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评《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魏晋士人的独特风姿及其精神面貌,史家称之为“魏晋风度”。近年来,魏晋风度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新近出版的马良怀著《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就是在这个研究热潮中产生的一项新成果。 在对魏晋风度的探索中,《研究》一书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显示出作者通古今之变的眼光以及较深的理论素养。全书分上下两编,上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描写士人言行的书,作者刘义庆却又特立《贤媛》一门,详载妇女言事,为其扬名。本文拟就《世说新语》一书,对魏晋南朝妇女之风貌作一个初步探讨,以此来探究魏晋人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梁文娟 《沧桑》2009,(2):226-227
《世说新语》以描写魏晋士人的言行为主,但在《贤媛》中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多方位的扫描和肯定,对她们的智慧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褒扬。该著展示了魏晋时期思想解放下士人独特的女性观,展现了魏晋士人对女性的关注与欣赏。这些美丽的女性不但没有湮没在男性的强势话语下,反而以其嘉言懿行特立于古典文学的殿堂中。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很好地反映了魏晋这一特殊时期士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书中涉及人物五六百人,其中女性形象占了四分之一多。这些记载的女性与以往史书中的女性大不相同,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大无畏的反抗精神。从这些女性的行为语言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儒家思想的相对衰微。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围棋在士人中普遍流行,其时出现了专门的围棋作《艺经》,也出现了有组织的围棋比赛,一批围棋高手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一时期人们对围棋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弈棋而修身养性。流传至今的古棋谱中,相传最早的即三国时期孙策与吕范对弈的棋谱。.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魏晋时期的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为人清新淡雅,纵情山水,一改汉魏以来的厚重,开启了新一代的书风,这也使他达到了书法艺术的巅峰,成就了"书圣"的美称。而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与魏晋时期的特定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文章要从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士人的意识形态等社会大背景来分析,究竟有哪些影响促使了他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悦听     
《风景名胜》2012,(2):164-165
生无所求——汪峰 在2012来临之际,汪峰的新专辑终于近乎完整地揭开了神秘面纱,名为《生无所求》,很难不教人想起25年前崔健的《一无所有》,但从这二者的名称来看,前者的“生无所求”正是因为从后者的“一无所有”进化完成到了“统统都有”,但这仅是在物质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甄静 《黑龙江史志》2014,(5):187-188
成书于十八世纪的描写明代儒林士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与成书于五世纪的《世说新语》虽然年代相差一年多年,但二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吴敬梓身受"世说精神"影响,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具有魏晋名士风度的一系列人物。  相似文献   

9.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源头有二:一是承继"孔颜之乐",这是儒家的精神命脉,以精神的快乐为终极追求;二是延续魏晋士人的快乐精神,这是杨朱甚或老庄的精神命脉.明代士大夫是孔颜、宋儒所倡导的"安贫乐道"的实际践履者,儒家快乐精神已经融入士人的精神血脉而得以有效的传承;但从白沙之乐到卓吾之乐的内在演变理路足已证明,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儒家快乐精神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向,既熔儒佛道于一炉,又日趋世俗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厚。其中专著有:罗开玉《三国南中与诸葛亮》(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唐翼明《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洪卫中《后三国梁末北迁士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中华书局)、赵灿鹏《梁书诸夷传异文比勘》(齐鲁书社)、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海豚出版社)、唐燮军《史家行迹与史书构造:以魏晋南北朝佚史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学出版社)、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  相似文献   

11.
张元元 《沧桑》2009,(5):12-13
魏晋继承汉代的"以孝治天下",以之为国家的政体,而作为孝道的代表,子女在为长辈守丧期间的行为足以反映出这种"孝治"政策的效果。自东汉至魏晋,礼制不断被强化,伴随这种强化,政策不断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并最终以激烈的对抗形式——情,走向了它的对立面。本文试图从"孝子"在服丧期间的种种表现为切入点,论述这种变迁。  相似文献   

12.
选文精当特点突出──读《名赋百篇评注》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上,与诗、文、词、曲一样,都有过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滥觞于先秦,繁荣于两汉,在魏晋至唐更加丰富多彩,在宋元明清亦始终承续。然而,对这一几乎与我国古代文学相终...  相似文献   

13.
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张焯都督制起于曹魏黄初,废于隋之大业,是一项施行近四百年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文将要论述的是这项制度从无到有、从兴盛到失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一关于都督制的起源,古代学者间便有争议。《南齐书·百官志》讲:"魏、晋世州牧隆重,刺史任...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作为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相关的描述主要收录在《贤媛》篇里。受当时社会背景与风尚的影响,这些女性身上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女性的特点,由此反映出当时士人们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林离 《风景名胜》2010,(5):102-103
数点残星挂绿萝,看桃行入旧山阿。 洞门花雾红成阵,沙麓岩前翠作涡。 天外曙光惊鹤梦,水边啼鸟和渔歌。 刘郎去后无人到,吟倚东风草色多。 ——元朝天台诗人曹文晦将"桃源春晓"作为天台十景第一景,并作诗赋《桃源春晓》  相似文献   

16.
史学精粹     
<正>王晴佳、胡萧白:《中国史学的元叙述:以"文化中国"说考察正统论之意涵》(《江海学刊》2017年第1期)杜维明教授在1991年提出"文化中国说"。这一学说和其他当代新儒家的理论,与宋代士人的"中国"观有不少可比之处。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汉朝灭亡之后,如何定义"中国"及其延续和变化。魏晋时期中国史学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7.
鲁琢所编《赋学正体》从文体特点入手将赋分为四体(骚赋、古赋、文赋、律赋),并追本溯源,为它们找到了共同的根源——屈骚,四体之赋分别继承了屈骚中不同的特点,从而蔚成大国。《赋学正体》产生于古、律各体赋之创作及具有新创的赋学理论皆十分兴盛的乾隆朝,其将四体之赋渊源归于一处的做法,实质上是对"因时代高下"与"祖骚宗汉"的赋学批评观的反拨,将各体之赋置于平等的地位,更为客观地考察并揭示其文体特点。而他在"韵语杂体"一卷中将十四种韵文文体与赋画境,显示出其所持的狭义的赋体观,仅有导源于屈骚,以赋命名,文体特点合于其所分四体之赋的韵文才能被称作是赋。而从他"间採名篇"的选赋标准及赋后之论中可见他于古厚醇雅的赋作的推崇。而鲁琢对历史发展中各体之赋的变化缺乏关注,则是其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8.
易丽昆 《沧桑》2009,(5):67-68
关于"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四条实现范式:"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志于求是;"敢闯、敢试、敢冒"——敢于求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善于求是。这既回答了求什么样的"是"的问题,又回答了如何求"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郑玄杂糅今古文之说,打破两汉经学注释的门户之见。以后的经学家继承这一学风,摈弃墨守一家陈规的陋习,注意兼采诸家之长,于是新的注释形式——“集解”便应运而生了。经书的集解形式很快运用于史书及其它书的注释,并且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何晏《论语集解》现存的十三经旧注,除《孝经》为唐明皇“御撰”外,汉人与魏晋人所撰各居其半,而魏晋人所注就有三部采用集解的形式,即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它们都不守一家之说,而集众家之解。何晏《论语集解》采孔安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任诞》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度",体现魏晋士人纵欲享乐、追求任性放达、物我两忘的人生态度。嗜酒成风、挑战封建礼教、任性的怪诞行为体现的是他们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至真至诚的本性的执着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