车"在后代成为文学典故,广泛用于宫廷、闺情等题材.通过考察其传闻入史的生成过程及情爱内涵,有助于理解诗文中的用典.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探讨了浙江青田下村朱氏宗族运用文化记忆重建宗族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朱氏宗族通过群体组织朱氏大宗理事会,重新构建有关宗族记忆话语,运用"认同的凝聚物"和"固定的点",即文化记忆中特定历史人物与事件构建集体记忆,并将这些记忆用无形或有形的"客体化的文化"表现出来,如始迁祖墓、祠堂、纪念碑亭和无形的始迁祖传说、纪念仪式等,重建宗族。同时将宗族的文化记忆与侨乡地方记忆和民族国家历史记忆紧密相连。这一理论视角有助于理解侨乡,丰富侨乡研究,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先、侨乡和祖(籍)国的联系,完善侨乡地方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嗜好。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都不例外。但是,文学所反映出的民族嗜好,都不是在一瞬间突然形成的,而是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风土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侯姝慧 《民俗研究》2014,(5):98-108
对通俗故事文体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对文艺民族形式建构的问题中凸现出来的。通俗故事尝试创作与发展以"声音场"为中心的文学文体样式,目标是能够让大众读懂、听懂并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该文体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作家、知识分子们为解救民族危亡,从书斋中的个人感悟式创作走出来,走进民众,从民众的生活、群体艺术中获得思想和灵感,又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和提高,探索文学发展的新路径。通俗故事主要包括"讲演文学"、"通俗故事"、"抗日英雄传奇"和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创的新故事等几种类型。文体在"语言-结构-主题"三个层面上具有"口头-书面"相结合的特征。通俗故事文体的创作试验是文学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是文学资源现代转化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它的发展切实地推动了文艺民族形式的建构,并为新中国群众性新故事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嗜好。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 ,都不例外。但是 ,文学所反映出的民族嗜好 ,都不是在一瞬间突然形成的 ,而是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风土中逐渐形成的。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政治性格”文学研究家们经常指出 ,中国文学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反之 ,文学的“超政治性”却被视为日本文学的传统性格之一。中国文学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学 ,这是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 ,一种性格 ,这种传统和性格至今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定…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历史发展的纵向系列看,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和机智人物故事是这些民族在两个互相连接但又各不相同的文化阶段上产生的文学类型。对蕴含在这两种文学类型中的审美意识,作一些粗略的比较,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对民族民间文学中审美意识的发展作出一些有益的动态性描述。一在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和机智人物故事中审美意识所包含的独特内容,最为突出的是——神话反映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是多种社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长谷川町子创作的《蝾螺一家》系列漫画把家庭以及家庭中的个体置于日本战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对一个个社会镜像的描绘、刻画与提炼,将社会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与个体记忆和家庭记忆相映照,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更加理性化,对民俗事象的解构与守成更加具象化,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与民俗事象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强娣 《安徽史学》2003,3(5):110-112
新四军把搞好部队的化娱乐活动作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新四军成立之初,大量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加入了进来。他们参军后,围绕抗战胜利、改造中国的目的,运用自己的特长,宣传抗日,鼓舞反侵略的斗志,激发军民爱国热情,使新四军里有一支强大的化力量,这支化力量与军事力量一起,完成了打倒日本侵略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流变中,为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书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本文以尤凤伟的中篇小说《生存》和它的改编剧本,以及姜文据此再度创作和拍摄的电影《鬼子来了》为考察对象,回避其从小说、剧本到电影的流变过程中在文艺样式与拍摄技巧上的特色,而着重从创作主体建立在国族想象上的启蒙立场与文本中阶级意识的隐现上,探讨当前抗战文艺中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柄谷行人的《日本近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为标志,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界在理念上发生了重大改变。这项对既有的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再认识有助于人们近一步廓清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sto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a federal facility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that between 1910 and 1940 worked to prevent the arrival of Chinese labor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882 Chinese Exclusion Act. The production of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as a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is delineated throug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ale. I discuss efforts to achieve a leap in the scale of the site's significance and how this brings forth new management regimes that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 In particular, narrativ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and revised tours, insert a standardized story of Chinese exclusion into the national memory.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imperative to increase the scope of recognition—to petition nationally for status and funds—requires a repackaging of stories to affirm popular American ideals of freedom over those that challenge the nation's persecu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15.
Senuma Kayô (1875–1915) was Japan's first woman translator from Russian. She is now remembered mainly for her translations from Chekhov. This paper examines one of Kayô's early works, Mazushiki shôjo (A Poor Girl, 1904), translated from Dostoevsky's Poor Folk, which was one of the first Japanese translations of a work by Dostoevsky to be made directly from the Russian original. Kayô chose to translate only a part of Dostoevsky's work, focusing on the memoir of the character Varvara, in which her first love and its tragic end are recounted. While the central theme of Dostoevsky's work is poverty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relationships, in Kayô's translation the central theme is Varvara's misfortune in love. In this emphasis Kayô found a “girl's story” in Dostoevsky's novel, and Mazushiki shôjo foreshadowed a new wave of Japanese girls' literature, which attracted many new female readers. Kayô's translation style is examined to see how it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tyle appropriate to girls' story writing.  相似文献   

16.
王萌 《世界历史》2020,(2):14-28,I0003
军国“美谈”是近代日本战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美谈”中,“千人针”故事的流传尤为广泛,颇具典型意义。日本传统社会对虎与女子的观念,构建了“千人针”现象的两个关键性民俗元素。日本军政当局对这一现象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军国主义的“美谈”。日俄战争时期,“千人针美谈”开始生成,“九一八”事变后广为流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则极度泛滥。随着战争进入持久阶段,“千人针美谈”开始退潮。战时“千人针美谈”的广泛传播,既缘于爱国妇人会、国防妇人会、在乡军人会等半官方民间团体对妇女缝针活动的大力推崇,也得力于报刊、广播、电影等军国媒体的推波助澜。“千人针美谈”的生成与传播实质上是一部日本民众情感与军国体制的互动史,反映出战争环境下民众情感世界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archival and printed sources, this article revisits the ordeal of Iva Toguri d'Aquino (1916–2006), the Japanese American woman who became trapped in the myth of 'Tokyo Rose' and was tried for treason in 1949. It retells the tale by weaving together the various narratives of her story and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ways in which the media constructed her story. The larger purpose is to explore wh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 mainstream media deliberately ignored the other available narratives that explained Toguri's actions as a broadcaster for Radio Tokyo during the war. An analysis of the alternative narrativ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tories of other female announcers who were  not  prosecuted ('Manila Rose') or who did not gain the infamy of 'Tokyo Rose' ('Axis Sally') will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treason is gendered and orientalised.  相似文献   

18.
《王玉连》是流行于望谟蔗香一带用布依语翻译、以布依族方块古文字记录的叙事长诗抄本。抄本产生年代在清末至民初,由王廷彬、王由戬、黄华祥根据历史故事"改汉作夷"(改编)而成。故事讲述王玉连被王二娘迫害被迫参军,母亲与妻子遭王二娘虐待外出乞讨,王玉连功成名就之后,在朝廷帮助下,惩罚了王二娘,与母亲与妻子重新团圆的故事。改变者的初衷是以布依族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汉文化,丰富布依族文化内涵。作品的改编在布依族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布依语改编本《王玉连》是研究清代布依族文人社会思想的重要史料,是研究布依文学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布依族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女性文学伴随着日本社会体制的剧烈变化,以及民主主义思潮的冲击,女权主义的鼓噪和经济高速增长下衍生的都市化情怀的洗礼,呈现出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盛况,使同时代的日本女性文学基于富饶的时代土壤,开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20.
奈良朝始,日本文学萌动,至平安时代,日本文学已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就中日本女性作家成就卓著。本文从历史层面之源头、文化层面之源头、社会习俗层面之源头及汉唐文化冲击之源头等方面,揭示构成日本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及其蓬勃发展的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