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予菲 《环球人物》2013,(20):50-52
汪洋妙论"夫妻",王岐山戏称"叔叔"当中美大员们正装出席一些论坛会议时,你不要以为只有庄重和严肃。最近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一例。"今天由我和雅各布·卢(美国财政部长)这对新人来主持新一轮的中美经济对话,在中国的语境里,新人是指刚刚结婚的夫妻,我知道美国允许同性  相似文献   

2.
1941年美国同时冻结中、日两国资产,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远东政策的转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局势的演变。在该案酝酿、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因素均产生独特影响,彰显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面对中国战时外汇危机,美国总统特使居里提议冻结中国在美资产以实现“外部外汇管制”,中方进而要求美国政府将冻结中、日资产两案捆绑进行。为促使美国政府内部统一意见,国民政府积极配合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外交,并与美国财政部合作开展对华经济调查,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磋商,就中国外汇管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美方达成重要共识。在美日谈判之际,国民政府竭力敦促美国坚守冻结日资的底线,有力推进了战时中美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开辟了中、美、英等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吟出政治来     
上周二,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展开。在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财长盖特纳,在致辞时引述中国经典、套用诗句,向中国大送秋波。  相似文献   

4.
1.“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战略达成以下共识: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中国在反恐和反扩散方面是美国的重要伙伴;良好稳定的中美关系对双方都有利;中国的崛起是无法遏制的,只能因势利导; 美国对华战略要采取“两手”,一手是“接触、合作”,一手是“防范、威慑”。总之是要与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刊中人     
美国的“恐中症”如果来宾的分量能决定会议的价值,那么,5月22日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几乎半数的“中国内阁”,在华盛顿参与了6个月以来的第二次对话。用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话说,这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与增长最快经济体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动向     
重点中美战略对话升级拟定期举行"拜温会"美国国务院一高级官员1日透露,奥巴马政府已决定将中美战略对话提升至更高级别,使之成为涵盖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生、发展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生、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和中国为现代化事业而实行的开放政策的相遇,为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但是,中美知识产权关系极易政治化.一方面,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发展深受中美关系大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冲突与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中美知识产权关系反过来又对中美关系从冲突走向合作和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奉林 《史学集刊》2003,4(4):77-83
战后日本天皇制的保留,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的。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期间对日本天皇制所持的保留态度极为重要,影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此问题上的决策;正是由于中美两国在天皇制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故而《开罗宣言》没有涉及日本的国体问题,为后来天皇制的保留提供了一个存在的基础。当然,美国出于自身战时与战后的需要,特别强调一个完整、统一的日本对它在亚洲战略的重要性,在日本天皇制的保留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美国的租借关系(Lend-Lease),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租赁关系,也不同于自晚清以来中美两国间的历次债务关系。它是中美两国为达成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这一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以军事互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中美租借往来不仅在战时中美关系演变过程中居重要地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战时国统区的财政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是各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国贯彻其外交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渠道与体现方式.尼泊尔是南亚内陆国家,新中国始终重视发展同尼泊尔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同时尼泊尔也是美国贯彻其南亚政策的主要争取对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起始阶段,在冷战背景下,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的援助在动机、方式、内容以及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不仅体现出中美两国在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中不同的理念,还折射出中国与尼泊尔、美国与尼泊尔、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 1 7日至 2 2日 ,中国和美国史学家在美国蒙大拿大学摩琳&迈克·曼斯菲尔德中心 ① 举行了“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 ,就冷战期间美国和中国在亚洲形成的战略、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一面进行了探讨 ,并就由冷战造成的两国人民间和政府间的隔阂和误解进行了反思。这次会议是摩琳&迈克·曼斯菲尔德中心组织的五个国际对话中的第四个。该中心自 1 998年开始 ,有计划地组织了朝鲜、越南和日本学者与美国学者就冷战对本国在文化、社会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今年是美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对话。明…  相似文献   

12.
尼克松上台之后,为改变美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开始转变传统的对华遏制政策,与中国接触以制衡苏联。面对一个刚刚拥有核武器且不断发展的中国,尼克松政府选择通过一系列渐进的方法,包括就核武器安全保护问题与中国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中美热线和达成一个中美双方互不使用武力的协议等,试图把中国纳入到国际核军控体系之中并限制其核力量,借以维护其霸主地位。然而,中美核军控对话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6,21(1):120-122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具有遏制加利用的两面性。在传统层面,美国主要把中国看作战略对手,进行地缘政治围堵,对中国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性。但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又利用中国,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谋求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合作,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4.
陈华杰 《攀登》2005,24(6):63-66
中国和平发展需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当今世界存在非西方型的自由民主,它能使有关国家实现发展且与各国共存共荣。“北京共识”的提出为此提供了可能。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力促进“北京共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真正成为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5.
鲍庆祥 《神州》2014,(6):150-151
中美同样作为世界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中的合作都对相关领域起到带领作用。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中美在气候方面的合作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运作过程中,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合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气候合作的效果达成。本文通过对目前中美气候合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克服合作局限性的策略进行提出,为中美进一步实现气候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亮 《环球人物》2021,(7):22-23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的这句话,近来广为流传。3月18日,杨洁篪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经济考察团来华与中美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华飞 《民国档案》2000,3(3):58-64
1935年春,当中日关系不断紧张、中国国内经济势日趋恶化时,中美之间进行过一次重要的经济交往——美国经济考察团六来华。当时中美经济关系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美贸易出现萎缩趋势;第二,美国自公布《白银购买法》(Silver Pur—chase Act)以来,连续多次通过有关白银法案,抬高银价,大肆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市场出现恐慌。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途经多个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要顺利实施,需要依托经济和文化两大杠杆的撬动作用,在文化领域重要的影响方式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手段来实现。本文试图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探寻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达成文化的共识与协同。  相似文献   

19.
何慧 《世界历史》2003,2(3):48-53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艰苦的努力 ,尼克松政府终于实现了对华关系的突破 ,中美之间达成了许多开创性的、有深远指导意义的原则性共识。然而 ,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建立在冷战及反对苏联扩张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这一政策体现了美国安排越南战争后亚洲格局的心态 ,因此有不少一厢情愿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国务院开展文化外交,设立中美文化关系项目,通过多种路径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向中国民众展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国人了解美国。通过中关文化关系项目,美国在抗战时期加强了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也增进了中关两国在知识、学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是其对外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服从于美国的整体战略和对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在中国塑造有利的“美国形象”,输入“美国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