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无疑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和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仇华飞 《民国档案》2005,12(2):75-79
偿还债务是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部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中美新关税条约的签定,美国立即将整理中美债务提到议事日程上,处理庚子赔款欠款就是其中内容之一。在是否同意延期偿还庚款问题上,中美之间经历了一系列的交涉。在日本侵占东三省、中国财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美国拒绝中国暂缓支付庚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西     
《南方人物周刊》2014,(25):13-13
中国楼市回落才刚刚开始 中国房地产业正处在衰退之中。乐观主义者坚称,中国房地产业正在经历与前几次房地产市场回落类似的“调整”。但更清醒的看法是,由于影子银行助长了过度建设、推高了杠杆,此次的市场回落将更加严重、更加系统化。过去IS年。中国一直以房地产和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眼下大概正处在这一增长模式的尾声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出现跳跃式增长,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国际化的关键。中国企业的对日投资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渐大的缓慢增长历程后,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好转,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势头。本文将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大环境为背景,以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战略推移和演变为方向,结合近几年投资现状和具体案例,探讨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最新进展及态势。  相似文献   

5.
魏加宁 《百年潮》2008,(5):8-1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一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波动,而每一次经济波动都必然伴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区际粮食流通的三次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50多年间,粮食流通经历了计划调拨到市场调节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粮食流向流量发生了由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到北出南进乃至南北同出三次历史性变化。通过对这一过程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次重大的历史变化既是中国区域经济在市场化主导下非均衡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将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调整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竞争法是调整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中国已经加入WTO,且正经历着一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过程。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法律真空,缺乏对竞争机制的全面有效保护。文章试从中国竞争立法的现状,以及欧盟竞争法的内容及新发展方面,论述中国竞争立法的必要性以及欧盟竞争法对中国竞争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与“三农”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体制的变化,都与土地制度的变化高度相关。当中国市场化改革走近尾声的时候,土地制度改革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土地制度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变迁?每一次的变迁对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制度最终做什么样的定位呢?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回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唐宋时期 ,来自大食、波斯的回族先民定居中国 ,频繁往来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 ,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及技术与文化的广泛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齐芳 《沧桑》2010,(2):4-4,24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从努力开放逐步走向封闭,对外开放是在低层次上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并不断深化和扩大,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刊中人     
强人莫迪 30年前,印度的人均GDP和中国一样高,到了今天,则只是中国的1/4。尽管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印度经济始终没有获得东亚国家的那种迅猛发展的势头。现在,史上第一次,印度有了一个以经济增长为先的政府。纳伦德拉·莫迪因为承诺发展经济,其所领导的人民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是指经济、社会体制的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四个阶段及其目标转换。第一个阶段(1979~1984年)是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0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中,第一次公开肯定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起步阶段的焦点和重点。第二个  相似文献   

13.
Sansa 《世界》2011,(9):20-21
酷爱高尔夫球,偏好溪边垂钓,十几载中国工作与生活的经历,这就是掌控日本JCB信用卡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杉山宏彦先生的生活标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至今已经植根于中国近30年的JCB信用卡,也在适时地改变着自己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党对思想文化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1956年中国经历了急速的社会经济政治变迁。为了解决由此变迁带来的种种思想文化问题,保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对思想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整合。通过这种整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丰富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5.
邬翊光 《人文地理》1999,14(2):79-79
经济地理学从科学知识的萌芽,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科学,经历了较漫长的历史阶段。但发展到现在,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却又非常迅速。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量实践,给经济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急需经济地理学给予科学论证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并拓宽和深化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从努力开放逐步走向封闭,对外开放是在低层次上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并不断深化和扩大,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经历了从古代货币演变为近代货币的转折。清朝政府在纸币发行初始,信誉良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中后期,由于列强的入侵,清朝政府的货币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货币制度演变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货币流通制度,使中国的货币经济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货币经济,直至最后清王朝覆灭。同时它催生出一个近代中国货币革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导读寸谚b     
《江淮文史》2012,(4):1-1
有人从批判的角度说,文化精英、经济精英,加上权力精英,形成一个铁三角,垄断大部分资源,造成社会的严重不公。这样的概括全面吗?回望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949年以前,新生的知识分子和企业家阶层对权力精英构成制衡,双轮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后,这两个阶层被连根拔除。经历30年的空白期,曾经被淘汰出局的他们又一次回到时代中心。这一次,他们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国人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李天霞  余卫国 《沧桑》2012,(5):75-77
中国模式是在探索和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和中国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建设实践为基础,经历了探索和形成两大阶段,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华侨农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区。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兴衰的过程,现在正处于转型的时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区内的华侨农场将迎来一个复兴的契机。本文对华侨农场城镇化路径选择进行探讨,希望能可以为华侨农场经济的搞活提供理论的依据,对广西的侨务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