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文帝的"雄猜"与开皇初期政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昇 《史学月刊》1999,(3):31-36
隋朝初年的人事斗争,一是任命一大批忠诚于新王朝的政治新秀,这些人一般属于北周中下级官人,不能归之为“关陇集团”;二是对发动宫廷政变的北周幸臣、属于“关陇集团”的北周勋责加以抑制乃至清洗。这一变化,显然表现了隋朝打破“关陇集团”垄断政局的政治革新意图,不能庸俗地视为文帝“猜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作为一个带地域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只存在于西魏、北周一代。其创基于贺拔岳,发展形成于宇文泰,杨坚禅周之后,此集团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南北朝至隋末区域文化合流的背景,考察隋末唐初秦府集团成员的仕进状况,其中包括人才类型、家庭政治背景、个体政治势力来源、进入秦府的渠道、个体政治活动空间,认识了以李世民为核心的秦府政治集团,利用争夺天下之机,逐步拓展政治空间,将各地各类精英人才吸纳到秦府集团里来。在此过程中,李世民集团有意识地编织原北周、北齐、南陈入杨隋政治势力后裔,并用关陇、山东、江左这三大政治文化区域人才所长,将他们化入到同一个文化熔炉里融冶,大大推进了区域文化合流的步伐,在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的研究倾向可举出两点:与佛教相关的成果比较丰富;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石刻等出土文字资料的研究有所增加。此外,从"广域"视角对东部欧亚大陆世界的构建、以及对各类不同主题的横向分析,近几年来无论哪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分领域予以介绍。政治。稻住哲朗《北齐出身者与关陇集团》(《九州大学东洋史论丛》41)努力搜集了关陇集团中的北齐出身者,指出其主要成员虽然在北周及隋代有所变化,但直至唐代中期,仍然保持了连续性。浅见直一郎《隋文帝的五子及其婚姻关系》(《大  相似文献   

5.
甘肃合水县发现一通北朝佛教造像碑,通过与关陇地区一些有纪年的北朝造像和石窟造像的比对,以及对碑刻铭文内容的分析,推断其应雕凿于北周初年。该碑为社邑造像碑,其题记反映出两种史实:一是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推行赐、复胡姓,一是北朝陇东地区少数民族融合、聚居、结社及佛教信仰状况。该造像碑的发现为研究陇东地区北朝晚期的佛教与佛教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北周依托“周制”创建礼仪制度,历来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宇文泰命卢辩等人所修西魏五礼以“多依古礼,革汉、魏之法”为基本原则,而北周祭祀新制主要依托《周礼》及郑玄注,改定五郊迎气礼以及创建蜡祭,其朝日夕月礼主要援据《礼记·祭义》创设日坛、月坎。北周三种祭祀新制均合乎西魏五礼制作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北周日坛、月坛的设立,与卢辩《大戴礼记注》之义高度契合。可见北周吉礼并非为北周新创,而是多因仍卢辩等人所定西魏旧礼。西魏北周所行五郊迎气礼、蜡祭合祀五方的天地神祇,以及九州的岳镇海渎,反映出其天下观并非局限于关陇一隅,而是以九州为基本范畴,象征西魏北周君主君临天下之意,折射出西魏北周强烈的华夏正统观念。  相似文献   

7.
史载"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魏、北周时期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一面,但却忽略了其时选举制度依旧注重门第与官分清浊的一面。西魏、北周时期,九品中正制依然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并在维护关陇士族和当朝勋贵的仕宦特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时职官制度仍有流内与流外之分,"九命"与"九秩",就是在北魏"九流三清"和"勋品流外"官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是北周官分清浊的重要表现形式。西魏、北周的清浊观念也十分显著。"周氏以降,选无清浊",并未全面、真实地反映当时选官制度与职官制度的实情。  相似文献   

8.
一、宇文泰和他的八柱国大将军以及他们的子孙们影响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形成了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古都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自从北魏建都平城后,为了拱卫京城,沿长城一线,设置了六大军镇。其中的怀朔镇,位于今包头以北的固阳一带;武川镇,位于今呼和浩特附近。北魏末年,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起义,六镇纷纷响应,北方大  相似文献   

9.
河曲风波     
北魏末年,朝廷内部矛盾激化,丞相高欢操纵朝政大权。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受制,于永熙二年(533年)任命原为尔朱氏的部将贺拔岳到平凉都督关西20个州军事,兼雍州刺史,试图分化高欢集团的势力。贺拔岳到平凉以后,得到部属宇泰及关陇集团的支持,关陇地区除了灵州刺史曹泥投靠高欢之外,其余各州都受贺拔岳控制。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唐初关陇集团说中的胡汉体用关系,本源于西魏宇泰所采取的只借用汉族化名义而阉割其实质的“关中本位政策”的改革,这种改革确立了六镇鲜卑的主体地位,也表明了鲜卑贵族宇泰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后这种独立精神便形成一个传统,而唐初关陇集团及其“附属系统’’的组合,便正是这种传统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2019年隋代卢诠墓志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陶家村考古发掘出土,志主为西魏时期依周礼建六官的卢辩次子。卢诠历官北周和隋两代,以武功见长。可从卢辅世系、卢诠经历、家族文治武功来解读该墓志,同时探索西魏北周时期山东望族的分裂和西迁。  相似文献   

12.
《韩舒墓志》为凤翔县博物馆藏隋代墓志。韩舒以汉族关陇豪右的身份加入北周的府兵系统,并因战功获得拔擢,这在事实上标志着西魏以来建立的以鲜卑族为核心的府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鲜卑族对汉族的依靠说明民族的隔阂正在消失,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这一趋势同样体现在韩舒的婚姻关系中,其夫人娄氏出身鲜卑族,胡汉联姻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北朝后期的这一发展为隋唐帝国的建立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陕甘之间,一条巨大的山脉,从北而南,纵横分割。这山,便是陇山。自古以来,人们把翻越陇山的古道,称为关陇古道。老爷岭,就是关陇古道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地方。两次擦肩而过,第三次仍是波折重重很久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关山的老爷岭上,有个老爷庙,庙前,有位老人家,义务为翻越关陇古道的行人送上一碗小米汤。翻越关陇古道的行人,清早出发翻山,当走到老爷岭时,早已饥渴难耐,一碗小米汤,让他们顿  相似文献   

14.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一书于 2 0 0 0年 1 0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 2万字 ,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多年来 ,作者潜心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特别是对六朝士人的研究 ,颇有心得。全书共分十个部分 ,为 :试析耕作技术的发展与两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士族形成原因的再探讨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五胡政权时期的北方士族———兼析其与寒门的关系 ,北魏士族经济特权的表现形式 ,从崔、卢二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北魏末期的战乱与士族旁支的兴起 ,山东士族入关房支与关陇集团的合流及其复归 …  相似文献   

15.
苏威与高熲     
杨坚以隋代周,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顺利实现杨家一统天下的局面,隋文帝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对支持其上台的关陇集团进行一次"大洗牌",正是在这次政治活动中,苏威、高以隋朝"四贵"代表的身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但是,纵观两人一生,命运却大相径庭,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这不同命运下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隋末农民起义军虽然遍布于山东西、岭南北、关陇、江淮、代北、豫中,然而,各地义军在起义时间的先后,坚持斗发的久暂、集中的程度和对全国起义形势的影响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表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号召义军向隋王朝政权的心脏——洛阳进军的,是山东的瓦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考察的北周强独乐造像与著名的北周文王碑同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岩村北"大佛岩摩崖造像"区内。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曾对"北周文王碑"做过大量释读,并对其真伪、年代等问题进行讨论,对与之毗邻的34号龛佛道造像多持中晚唐造像之观点。本文结合"北周文王碑"碑文、造像组合、特征等,提出34号佛道合龛组合造像正是北周文王碑中所提到的强独乐为文王所造像,是四川境内最早的北周造像,意义重大,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湾子村出土一批北周佛立像,其中一件有北周大象二年的纪年,因此该造像为北朝晚期佛教造像的研究提供了年代标尺。造像主张子开在发愿文中除了称颂佛法,为父母祈愿之外,还反映出北周武帝灭佛与宣静帝复法事件,以及柱国杨坚对佛教的扶持作用。本文就大象二年等北周佛造像对相关的佛教事件及历史背景,以及北周佛教造像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周拓跋迪夫妇墓发掘于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建筑工地,其墓葬形制较为特殊,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前后室土洞墓,前室有四个壁龛,后室为前室北壁正中开挖,墓葬平面呈"中"字形。该墓葬出土的陶俑具有典型的北周风格,并出土墓志两合,墓主人为北魏拓跋氏太武景穆帝皇室近支拓跋迪及其夫人宇文宣华。此墓的发掘为研究北周墓葬形制结构的演变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自北魏分裂成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以来,东西双方的货币流通区域逐渐分异,北周有了特殊的货币流通区域与自然地理背景。在此背景之下,周武帝时期北周政府发行了区域性货币,限定货币流通区域,大收商沽之利。灭齐后,北周政府又尝试将区域性货币的流通推广至原北齐辖地,但因北周的灭亡而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