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力夫 《炎黄春秋》2006,(10):50-52
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同志于1976年7月6日去世了。在治丧期间,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大姐怀着悲痛的心情,应笔者的要求向我讲述了朱德同志历经磨难探索救国之道,追求真理,叱咤风云,为国为民奋斗的光辉一生。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情只有亲身经历它,才能深刻地感受它,对于晋南治丧习俗也是如此。2006年1月3日凌晨2时55分,母亲因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了,在治丧中才使我对家乡的安葬风俗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劳理 《文史春秋》2014,(4):36-41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2周年。1976年6月,他的病情加重。7月,中央决定对丧事预作准备,指定专人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本文作者周启才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参加了讣告和悼词的起草工作,列席了毛泽东逝世后政治局讨论这两件文稿和治丧事宜的会议,亲历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周建民先生发表在《陕西史志》2001年第二期的《孙中山陵墓的设计师——汉中人刘宝锷》一称:“建筑中山陵时,刘宝锷先生被孙中山治丧委员会聘为负责设计、建设、监理中山先生陵墓的总工程师。”(引中着重号为笔添加)此说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6.
正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去世。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等人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为鲁迅先生料理后事。想不到年近不惑的女作家苏雪林突然给蔡元培写信,劝阻他不要给鲁迅治丧。苏雪林同时还致信胡适,将鲁迅描绘成"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用词之尖酸刻毒,令人瞠目结舌。胡适回信,严肃批评她的来信"充满了旧文字的恶腔调"。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西南边陲小城,老人年高去世,本来是件极其沉痛的丧事,但人们却是嫁娶般热闹非凡,这在当地风俗习惯中叫做丧事当作喜事办。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暴死的青壮男女,丧家也要大操大办,除了低沉伤感的哀乐外,整个现场洋溢着喜庆的欢乐气氛。昔日妻逝鼓盆而歌的庄周,倘若在世也将被活活气死.无颜于世矣。  相似文献   

8.
丧葬,本是死者家庭之事,然为人生四礼之特殊重大礼仪,为宗族和政府所关注。清朝继承历代传统制定丧礼,为官民治丧之准则,其要点是实行丧服制及禁止非礼葬法和仪式。因服制所系,民间宗族视督导族人遵行朝廷丧礼为职责,制作相应的规范,以辅助朝廷丧礼的实现,此外,努力帮助族人料理丧事、出资备棺安葬、设置义冢,试图解决族人丧中难事,同时反对丧事中的停丧不葬、做佛事、火葬、厚葬等习俗,然而收效甚微。盖因这类现象系历史传承,和现实中的浮华风俗共同形成巨大力量,宗族以及国家均无力扭转;穷人无力承担高昂的丧葬费用,不得不有非礼行为;佛道及少数民族多种文化影响于汉人丧葬行为,宗族所信奉的儒家丧礼不可能独尊。慎终追远的丧礼,是人类所特有的缅怀亲人形式,令人生有个好的终结,有益于家庭、社会的正常延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播报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0月20日,市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座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刘善璧主持会议。刘主席要求政协各级领导和全体干部、党员要学习《决定》,联系实际,组织政协委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陈国钊同志追悼会在长沙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湖北省文博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原副主席陈国钊同志,因病于1995年第7月28日下午4时30分在长沙不幸逝世,享年84岁.陈国钊同志治丧委...  相似文献   

11.
《明史》正误二则苏晋予一、《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罗山悼恭王有,定庶十二子,宣德二年封。四年薨。无子,除,(2555页)按:"悼恭王"误,应为"悼惠王"。1.《明宣宗实录》卷55:"(宣德四年六月)戊戌,罗山王有薨,年二十一。讣闻,命有司治丧...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9月10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人们沉浸在节日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时,一位百岁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位百岁老人,是山西省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具有66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苏家驹。按照老人临终前的嘱咐,响应政府防控疫情政策,老人丧事从简,不麻烦领导、同事,也不通知亲友。  相似文献   

13.
将来要编纂的中国国家志取个什么名称,有多种意见,有叫“中华总志”的,有叫“中国通志”的。大多数意见认为应取名“一统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统志》(山鹰主编《邵长兴方志文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中华一统志》(范同寿:《时代呼唤的文化工程》,载《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中国一统志》(苏长春:《关于编纂国家志的构想》,载《黑龙江史志》2004年第6期)。我认为这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11,(5):12-12
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的理解,中央党史研究室、人民日报社、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光明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62年2月14日凌晨,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堪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西北王”胡宗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67岁。噩耗传来,蒋介石心如刀绞,良久无语。此后,踌躇很久,他最终接受了治丧委员会正副主任何应钦、顾祝同的邀请,于17日出席胡宗南的公祭,并发表纪念讲话,挽“功著旗常”。  相似文献   

16.
对清华简《尹诰》“一德”的理解存在多种意见,《礼记·缁衣》引《尹诰》,将“一德”阐释为“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这应是最合理的解释。《诗经·鸤鸠》中“其仪不忒”是达成“一德”的手段,全诗则是“一德”的极好注解。“一德”应包括“相同”、“正确”、“教化万民”三层内涵。清华简《尹至》篇则叙述了伊尹和商汤达成“一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悼胡绳     
李普 《炎黄春秋》2000,(12):6-7
十月五日上午,新华日报老友李慎之来电话,说胡绳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我差一点哭出声来。我一时语无伦次,在电话里说我十分悲痛,说我在新华日报写的那个专栏,几乎每一篇都曾得到他的指导。然后我才问老胡去世和治丧的情形,慎之也不知其详。要我问社科院办公厅,告诉了我电话号码,说那里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我这才知道他是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先在他家里设个灵堂,已经派人去布置了。第二天我去到他家里,向他的遗像鞠躬的时候又不禁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8.
陈寿辞职     
陈寿的第一次"引咎辞职",导火索是"宿婢门"事件。陈寿在任东观秘书郎时,老爹去世了。孝子陈寿又伤心又劳累,等把老爹的丧事办完,就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服侍他的婢女年轻貌美,一来二去,两人之间有了事。这事要是放在现代,稀松平常,  相似文献   

19.
读《巴蜀史志》2000年1期老屯的《嫘祖研究的补充意见》(下称《意见》)后,本着还历史本来面目,特提出几点意见:一、赵蕤《唐碑》不避讳玄宗“隆、基”二字,证明《唐碑》确为赵蕤所撰,非《意见》所言伪作:《意见》言《唐碑》中“典礼之隆”、“奠国基”,犯了玄宗隆基之讳,断言《唐碑》为伪作,从而否定嫘祖故里在盐亭。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日,是孙中山奉安南京70周年纪念日。本刊特刊发《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始末》一文,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人深切的怀念。治丧纪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遵照中山先生遗愿,逝世当天中午,遗体由孙科等数百人送往协和医院施行防腐手术,取出内脏,检查病源,用玻璃瓶储存,由协和医院保管。3月15日,举行小殓,用玻璃棺盖上,供吊唁者瞻仰。18日大殓后,灵枢安放在中央公园社稷坛(今北京中山公园)。孙中山逝世当天晚上,组成了182人的治丧处。治丧处随即通电全国,停止宴会、娱乐7天以示哀悼。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