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人物周刊》2011,(33):10-10
华为或许很快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但它却始终无法打入美国市场。从10年前初次登陆美国市场,华为便屡次参与投标,却始终未能获得美国主要运营商的大额合约,原因在于美国国内蔓延的一种恐惧情绪,担心华为是替中国政府进行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2.
董明珠名列《财富》“201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首。她最担忧的是如何找到“合格”的接班人。这个女人太狠了。如果中国的工业“教父”是华为任正非的话,“教母”一定是董明珠,或者董明珠这样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2019年,华为发布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X,叩响了5G的时代之门。那年,任正非75岁,走过了诸多至暗时刻:思科为遏制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对其采取封杀措施;美国绞杀中国高科技企业,致他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也是在2019年,华为的有效授权专利超过8.5万件,是全球持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劳动骑士团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最强大的工会组织。传统观点认为,劳动骑士团的种族政策是建立在族群差异的基础上的,具体表现为包容黑人、排斥华人。本文考察了"对工作竞争的担忧"、"种族偏见"和"阶级意识的强弱"三个因素及其互动关系在劳动骑士团的种族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发现劳动骑士团的种族政策并非因族群而异,而是因地而异。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对工作竞争的担忧加深了白人骑士固有的种族偏见,它不但令南部骑士排斥黑人,也导致西部骑士仇视华工。同时,美国东北部的许多骑士具有较强的阶级觉悟,不同程度地克服了种族偏见,能够团结和善待中国移民。  相似文献   

5.
刘莲芬 《史学月刊》2007,32(12):87-94
在杜鲁门总统任内,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美国逐步重视东南亚在美苏对抗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东南亚政策从无到有,插手东南亚事务,加强东南亚地区的反共力量以应对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全面遏制中国,确立以制华为核心的东南亚政策,为冷战期间的美国东南亚战略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6.
港湾的锋芒甚至一度盖过了华为——李一男曾自负地宣称港湾在多个产品领域先后创造多项国内、业内第一……华为员工一直不服气,认为港湾之所以能迅速推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是由于李一男带走了华为的技术机密、挖走了华为的顶尖研发人才……华为设立了"打港办",过去华为不关注的一些百万元小单,现在只要港湾参与竞标,华为都势在必得,甚至对客户采用零价格送设备的残酷手段  相似文献   

7.
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宋强秦志本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围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消长以及政策得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论。这说明居于世界超强地位的美国对它在亚太地区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既非常敏感,又不无担忧。生活在亚...  相似文献   

8.
曲升 《世界历史》2015,(2):120-134,161
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是查尔斯·比尔德史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观念及其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得出了国际主义外交路线与美国国家利益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大陆主义"的国家利益观和外交路线,主张放弃国际主义和干涉主义,专事"国内门户开放"。源于对美国宪政民主制度遭到破坏的担忧,比尔德对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外交政策大加挞伐。比尔德的外交史学开创了美国外交史学的进步主义传统。知识论层面的宏观性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激进性,是比尔德进步主义外交史学的两大特征,并赋予其纯粹学术研究之外的广泛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2013,(24):105-105
华为P6自6月18日伦敦全球发布以来,得到了媒体高度天注和消费者的热捧,微博网友对华为P6的讨论超过2400万条,李开复、俞永福等众多微博名人也纷纷对华为P6表现出极大兴趣,其中李开复发微博称:“华为P6比iPhone5和三星Galaxy S4还要薄19%。”  相似文献   

10.
抗战前夕江苏省财政厅的组织和主要人事20世纪30年代初,陈果夫外放江苏省主席,在组阁时出人意料地任命赵棣华为财政厅长。赵系江苏淮阴人,出身富裕的盐商家庭,留学美国攻读经济,无特殊的政治渊源,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时为  相似文献   

11.
战后美国犹太人民族凝聚力的盛衰李晓岗犹太人经历了两千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备受歧视与迫害,但却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二次大战后初期,出于对本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祖国”以色列的支持,促使居住在美国的犹太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在70年代以后,美国...  相似文献   

1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当前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只见充斥于主流媒体和各种读物的文章,对美国的危机的严重性分析得很充分,与美国人一起为美国担忧,但谈到我们自己,则忧心忡忡者少,基调乐观者多。也许经济形势本来就建立在公众的信心的基础上,一旦信心崩溃,就不可收拾,所以在宣传上保持信心很重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以美国之忧衬托我们的“优”(越),从中得到安慰,则离现实太远。  相似文献   

13.
<正>1950年,中国被迫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时,经济饱受战乱摧残,市场尚未稳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财力、物力极度紧缺。在严酷的经济环境下,面对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中国的美国,战争能不能取胜?经济会不会被战争拖垮?令人疑虑与担忧。②战争表面上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时,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整  相似文献   

14.
移民问题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影响日美关系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日美两国围绕移民问题产生的外交纠纷与日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逐渐发生摩擦和争执的时间是吻合的。日俄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大国心态急剧膨胀,引发了美国人对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担忧。美国借移民问题压制日本并最终通过了含有严重歧视日本人条款的《1924年移民法》,给日美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环境问题上,英国《卫报》驻华记者华衷——“一位职业的担忧者”——认为,如果中国复制欧洲或美国的发展模式,这个世界就完了  相似文献   

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决策层一直在评估和分析中国的力量和影响力,思考中国给美国的亚洲政策带来何种挑战。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决策层开始重视中国的"未来潮流"话语,不仅将其看作意识形态宣传,而且担心中国创造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会对亚洲国家产生吸引力。"未来潮流"之争事实上隐含着美国对中国传统影响力和现代示范能力的担忧,美国决策层将其与美国的威信和信誉,乃至美国在亚洲的地位联系起来,最终强化了越战升级政策。从"未来潮流"之争的视角来解读,这一时期美国东南亚政策的缘起和结果评价应当有所修正。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局限和思维定式,左右了当时也影响着今天的美国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7.
无烟烟花     
《山茶》2009,(8):32-32
美国国家环保局对烟花感到担忧,主要是因为一种用来生氧助燃的有毒化学物质——高氯酸盐,其可怕之处在于能渗入饮用水。之前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妨碍甲状腺分泌生长激素,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尤为明显。“它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环保局发言人里克·威尔金说。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流行着薄情好色的寡妇形象。然而,这一刻板印象却与社会现实明显不符。追根究底,这源于男性的焦虑。出于对女人性贞洁的担忧、对家产与子女的担忧、对死亡和被遗忘的担忧以及对两性秩序的担忧,男权机制建构了负面的寡妇形象,以此加强对寡妇的监督和管理,进而维持和巩固男性权威。  相似文献   

19.
现在爱哭的男孩越来越多,全然没有一点点小男孩应有的勇敢和懂事,相对来说,女孩却显得比较懂事。翻开教育笔记,我有许多想法,更有几分担忧。我为这些家长担忧,为这些男孩担忧,更为国家的将来担忧……笔记一:我只要奶奶!新生入园的第一天,有的  相似文献   

20.
七一党的生日,微信上也热闹,祝贺生日的微信"表情样式"丰富多彩,很是高兴。收到一个有文字的祝贺微信,自豪地写着"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真的不容易",以后是一系列的排句:国力要和建国几百年的美国比,福利要和全球最好的北欧比,环境要和独一无二的加拿大比,机械制造要和世界第一的德国比,华为要和苹果比,联想要和IBM比,汽车要和日本比,C919要和波音比……一个国家的制造同全球的高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