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时,桂西南地区的伏波庙分布较多,而且在中法战争后所出现的边疆危机更是推动着马援信仰在桂西南地区影响力的确立,并通过不断重建甚至新建伏波庙来强化王权对桂西南地区的统治。伏波庙所承载的文化蕴含着中央政治权力对地方民间力量的重塑与创造,神与国家边疆社会秩序的结盟。  相似文献   

2.
宋明时期汉族移民迁入广西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大致奠定了桂东、桂中汉人与桂西土著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宋代开启了岭北汉族移民规模性迁入广西的序幕,而明代则形成了以湖南、江西籍为主的岭北移民迁入桂东北,以及以广东、福建籍为主的岭南移民迁入桂东南的分布特征,并呈现出向桂中扩展的态势。宋明时期外来移民对广西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广西社会的变迁,奠定了清代广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法战争结束后 ,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在桂西南地区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 ,吸引了大批移民。移民实边不仅奠定了今天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而且对广西的国防、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清末的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包:蹯地缘政治环境、行为、心理、思想和格局等若干方面。中法战争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变迁的转折点,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角逐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1884年的中法战争起,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就处于上升趋势,桂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近代化发展加速,1907年南宁被迫自开为商埠,广西的地缘政治中心随之转到南宁,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法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云南,广西边疆安全形势趋缓,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骤降,导致以龙州为中心的桂西南地区近代化进程重新陷入长期的边缘缓慢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及清初 ,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分布存在土蛮集中分布的土司区和汉蛮杂居区两大区域 ;土司区内民族构成中土蛮占绝大多数 ,汉蛮杂居区内汉人、土蛮间比例几乎相等。清代改土归流后 ,由于大量流民的涌入 ,形成土蛮大分散小聚居分布 ,汉、苗等兄弟民族插花般镶嵌分布的格局 ;民族构成转变为以汉族人居多、以土蛮为少数民族主体的构成格局。明清时期导致该地区民族分布与构成及其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自然因素提供变化的可能 ,人为因素决定变化的方向。当前该地区的发展还得多从人文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结束后,边疆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在桂西南地区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民往居。移民实边不仅奠定了今天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格局,而且对广西的国防、政治、经济、化诸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旅游地、旅游资源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对资源丰富的桂西南民俗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实现资源的协调性优化,进一步推动桂西南边境民俗的可持续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民基础教育在毛南族地区的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民基础教育推行以前,毛南族聚居地区的教育状况毛南族主要分布在桂西北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70%左右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下南、中南一带,俗称“三南”。“三南”紧接云贵高原东麓,一般在海拔500~1000公尺之间,境内石山挺拔横亘,绵延不绝,西部石山环抱之中形成大小“场”,东北部石山之间分布有大小“田峒”,毛南族人就世代生活在这些场和田峒中。历史以来,由于生活条件差,毛南族人口很少,又因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社会发展缓慢,学校教育起步甚晚。约在清中期左右才开始兴起私学,私塾产生…  相似文献   

9.
广西崖洞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岩溶地形发育良好,溶洞众多,历史上先民利用天然洞穴葬人的崖洞葬俗十分流行。不少文献对此也有所记载。为深入研究这一特殊葬俗,近几年我们在各地、县有关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此做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一、崖洞葬的分布及现存情况广西的崖洞葬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南、桂西北的广大地区,以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为主要分布中心,小部分分布于桂中、桂北地区。目前,全区十多个县、市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地方文献保护整理的角度出发,对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资料进行大致梳理和初步研究,介绍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保存概况,指出其价值所在,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和加强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保护整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拓性、包容性,先于其他民族参与了海外交流。许多优秀"客商"的企业文化正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客商"企业中传承客家文化,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本土化,提高文化凝聚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使客家文化扎根于经济体系中,有利于客家文化繁荣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聚落形式主要有城市和村落两种类型,其发展演变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两个阶段。土司时期,城市稀少,城址多在盆地(或坪坝)或临近长江之地,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政治、军事职能较强;土司村寨的分布大势是北少南多,村寨的规模相对较大,非土司区村落分布稀散。改土归流后,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多,城址的分布渐趋均衡,但城市的规模仍不大,内部结构较土司时期复杂,城市除仍具有政治、军事功能,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有所增强;村落多集中分布于原土司区,村落的数量增多,但规模较小。影响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分布与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星星  赖瑛 《南方文物》2020,(1):279-284
一、引言地处粤东南沿海的深圳龙岗、惠州惠阳及惠东一带,是中国唯一沿海的客家民居分布集中区域。这一带的客家人是第四次客家大迁徙中从粤东北兴梅地区迁徙而来,迁入时间始于明代中期,直至清中期。客家人在迁入后,将其原居地的客家建筑文化带到了这里,在之后的几百年间,在广府、潮汕建筑文化影响下。  相似文献   

14.
靖西游记     
杜朝由 《文史春秋》2000,(3):1-1,24
靖西,素有“小桂林”之称。它位于百色地区南部,离南宁287公里,面积3331平方公里,人口57万,壮族占93%,该县为桂西南边陲要地,是桂西南的明珠。靖西,以其幽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边防历史文化和独特民族特色,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15.
明亡后,清政府出兵西南欲统一全国,对桂西土司积极招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桂西土官归顺清廷经历了一个艰难抉择,其过程呈现出复杂性和阶段性。桂西土官如此抉择不仅仅是深受"国恩"的"报恩"行为,也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亦有深层文化认同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 ,皖南地区深受破坏 ,战后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 ,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同治初年至清末 ,一百多万移民迁入定居 ,使得该区的人口分布态势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即探讨战后皖南地区移民的过程、地域分布及影响这一分布态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陇东南地区自明清以来一直是甘肃花椒的重要生产地。尤其是陇南地区,自然环境适宜花椒生长,花椒种植几乎分布各个县区。明清至民国,陇东南地区花椒生产开始向商业化发展。关于花椒的使用,也体现出由作为药物使用的花椒向药用与调味品共用,并普遍作为调味品使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向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迁移构成省际人口迁移的主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迁移向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人口净迁出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人口净迁入省份主要是东南部沿海省份和西部地区(新疆、西藏等)。1982~1990年,人口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先偏西后偏南)移动,1990年以后人口重心持续向南移动,速度相对由快转缓,进入21世纪向东南方向位移。  相似文献   

19.
宋代以来客家人向岭南西部边疆的不断迁移,充分体现了中央王朝对岭南西部的经略方向和经济开发进程。随着客家移民的触角从早期的桂东南逐渐延伸到北部湾沿岸、桂西南沿边和桂西边缘地区,在人口增长和生产技术的推动下,岭南西部的经济开发经历了一个从东至西、从腹地到沿边地带推进的过程。在此客家移民、经济开发与王朝的边疆经略相契合,而客家移民无疑是主体,在王朝经略岭南西部、开发和巩固岭南边疆、实现岭南西部边疆地区"内地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良 《南方文物》2023,(2):77-88
通过类型学分析,可将南昌地区两汉墓葬分为六期,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新莽、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其主要包含本地、中原两京、两湖、江东、岭南及域外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汇集于南昌地区,不断交流、融合,构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南昌汉代文化面貌。此外,南昌汉墓各类文化因素的演变,与汉武帝经略南地、海昏侯国对当地的经营与开发、两汉时期的移民活动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