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州》2012,(13):26-28
与北方的秦腔、京剧相比,有着浓浓"古早"(闽语)味的南音更加显得悽惋悲怆缭谷缒健⑷缢咳缏疲?是一部活的生存史。在一个弥漫着南音的夜晚,有人横抱着琵琶,有人吹奏着洞箫,有人轻打拍板缓缓吟唱,你的内心会袭来无法释怀的孤寂感,而为之辗转不寐浮想联翩。中原古乐完整地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史载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7年),  相似文献   

2.
以木鱼、龙舟、南音等为代表的岭南民间说唱文学,流行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曾风靡一时。以五桂堂为主专门刊行上述民间说唱文学的私人出版家,一百多年来,曾红遍广东城乡,家喻户晓。它们对广东粤剧、粤曲和出版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南音,也称"泉州弦管",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瑰宝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音乐家、文化学者,欣喜地听了南音后,不由慨叹,感知到了华夏正  相似文献   

4.
南音     
《文史月刊》2012,(12):2-F0002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大乐种,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  相似文献   

5.
南音非常古典,正装的阳春白雪,与当代生活节奏、生活理念相距甚远,它不但没有被时代的演进发展碾作尘泥,反而植根在民间土壤中生生不息开花结果,凡流行闽南语的地区就有它的地位,人们为它痴狂, 闽南港澳台有它忠实的传播者和众多社团组织,它还风靡到东南亚,连纯正的欧洲人都为它叫好,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珍品、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它被国家列入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进入泉州的中小学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羊城古钞》为清朝中期乾隆、嘉庆年间顺德人仇巨川所抄辑。《广东新语》是清初康熙年间番禺人屈大均所撰写。前者所辑录主要是广州的古迹和古事,后者所述载主要是广东各地的风物掌故。从表面上看,两书在编撰时间,叙事内容及写作风格等方面都颇有差异,似乎互不相关。然而两书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今试述论之。  相似文献   

7.
过去在粤曲清唱中,有一首长调“南音”《客途秋恨》,流传甚广,远近驰名。  相似文献   

8.
唐吟方 《收藏家》2010,(11):81-81
由于康熙、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盐商在瘦西湖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红桥",位于瘦西湖南端,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取名虹桥。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发生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王士嫘、孔尚任、卢见曾皆为当时的名士,参与者众多,规模、影响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2015,(2):28-33,63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广东考古辑要》,向来未被方志界所注意,未见列入方志书目。从《广东考古辑要》编修宗旨、篇目体例、分类体例、编纂体例、记述时限、资料来源及考证等方面考察,可以证明其是一部广东通志。考证《广东考古辑要》是一部广东通志,既是对该书体裁的一个研究,也能通过这一考证个例对清代志书体裁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0.
冯文礼 《沧桑》2011,(3):126-127
《山西期刊史》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从1900年至2008年间百年山西期刊发展的历程,将一幅百年山西期刊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称赞说:"《山西期刊史》在为期刊独立立史上,称得上是一部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11.
粤方言区推广普通话 粤方言在走向成熟丰富的同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体系越来越大的差距,使得粤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不仅不可能同化,而且成为广东人学普通话的严重障碍。在北方还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的谣谚。这对南北社会文化交流也带来一定的障碍。明代南海人霍韬颇有文才,但在朝任职时,就曾以自已口音为“南音”之故,力辞经筵侍讲之重任。  相似文献   

12.
《远条堂草》明代万历年间贵阳著名诗人谢三秀的诗集,清代莫友芝认为《远条堂草》卷首《寒夜饮杨愿之太史石林精舍醉歌》一诗作于万历丁未(1607)冬,并由此推定此诗集是"万历己酉(1609)前后三数年作"。本文从与谢三秀交往甚密,并有诗歌唱和的"太史杨愿之"(杨师孔,字愿之)1607年前后的行踪入手考证,又引杨师孔《秀野堂集》为重要外证,将这首诗的作年推断为1610年冬,并认为《远条堂草》应是谢三秀1610至1615年间的诗歌作品集。  相似文献   

13.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各行各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配台目前的大好形势,适应各方面的要求,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决定联合出版以记载“八五”期间广东各市、县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为内容的历史性大型书籍《广东经济市场》。该书的出版,将有效地帮助省内各部门、单位在国际上树立企业形象,对我省今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氏姐妹与郭沫若黄泽佩郭沫若的终身妻子于立群,是广西贺县桂岭乡人。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出身的"榜眼"(仅次于"状元")。他的首任官职是广东学台(相当于教育厅长),出任过驻德大使,最后调任朝廷吏部侍郎(相当于人事部副部长)。于式枚是个虔诚...  相似文献   

15.
与前五部《广东通志》及谢启昆的《广西通志》相比,清道光年间阮元纂修的《厂东通志·谪宦录》在谪宦的体例、谪宦的类型、谪宦对象的确定、谪宦地域的界定以及对文献的考辨、补充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但对广东历代谪宦的收录不全却是该志谪宦录的严重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故宫博物院所藏两部初修本《大清一统志》,抄成年代都在康熙年间。其中,一部存10册,是徐乾学纂修本,记录了广东、福建部分府县;一部存2册,是韩菼纂修本,记录了福建泉州府及漳州府全部州县。两部《一统志》充实和丰富康熙间初修《一统志》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清一统志》的修纂过程。两部抄本也是研究清初广东、福建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诗·小雅·十月之交》日食考关立言关于我国的日食,历史最早的记录说发生于夏朝仲康年间。《古文尚书.征》记载:"惟仲康肇位四海,……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孔氏傅:"辰,日月所会。房,所含之次。集,合也。不合,即日食可知。"文章里描写日食后人们的惊恐...  相似文献   

18.
张蔚琼 《沧桑》2011,(1):247-248
红娘是《西厢记》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起牵线搭桥作用的侍女,在今天看来早已脱离了她丫鬟的身份,成了一位成就人间美满姻缘的"月下老人"。而"红娘"更成为这类形象的"专有名词",可见其影响之深。红娘成就崔张好事的行为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她这个青春少女的特有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仿《广西通志》例,纂修《广东通志》(以下简称“阮志”)三百三十四卷,于道光五年(1825)成书。90年以后,即民国5年(1916)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与梁鼎芬等主持修通志(以下简称“朱志”),但因时局动荡而中辍。民国21年(1932),邹鲁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兼广东通志馆馆长,  相似文献   

20.
<正>王阳明疑作《游阴那山》最早应出现在明万历年间李士淳编《阴那山志》中,其后逐渐从“私人性”的山志引入“公共性”的地方志书。历代方志编纂者及古今学者对此诗真伪问题聚讼纷纭。考察此诗在广东方志或私人文集中的产生、流传及真伪驳议过程,不仅可以溯其源流与辨其真伪,同时也可以管窥地方志编纂者对疑作的处理态度与撰写模式,以此反思传统辨伪学重“真伪辨实”而轻“存疑价值”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