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的粮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也较为靠前,但由于人口众多,农业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现阶段,阻碍我国农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农村土地资源的缺失,为了有效改善此类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力度,推出多种优惠政策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进程.但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均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文章分析了土地发开整理的概念与含义和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土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使读者重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庆阳在古代史上处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广人稀,往往需要补充劳动力。一些族群或个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来到庆阳定居。统治者出于巩固边防和发展边疆经济的考虑,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途径将大量的中原百姓或北方少数民族人民迁移到庆阳,增强了庆阳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庆阳一带经济文化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翟岁显 《攀登》2012,(3):21-27
文章认为,青藏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存在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根据此三点将高原形成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奏时期、缓慢隆升及夷平时期、强烈隆升时期,并从两方面分析了高原隆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原隆升对区域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历史时间由于对河西地区不合理的开垦、利用以及对森林的滥伐,造 成当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后果。为了汲取这一历史教训,在当今大西北开发中,应遵循河西地区生 态环境的自然规律,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湘南地区毗邻赣、粤、桂三省,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复杂的地理单元。及至清代,湘南地区已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铜、铅、银等矿业生产的主要区域。长达数百年的矿产开采与冶炼,促进了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深远影响。由此,湘南官绅民各界对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亦有因应,“坑冶十害论”和“九嶷山封禁案”即为其集中体现。开矿采砂本为解决贫民生计而采取的措施,但因破坏风水、污染水土等一系列影响环境的后果,以致出现开矿与禁矿之争,使得湘南地区矿业开发一度出现波折。这两例个案亦折射出在“重本抑末”的传统社会中地方官绅士民在生计与风水之间的离合关系。地方社会以保护风水为由严禁矿冶,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不过,其在环保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宜被高估。  相似文献   

7.
在清朝建立以前,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了少量内地汉民迁入垦殖。清朝以来,内地民人大规模迁入蒙地垦殖,其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无序的活动,对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河流湖泊被淹废,大面积的农田变成了沙丘或沙地,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本地的农业发展,还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  相似文献   

9.
文人画即士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北宋前及宋初官僚和文人参与绘画活动的也不乏其人,但其画风与画工的作品无异。北宋中后期,文同、苏轼、黄庭坚等名家活跃在画坛上之后,大扬文人画的声势。苏轼首次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推出王维甚至顾恺之作为此系统的创始人,强调绘画要有诗一般的意境,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求意境萧散简淡,主张即兴作画,兴之所至取其意气创作,  相似文献   

10.
水,是阳光、空气、生物、土地、水生态链系统的重要一环。水与生态的关系,可用“水可承舟,水可覆舟”的社会科学形象语言来表达。贵州高原,地处亚洲中部淮河——秦岭气候分界线南侧,佳木斯——丽江气候线东侧,有制约亚洲气候的作用。贵州是73%的岩溶地貌,水资源通过水电开发形成库湖,以生态效应的形式影响气候。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中国是水电资源大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傅顺  王成善  江章华  刘建  李奎 《江汉考古》2006,(1):70-74,18
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区孢粉分析方法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遗址区广汉亚粘土层古土壤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结果得出,金沙遗址文化期内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 并有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气候交替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Historical studies in ancient China have left us many bountiful legacies. One of them is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history, whose majo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loose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a wide variety of literary forms, including theoretical remarks affixed to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even special chapters and books on historical criticism; (2) continuity of research at many levels of historiographic theory; (3) reasoning through facts (i.e., basing theory on facts and offering arguments by following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4) a wealth of masterpieces. Translated from Academic Research, No. 1, 2004  相似文献   

13.
该文勾画了二十世纪中国古都研究的轮廓。作者认为中国古都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理论探索、七大古都研究和其它古都研究。此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总之, 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尽管一些不足方面有待于展开。作者预言: 出于学科本身的需要和社会的企盼,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张纯 《史学月刊》2000,(4):37-42
戏曲音乐的主体是声腔艺术,而戏曲声腔艺术,则萌芽于金、元时期的北曲与南戏。北曲的形成与发展,确立并开创了我国初具规模的戏曲音乐。曲牌联套体制的组织结构较为严密完整,调性色彩对比较为鲜明,形成了北曲在戏剧音乐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南戏的音乐成熟虽较之北曲晚,但它繁衍迅速,吸取民间创作的传统特点,特别是采用了北曲的套曲,形成了“南北合套”,同时也解决了复杂的音乐技术问题,成为戏曲声腔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商代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商代的生态环境处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但在长达约600年的商代历史中,以气候为主要因子的生态环境也出现有不小的波动,表现为商代早期出现有短暂的干旱,中期到后期有较长时期的温暖适宜期,商末环境又有转为干旱的迹象.商代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形成了"粟稻混作区".商代农业确定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并为商王朝的崛起和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遗嘱继承制度。遗嘱继承制度的产生 ,以单纯的个人所有权的普遍化和血亲观念的相对淡化为前提条件 ,而中国古代不具备这些条件 ;中国古代的法律仅允许被继承人在“户绝”时适用遗嘱 ,有子时则必须实行法定继承 ,与普通意义上的遗嘱继承制度相去甚远 ;虽然古代史籍中有实行遗嘱继承的个别实例 ,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古代存在遗嘱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吴海涛 《史学月刊》2004,3(11):106-110
程遂营述的《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选取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封生态环境的变迁为研究对象,从气候、水、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城市建设与规划、城市公共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唐宋时期开封的生态环境,得出初步结论:唐宋开封的整体生态环境基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为唐宋开封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书选题新颖,拓宽了古都开封兴衰史的研究领域,是我国古都史和生态环境史研究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18.
朝鲜古地图中保存了清代中朝边界的诸多重要信息。通过对多种朝鲜古地图的解读,考察了其绘制方法与特点,重点分析了穆克登碑、图们江源、"间岛"及鸭绿江下游岛屿等边界地区在地图上的表现方式与变化轨迹。可以看出,朝鲜古地图在绘制方法受到了中国传统舆图的深刻影响,在内容上反映了绘制者对本国历史、地理状况的认知,也体现了其领土观念与"北拓传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内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璇 《旅游科学》2011,25(2):85-94
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一直是西方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该领域现有的综述类文献也多以国外研究为重点。随着我国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大量涌现,有必要对其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大陆学者在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领域的研究脉络和内容,主要包括概念体系、规划和设计、问题和对策、解说受众四个方面,并指出了研究的薄弱环节,期望为提升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