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仙传说在我国家喻户晓,流传广泛。其影响已不再局限于传说本身,而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本文从八仙个体的起源与传说切入,逐渐探析八仙如何由分散的个体上升为整体,最终生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现象得以广泛长久地流传。  相似文献   

2.
即使是很"江南"的人,恐怕也很难一口气报得出水八仙的芳名。但在苏州,你若说不出水八仙,便被认定不是正宗老苏州。水八仙,几乎就是苏州的地标之一!水八仙就是八样水生植物,它们是:茭白、莼菜、莲藕、荸荠、菱角、鸡头米、茨菰、水芹菜。茭白的植株模样挺俊,长长的叶子,似水里伸出的箭。我们吃到的茭白是植物的心,白白的,嫩嫩的,象一支烛台,记得"烛台"就是茭白的一个品种。茭白有很多品种.因此上市期也拉得很长.从初夏一直到冬。茭白是用来做菜的,江南入喜欢炒炒爆爆,喜欢肉丝肉片,茭白丝、茭白片便是最好的伴。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6,(12):30-30
萧,古称龙凤萧,传说古代皇帝命大臣吹萧仿龙吟凤鸣之声。结果萧声一起,就引来了龙凤,萧是“道八宝”(扇、渔鼓、花蓝、葫芦、阴阳板、宝剑、萧、荷花)之一,是八仙之物。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汾地区丁村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红木雕《八仙醉酒》座屏,可惜屏座已失,仅留屏芯。这件红木雕艺术品,无论从雕刻技巧,布局结构,还是从人物造型,情节内容看,都是一件艺术价值和物价值较高的木雕工艺品。山西省物鉴定组于1988年将其定为二级物。  相似文献   

5.
蜀中八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为古代斗贯数目,源于四方四隅,古之“八卦”最为形象。称事物日:八柱、八洞、八景、八极、八节。称神日:八神、八蜡。称人物日:八元、八值。犹甘四,卅六等习语。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往来而得神仙之术,淮南八公己有“八仙”之名。南朝梁陈时人沈炯《林屋馆碑》:“淮南八仙之图,徽乡九井之记”。此所云八仙即指淮南子学道之八位神仙。他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田,晋昌,雷被,毛被,伍被(高诱注淮南子序目)。唐时已有《八仙图》与《八仙传》,似指淮南八仙而言。唐末杜光庭《录异记》卷一记淮南王八仙事又异其名为:文…  相似文献   

6.
水八仙宴     
<正>水八仙是江南土产,苏州名片。江南水八仙是:茭白、红菱、莼菜、莲藕、茨菇、荸荠、水芹、鸡头米。按说,从春天的茭白,夏日的莼菜、莲藕,到秋季的红菱、鸡头米,冬季的荸荠、茨菇和水芹,一时一物,不时不食,一年中,水八仙前后可以在苏州热热闹闹大半年。历朝历代,谁也没有想过去把水八仙整合在一桌上。当代苏州人这样想、这样做了。总设计者:苏州烹饪学会会长华永根。操作者:苏州得月楼菜馆厨师团队。时间:2014年10月15日中午。  相似文献   

7.
“饮中八仙”是天宝初期形成的文人羣体,嗜酒、狂放、风神、才艺等共同特徵,是该苇体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其存在时间从天宝元年秋末到天宝三年春初,只有一年又三个月。“饮中八仙”中,除了李适之确实与李林甫有政治上的交锋外,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贺知章、李述、李白、崔宗之等人参与了李适之与李林甫的斗争。但是,“饮中八仙”的交往,使他们陷入了微妙的政治猜忌,最终被迫解体。“饮中八仙”的解体,对天宝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开元以来统治集团的尚文传统在天宝时期逐渐失落。二,文人聚集方式发生了变化,天宝时期普通文人与执政的宰辅大臣之间相当疏离,他们更多散落在各地,形成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文学军落。三,天宝文学的内容和题材与此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媛蓉 《东方收藏》2022,(9):112-114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重庆渝中区关岳庙建筑上八仙元素的装饰运用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八仙元素在巴渝地区建筑装饰纹样中的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9.
张金凤 《四川文物》2006,(2):96-96,F0003
许昌博物馆收藏了一套明代铜八仙,这套八仙为铜铸,呈铁黑色,高22-23.7厘米,八位仙人身高相近,皆立于等高的太湖石状铜座上,衣带飘飘,手持各种法宝,呈现出神仙特有的韵致与洒脱。何仙姑肩扛长柄单瓣荷花侧身立于座上,面带微笑向左前侧视,长袖、长裙及长带随风飘动。曹国舅单脚斜身立于座上,手持阴阳板,宽袖随势而动。李铁拐赤脚,单脚立于座边沿,敞胸,右手半举宝葫芦,左手自然下垂握拐杖夹于左腋下。  相似文献   

10.
龙霄飞 《收藏家》2009,(5):71-76
说起“八仙”,每个人都能说出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等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来,“八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神仙了,关于他们的传说也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1.
有关扇子的种种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在许多古典小说和戏剧曲目中,扇子有时也引出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蓬莱八仙中汉钟离的倒葫芦型大扇;《西游记》中孙大圣三盗芭蕉扇;《济公传》中癫僧手持的一把破扇也是佛门法宝;旧剧中由于以扇定情,而取名为《桃花扇》;诸葛孔明的“羽扇纶巾,更成为一代英才、足智多谋的形象典范……  相似文献   

12.
孙立萍 《收藏家》2008,(6):15-18
八仙是道教供奉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这八位仙人是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相似文献   

13.
1972年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从市外贸公司征集到一件清光绪时期的霁蓝描金八仙人物天球瓶。瓶高33.4厘米,口径7.5厘米,  相似文献   

14.
胡旭 《中华文史论丛》2011,(3):369-388,396
"飲中八仙"是天寶初期形成的文人羣體,嗜酒、狂放、風神、才藝等共同特徵,是該羣體得以形成的關鍵因素。其存在時間從天寶元年秋末到天寶三年春初,只有一年又三個月。"飲中八仙"中,除了李適之確實與李林甫有政治上的交鋒外,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賀知章、李璡、李白、崔宗之等人參與了李適之與李林甫的鬥爭。但是,"飲中八仙"的交往,使他們陷入了微妙的政治猜忌,最終被迫解體。"飲中八仙"的解體,對天寶文學的發展走向産生了深刻影響,具體表現爲三個方面:一,開元以來統治集團的尚文傳統在天寶時期逐漸失落。二,文人聚集方式發生了變化,天寶時期普通文人與執政的宰輔大臣之間相當疏離,他們更多散落在各地,形成大小不一、數量衆多的文學羣落。三,天寶文學的内容和題材與此前相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屏山八仙山石刻大佛,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城西北37公里处的龙华古镇,它镌刻在川南原道教、佛教盛地的屏山县龙华八仙山,因而得名屏山八仙山大佛。 屏山八仙山,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龙华镇北面。山势巍峨秀丽,绿峦翠叠,异峰迭起,薄雾轻霞,流水潺潺,青藤古树,花香鸟语,景色迥异。这里已成为人们游览、度假、避暑和疗养的好去处。屏山八仙山大  相似文献   

16.
文物探源     
《文史月刊》2009,(9):F0003-F0003
斗彩缠枝花卉暗八仙纹碗 侈口,腹壁上弧下直,折腰,大圈足。白釉厚底。周身均用斗彩装饰。外壁为缠枝花卉和如意云纹间仰莲纹,碗心饰一轮花,内壁绘暗八仙纹。即道教中八仙手持之物花篮、阴阳板、葫芦、宝剑、道情筒、扇子、荷花、笛子。  相似文献   

17.
乐彤 《旅游纵览》2013,(10):100-103
蓬莱,风光优美,适宜人居.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海相偎,绿树丛荫,细浪白沙,气候舒适,每年吸引500多万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著名的名胜风景区有蓬莱阁、三仙山、八仙过海口(又称八仙渡)、海洋极地世界、田横山、戚继光故里、韩菲乐园等. 为了让更多的旅游爱好者了解蓬莱、感知蓬莱、走进蓬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蓬莱市人民政府主办,《旅游纵览》杂志社、《中国摄影家》杂志社、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协办,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了第三届“蓬莱阁杯”全国旅游摄影大展,历时一年,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8.
沔阳属荆楚地区,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即有记载;荆楚人于正月初七“人口”“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李商隐《人日》诗也有“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说。无论“镂金”、“剪彩”,皆“剪纸”之工艺也,早就在民间流传,与荆风楚俗结下了不解之缘。1953年,沔阳剪纸“八仙”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了巴黎“世界博览会”,并在东欧八国巡回展出,皆获好评。法《欧罗巴》杂志为此专文介绍“中国沔阳剪纸”。意大利国家文化机构也写信给中国文化部,盛赞“沔阳剪纸‘…  相似文献   

19.
明嘉靖八仙祝寿纹马蹄式犀角杯,深棕色,呈不规则椭圆形,弧腹内收,椭圆形底。通高9.1、口径18×10.5、腹径8.5×7、底径6.5×5.8厘米,重291克(图一)。该杯外壁饰图案三层。一层以浅浮雕祥云围绕外口沿一周。二层以平雕饰高低起伏的远山。三层以深浮雕八仙祝寿图。该杯一侧外沿饰李耳坐驾祥云之上,其下饰鹿鹤各一。杯腹饰部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各持背  相似文献   

20.
昭通城东南二十里的地方,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回族村子,人们都叫它八仙营。这里的人们也总爱称自己为“八仙人”。这里为什么叫八仙营呢?这里面有一段刀兵血火的来历哩。还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回回的灾难可多啦!大英雄杜文秀在大理领头起义,反抗官府屠杀回回,云南汉、彝、白、苗等族兄弟纷纷响应,杜文秀率领起义军杀贪官、灭污吏,声势可大啦。他们不久就打到了昆明。省府官员慌作一团,接二连三派人向朝廷告急。同治皇帝吓坏了,急忙下旨命四川官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