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穷 《中国西藏》2005,(1):60-63
1936年,三个酷爱摄影的年轻人在巴黎的一家小咖啡馆里相遇,他们是28岁的法国人布勒松,23岁的匈牙利人罗伯特·卡帕,25岁的波兰人大卫·西默。他们刚刚参加完巴黎新闻社的招聘考试,都落榜了。三个人边喝边聊,谈起各自的摄影志向,并相约以后要办一个真正具有独立报道精神的图片社。那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马格南图片通讯社,"生产"了大量伟大的照片,被称为那个年代经营最成功的摄影图片合作社。  相似文献   

2.
张莹颖 《神州》2012,(18):179
摄影是采用相关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活动及过程,相机是摄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设备。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摄影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应用,数码相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专业领域中的常见照相工具,本文针对数码相机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手机摄影技术的普及,带给我们一张张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让人们感受那精彩的瞬间,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在你欣赏一张张精彩、震撼的照片时,可曾想到摄影术的诞生只有100多年历史,在清末民国时期,照相还是少数人的高消费,普通人家是照不起相的。喜欢收藏的我从2012年起开始收藏山西老照片,尤其想看看过去的榆次是个啥样子。榆次100多年来的摄影发展史是怎样的呢?榆次有过哪些照相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总算有了一些令人满意的老照片。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为我们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的榆次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4.
<正> 《旅游摄影》栏目征稿启事本期《旅游摄影》栏目与读者朋友见面了,栏目设置了《佳作赏析》、《摄影月赛》、《专题大赛》、《摄影导游》、《器材介绍》、《摄影问答》等与摄影相关的子栏目。现本栏向海内外旅游爱好者广泛征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动物花卉、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现在越来越多地与计算机图像处理分不开了,影像数字存储、影像输出、后期数字处理等等,都将会越来越多地与图片数码化打交道。而现阶段很多的图像输出商家,比如图片社、数字冲印机构又不具备很优秀、很负责的专业人员,只是利用软件简单地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摄影技巧的角度,包括摄影器材的选择,拍摄过程中的构图、灯光、文物的不同质地等方面,从个人角度浅谈多年来从事文物摄影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陈晓民 《神州》2013,(1):215-215
舞台是一个特定的场合。在舞台上的各种表演动作幅度、方式都截然不同,体现的思想和内容跳跃性非常大。因此要想得到理想的舞台摄影作品,对舞台摄影器材选择也是很重要。目前一般的常规舞台摄影器材,基本都选择数码单反相机。  相似文献   

8.
走在汉口、武昌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一些门口挂着“中华老字号”牌匾的商店.这些商店历史悠久,多系明清时代开业者,有的则是民国时期创办,规模亦较大,往往在各地设有分店.如,绸布业的谦祥益、悦新昌;饮食业的老通城、大中华、老会宾楼、老大兴园、冠生园、小桃园、四季美;中药业的叶开泰、刘天保、陈太乙、初开堂、金同仁;洗染业的宝华;照相业的品芳、显真楼;刀剪业的曹正兴;文具业的邹紫光阁、胡开文、朱锡记;工艺美术业的荣宝斋;铜器业的高洪太;制伞业的苏恒泰;钟表业的亨达利;眼镜业的精益;副食杂货业的汪玉霞、曹祥泰、伍亿丰、老锦春等.有的老字号几经变迁,今天又恢复原来名称,仍然经营原来的行当,有的已销声匿迹,被人遗忘,有的改头换面,名存实亡.但这些老字号的经营特色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依然在武汉商界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初的昆明城里,一些集技术和艺术为一身的摄影师,熟练地使用当时较为先进而又笨重的摄影器材,在大街小巷、官衙与民居陋舍之中,在滇池的湖光山色与田园农庄之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影像。透过这些历史图照,我们能够直观地认识百年前的昆明,感受那一派田园都市的美景。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的照相机已不是简单记录影像的工具,与其说是照相机,不如说是会照相的电脑。照相机的智能化惠及了当今广大摄影爱好者,他们不用再花上几年工夫去学习摄影技术了,只要读懂了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便可以拍摄出曝光正确、清晰明快的摄影图片。但是,这只能叫做摄影"图片"而不一定是摄影"作品",尤其不是艺术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1.
论文简要介绍了周南京从印尼归侨到北京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概述了其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并归纳了其主要学术观点:华侨华人称谓是科学的提法;华侨华人历史四阶段分期说;海外华人双重国籍主张错误说;提倡海外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主流文化和民族融合;经济矛盾是国外排华问题的根源说;不赞成"华人经济"与"大中华经济圈"的提法等,周南京教授孜孜不倦、潜心治学的事业精神,科学严谨、独立思索的治学态度,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46年冬,我因剧本《嫦娥奔月》中有影射蒋介石的内容而激怒了上海当局。上海警官学校学生剧团的一位负责者(他本人是剧中演员)告诉我:“这是千真万确的消息,你一定赶快离开上海!” 事情就是这样凑巧,就在一个星期之前,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的朱旭华先生经我的好朋友唐瑜兄介绍,从香港专程来上海;奉总经理蒋伯英先生之命,邀我到大中华去做导演,并指定我导演自己的舞台剧《风雪夜归人》,当时我觉得可笑,回答他说:“我连电影厂摄影  相似文献   

13.
作为摄影师,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拍摄人物肖像和纪实摄影.比如记录中国各民族金婚夫妻的《半个世纪的爱》持续拍摄了25年。2012年在尼泊尔旅行时,我偶然发现了手机在拍摄人物肖像时的独特优势,开始转用手机作为创作和传播的工具。如今,摄影器材强大、丰富的功能容易让人迷失其中,而用手机拍摄可以把对器材的依赖降到最...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飞速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规模,一流的技术而赢得“模范纱厂”美誉的大中华纱厂,就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然而,工厂开工仅半年,就因经营亏损而被迫停工,两年后,又因扭亏无方而被迫出售。大中华纱厂的盛衰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广东是中国摄影艺术事业的发祥地。物理学家邹伯奇于1835年受《梦溪笔谈》的启发,而对照相进行研究,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自制出中国第一架照相机(比世界照相机的发明仅迟5年);广东又是中国最早使用照相术、开办照相馆和最早出版摄影书刊的地方。从而造...  相似文献   

16.
照林与侯家庄1001大墓石璋如1934年秋至1935年春,照林在侯家庄西北冈发掘1001大墓,其中出土遗物甚多,最为照林所赏识、重视,且有有趣故事者数则,配合人像及墓形,请同事赖淑丽小姐设计制图作为纪念。一、人像人像系1936年春,在南京所照,尚未脱...  相似文献   

17.
集团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南京垦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乐根;集团法定注册地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曦鸣城8幢301,实际经营地址为南京江东中路宏普捷座。集团成立以来相继成立:南京远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经久建材装饰城、江苏中  相似文献   

18.
正话题1什么是摄影?什么是摄影?似乎没有标准答案,就摄影词义而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摄影是用照相机拍下实物影像,通称照相,或拍电影。对此,国内外摄影界大师也都有自己的理解、观点或论断,其说不一,莫衷一是。我斗胆尝试将其定义为:"摄影是人类使用科技手段,按照主观意愿去记录、获取客观事物影像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9.
叶挺将军是著名的“北伐名将”,是我国卓越的军事家和我军的创建者之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真正的摄影艺术家和新四军的战地摄影记者———战时纪实摄影显身手叶挺年青时就喜欢摄影,曾买过一台120照相机练习拍照。1931年回澳门定居后,又从香港买了全套暗房器材,在自己家中布置暗房,实习、研究冲洗胶卷、放大制作等技术,很快成为一名业余摄影行家。但叶挺真正投身于我党我军的摄影艺术创作行列,并在战时纪实摄影方面大显身手,是在1938年至1940年,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后的这三年里。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后…  相似文献   

20.
<正>侯波,1924年8月出生,山西夏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就学于陕甘宁边区中学、延安大学高中、延安女子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照相科科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长、新华社摄影记者。从1949年至1961年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