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一词的涵义主要有五种,各有其存在的基础。探讨何为"最早的中国",应具备位于黄河流域、进入早期国家、文化地位占据优势等三项基本条件。依据较为可信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判断,地域意义上"最早的中国"主要是西周初期的伊洛地区,都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周王朝的都邑,族群文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应为春秋早中期之交的华夏诸侯分布区,国家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汉帝国以后,而考古学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当为陶寺文化之邦国。二里头文明应为"最早的王国",可谓当时的"中国",但不应是"最早的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和早期国家阶段,庙底沟时期形成的"文化圈"或"相互作用圈"不应被视作是"最初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首创于20年代初期。它是在1920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出现实用的广播电台后不久,由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 1922年冬,一个名叫奥斯邦的美国新闻记者在日本结识了一位很有资产的旅日华侨张君,就竭力劝说他筹办广播电台,以开中国广播事业之先河。在奥斯邦  相似文献   

3.
一、早期的私塾教育清初,黑龙江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人口稀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顺治十年,清政府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升为将军,于是牡丹江流域成为地方政治中心,开发加快,文化教育也随之有所发展。清代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文化传播者是那些流放到此的内地士绅、学者,如杨越、吴兆骞等。当时流人之子杨宾说:“宁古塔书籍最少,惟余父有《五经》、《史记》、《汉书》、《李太白全集》、《昭明文选》、《历代古文选》。周长卿有《杜工部诗》、  相似文献   

4.
印度东北地区位于南亚和东南亚的连接点,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包括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尔6个邦以及所谓的“阿鲁纳查尔邦”。按印度官方统计数据,该地区总面积为255037平方公里,占印度总面积的8%;人口为3741万,占印度总人口的3%。该地区也是印度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大约有200个表列部族。  相似文献   

5.
浙江乃“文物之邦,人文荟萃之地”,这是清代初叶,人们对浙江的赞誉.文物之邦也就是文化之邦,文化发达的地方,实际也是对浙江历史发展的总概括,对浙江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总评价.因为当时的浙江,确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一种典型地区.当时的浙江是现代浙江的昨天.弄清“文物之邦”因何而云然,对研究中国的昨天与关注浙江明天的人,都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绘在松木板上。根据同出竹简的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这些地图的年代定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古地图。这一批地图保存较好,实属难得。从图中所标级别较高的"邦丘"一名和诸图的编缀全面考察,它们是战国晚期秦国所属邦县(今天水市北道区、秦城区、秦安县、清水县)的行政区域、地形和经济概况图。这些地图对研究当时称之为"犬丘"、"西戎"、"犬戎"的邦县的政区范围、行  相似文献   

7.
酋邦的演化     
在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的战略性课题中,酋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酋邦作为对19世纪摩尔根社会进化理论的发展和20世纪新进化论的重要概念,赋予了平等的部落社会与作为阶级社会象征的国家之间这个过渡阶段以明确的科学定义,使这方面的探索有了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至于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和分析视野,则是始终处于发展之中的。酋邦概念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奥博格在对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中提出的,60年代塞维斯根据夏威夷群岛原始文化的资料提出了相对比较系统的酋邦理论。此后酋邦问题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很多学者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之中,使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是美洲研究学会1988年1月举行的一个酋邦研讨会的纪要,曾发表在1989年2月号的《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上,稍作修改后又收入厄尔主编的《酋邦:权力、经济和意识形态》(Chiefdoms:Power,Economy,andIdeology)(1991年出版)一书中。这个研讨会是该领域一流学者们的一次集会,对酋邦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探讨。会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当时酋邦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而且对于后来包括今天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不仅探讨了酋邦的概念,更着重探讨了酋邦产生和存在的动力机制。首先,酋邦被认为具有极大的多样性。从规模上可分为简单酋邦和复杂酋邦;从财政基础而言,根据支付媒介的特点,可以区分为产品经济型酋邦和财富经济型酋邦;从结构上,酋邦可以分为集体型酋邦和个体型酋邦。其次,伴随对当时盛行的人口压力是社会演变主要原因学说的反思,学者们全面探讨了酋邦权力起源可能存在的所有动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战争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总结为十项策略。与会者的一种共识是,权力的三个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体现了不同的策略,而有效的统治似乎有赖于多种不同策略结合使用,以便集中权力并克服单一权力来源的局限性,这是各地案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另外,会议还讨论了环境在酋邦发展中的作用、酋邦的规模与层次、以及酋邦的轮回等等其它一些重要问题。酋邦概念在1980年代引入中国后也引起了我国学界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由于对国外文献理解上的不足,一些介绍酋邦的文章难免传递一些误导性的观点。本文作为酋邦专题讨论的纪要或综述,体现了当今国际学界对酋邦概念的认识和研究,为我们了解酋邦探究的意义提供一个比较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吉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西团山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吉林地区位于松花江中上游,东有蛟河县,南有盘石县、桦甸县,北有舒兰县,吉林市和永吉县居中。北部和中部多低山丘陵与冲积平原,东北到西南多丛山密林,属于长白山主脉及其支脉。松花江由南向北流贯地区中部。蛟河、拉法河、漂河、呼兰河、溪浪河、鳌龙河、当石河、富太河、辉发河、五里河、温德河、牤牛河等大小河流,自周围山谷迂回曲折的注入松花江。  相似文献   

9.
商代甲骨刻辞中出现多位"伯"称,相对商人而言均属异族。武力征服并不时加以诫敕诰教,是商人控制异族邦伯的主要手段。商人的征服多出于军事或经济目的,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内部结构,导致不少邦伯服叛不定。但整体来看,迟至商晚期,"邦伯"已成为王朝"外服"中一类重要的政治团体。部分邦伯转为王朝的"亚""师""射""臣"等类职官。商王为邦伯占卜或侑祝,尝试建立精神层面的联系,但受习俗限制,融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周人以周礼对异族邦伯加以规训则更为成功。商人以直辖邑控制邦伯地区的资源与人口,施加商文化影响,这种直辖邑时设时废,并不固定。周人则通过封国对封域内邦伯加以因治,统治形态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0.
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在秦统一六国前具有中央与地方双重属性,管理归服的"臣邦"和有蛮夷聚居的"道";统一后,属邦与内史、郡平级,主要在陇西地区辖有县、道,管辖界内蛮夷和秦人。秦统一前,在属邦之下由"臣邦君长"统辖"臣邦人",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统一后,相应称谓变为"蛮夷君长"和"蛮夷"。秦始皇三十三年之后,境内蛮夷全部划归郡下之道,由国家官吏行使管理职责,基本实现了郡县一元化。道中蛮夷本有缴纳賨钱即免徭赋的政策,但随着时间演进,蛮夷被征发屯戍,实际上同于编户,故徼内蛮夷的编户化也逐渐达成。  相似文献   

11.
<正>宁古塔,满语"六个"的意思,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清以来,这里不仅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边疆重镇、抗俄前沿,又是遣戍流人的安置之地,同时也是人文荟萃之地、文献之邦,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古玉产地之一溧阳梅岭文/钟华邦我国是最早发现玉和使用玉的国家。据考古发掘资料得知: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已有真正的软玉玉器出现了。江苏出土有大量的玉器文物,不久前仅苏州真山地区出土的玉珠等文物就达一万多件。南京博物院也保存有大量的玉器文物,如玉斧、...  相似文献   

13.
闫琛 《黑龙江史志》2013,(11):302-302
黑龙江地区,最早来开发的是洋人,即俄国人;最早建设的是铁路,城市;最早引进的先进工具、仪器、设备等也都应用在铁路和城市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商代的国家结构和形态,既非一般所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亦非所谓"邦国联盟",而是一种"复合制"国家结构,它由"内服"与"外服"所组成。内服亦即王邦之地,有在朝的百官贵族;外服有诸侯和其他从属于商王的属邦。内、外服关系亦即甲骨文中"商"与"四土四方"并贞所构成的结构关系。维系内、外服"复合制"结构的是商的王权及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商的王权既直接统治着本邦(王邦)亦即后世所谓的"王畿"地区,也间接支配着臣服或服属于它的若干邦国。王邦对于其他属邦就是"国上之国";其他属邦则属于王朝中的"国中之国"。这是一种以王为天下共主、以王国(王邦)为中央、以主权不完全独立的诸侯国即普通的属邦为周边(外服)的复合型国家结构。  相似文献   

15.
魏青利  任广岭 《文物世界》2009,(5):20-20,5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地处中原的郑州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烧制瓷器最早的地区。1965年在郑州市铭功路商代墓中出土的原始瓷器,使世人惊讶地发现瓷器的萌芽源自地处中原的郑州地区。  相似文献   

16.
杨苡 《名人传记》2022,(7):58-63
徐璋与王聿峰在我的同学中,徐璋是个奇人、怪人,他是罗伯特·温德(清华、联大人回忆时常会提起的外籍教授)的高足,书读得好,温德特别欣赏他,让他毕业后留校给自己当助教。没想到他后来会服氰化钾自杀。  相似文献   

17.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2011,(8):24-26,30
<正>宁古塔,有清以来,这里不仅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边疆重镇、抗俄前沿,又是遣戍流人的安置之地,同时也是人文荟萃之地、文献之邦,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流人谪戍于此,在带来与传播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又根据  相似文献   

18.
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澳)刘莉著星灿译酋邦理论与地区聚落形态社会发展导致“文明”出现一直被视为一种进化论①。其基本倾向——社会组织由简单到复杂——已被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所证实②。近年以来,学术界致力于理解复杂社会发展的进化过程,把兴趣放在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9.
“帝王图治,必稽古典学”。国君典学,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所谓“大学在邦,天子居中曰辟雍,诸侯曰頖宫。”“頖”同“(米页)”,含义是散于四周。典学规制历代相沿,大同小异。汉唐以后皆以“经筵”和“日讲”形式,将经世治国之学作为  相似文献   

20.
西周金文与文献中的“邦君”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西周的“邦君”,在周立国之时是周人对天下所有众邦国之君的泛称,而对一些异姓盟邦之君则称其为“友邦君”。周王室大规模分封之后,“邦君”主要指未被周王“授民授土”的邦国之君。“邦君”在其邦内自有自己的职官系统。至西周晚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诸侯与“邦君”的概念逐渐混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