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邓颖超应书目文献出版社之邀,为一部书题写书名——《石评梅作品集》.邓颖超还向出版社提供了一些自己掌握的有关石评梅的资料,更让出版社惊喜的是——邓颖超还主动撰写了一篇关于石评梅的回忆文章.石评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她1902年出生于山西平定县,1928年去世,年仅26岁.邓颖超与石评梅既非同乡,更非革命战友.终其一生,邓颖超与石评梅都没有见过一次面,讲过一句话.为什么邓颖超对这位无缘见面的女士这么热心呢?这个问题必须先从周恩来邓颖超的红娘说起.  相似文献   

2.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位传奇性的女作家。在短短的26年人生历程中,她以笔为枪,呼啸呐喊,在当时独树一帜。她还是个“闪电红颜”,与革命活动家高君宇共同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路,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爱情悲歌,像闪电、像彗星般地迅逝,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石评梅与她的绝世之恋》以诗一样的语言,吟唱出这曲无尽的绝世恋歌。  相似文献   

3.
同在五四时期步入文坛的女作家庐隐和石评梅,两人是情谊甚深的挚友,两人都不幸过早离开人世,两人在年轻而短暂的生命中都拥有美好而炽热的恋情。但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情感经历,让她们选择了以迥然不同的笔法和方式来抒写各自炽热的恋情。庐隐表达情感的率真和热烈与石评梅面对情感的矛盾和至死不渝,同样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范艳华 《沧桑》2011,(2):148-150
佤族的艺术较为完整的保存了她的"原始性",其特征是她的艺术尚未独立于宗教之外,是对宗教的体验和反映,是生活化的艺术;其特点是随心所欲、自由奔放,源于生活、服务现实,体现出了对神灵敬重,对自然善待,对生命敬畏,用"艺术"的方式追求一种生存的真谛——"和谐"。这种艺术追求,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国象征主义的前驱波得莱尔的一生充满矛盾和斗争。家庭的不幸,爱情的挫折使他痛苦、消沉。然而,波得莱尔不甘于命运的捉弄,企图用诗歌的形式表现他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对波得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的分析离不开三个方面:生活与创作经历;主题与结构;《恶之花》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这是高君宇逝世后,石评梅在其墓碑上留下的一句话,言语间充满了真情,充满了无奈。  相似文献   

7.
苏罗密 《沧桑》2011,(4):111-113
苏轼诗歌传承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禅趣追求,并将这种禅趣意蕴向着更合于此岸关怀的艺术精神拓展深化,更深刻地将禅宗思想与艺术精神结合起来。他将身心寄放于宇宙天地之间,立足于高卓的生命追求,抖落心灵的尘土泥淖,张扬生命的精神体验,培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胸襟,真正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1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苗族人民的爱情生活并不十分完善。这不仅仅归咎于社会和社会造就的一些不合理的爱情婚姻制度,还应归咎于人的本身。由于人的自身都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一旦他们带着这种缺陷走进爱情的宫殿,那么,他们就会对爱情产生误解。历史天衣无缝地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苗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意志创造了许多堪与世界文学媲美的宏篇爱情叙事诗。这些诗歌无不凝聚着他们对真正爱情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沈迎雪 《神州》2013,(36):122-122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活动。合理"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地处山西省阳泉市郊小河村的石家花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70余年历史,是中国近代历史名人、著名女作家石评梅的故居。  相似文献   

11.
呼丹华 《丝绸之路》2012,(16):72-73
建安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期,作为建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的曹植更是被称为"建安之杰"。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其中意象的运用为他托寓身世、表白心迹起了很大的作用。现阶段对曹植诗歌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女、少年、云、风、飞蓬等意象上,而对白日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曹植诗歌的整体把握,我们可以发现白日意象在曹植诗歌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     
《沧桑》1996,(5)
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 抗日战争时期,科技兴农始终得到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和支持。‘金黄后’玉米种籽在太行根据地一炮打响后,广大农民争先恐后要求试种。然而,当‘西红柿’又要引入农民地里时,乡亲们却一下难以接受,并说吃了要‘拉肚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党展开了有效的引导工作,使西红柿最终扎根太行山。 事业与灵魂滋生的‘红叶’ 爱落泪的石评梅,有一天,大哭一声,昏厥过去。因为她的恋人、年轻的革命先行者高君宇逝世了。她忍着悲痛亲书挽联:‘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三年半后,同样年轻的才女石评梅逝于脑炎。  相似文献   

13.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社会生产的产物,从中可以看到满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子。作为精神文化成果,这些民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反映了满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吴世娟 《神州》2013,(16):17-1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歌颂爱情为主题的名篇,诗歌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追求爱情自由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造成焦刘两人悲剧的原因,从表象上看有两个:焦刘两人性格上受到自身局限性的影响,有其软弱性的一面,这是内因;外因是来自焦母和刘兄即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但是深层原因应该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是封建文化思想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圣贤 《神州》2011,(7):42-42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6.
1902年,石评梅出生于山西平定古城,她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文坛的一位文学多面手,在新文学的星空里,她的文学才华闪放着令人瞩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山西省在北京读书的学生中。有三个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学生,因籍贯都是平定。人称“平定三杰”,亦称“古州三才子”。他们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石评梅、北京大学的关其侗和北师大的张恒寿。  相似文献   

18.
姚劲松 《沧桑》2009,(5):253-254
对宋诗发展史的现行研究,大都将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分而论之,各家似一盘散沙般各自为战,虽有"苏梅"并称,但亦未能被视为一个流派,成为宋诗发展史研究的一大缺憾。吴大顺博士的新著《欧梅唱和与欧梅诗派研究》,将梅、苏、欧、王、轼各家从整体上予以把握,第一次明确提出且论证了北宋诗坛的"欧梅诗派",系统梳理了该流派产生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诗歌风貌及其诗史意义等,从而弥补了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的缺憾,诚如博士生导师沈家庄教授所言,该著作"真真实实修复了宋诗发展史研究中曾经缺失的一个链接"。  相似文献   

19.
朱晓燕 《神州》2011,(11):9-9
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