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宣统通宝红钱,传世很少,为红钱之名品。版别有宽宣,小宣,长宝,短宝之分,一般制作不精。宣统通宝(见图),钱背汉文“库十”,左满文,右回文为“乌什”。直径2.2厘米,重3.6克,红铜质,1930年上海《泉币》杂志第二十三期最早载有一品,为戴葆庭先生所藏。该钱“文字阴起,色泽俱佳,前所未见,定于宣统初年库车局偶铸。”《宣统新疆图志》载乾隆三十一年,尚书永贵奏请  相似文献   

2.
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了庆祝和纪念新疆建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库车铸钱局铸造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光绪通宝九年十”红钱,阿克苏铸钱局也铸造了“乾隆通宝背九”红钱(属补铸前朝红钱)。近年来,不断有专家著书及泉友撰文称其为“红钱纪念币”。而笔者认为,“纪念币”这一称谓有失准确,特提出个人看法,与泉友探讨。  相似文献   

3.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先后设立了七个铸钱局,仅阿克苏地区就有三个铸钱局(乌什、阿克苏、库车)。现就阿克苏博物馆馆藏阿克苏,库车钱局代喀什噶尔局铸红钱的版式和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乾隆通宝背穿上“九”和光绪通宝背穿上“九年十”的红钱,在新疆清钱中“仅见”。在新疆红钱背面铸“九”和“九年”,是清廷于光绪九年(1883年)批准在新疆建省方案后(光绪八年阴历十一月十五日批准),刘锦棠奉旨开始组织建省工作的一年。刘在这一年中委任了南疆各级官吏,这是建省的开始,是新疆地方历史上之重大事件,对此,南疆两大铸钱局,库车和阿克苏都铸造了建省纪念币。  相似文献   

5.
清代,内地的小铜钱从始皇顺治到末皇宣统,每当新皇即位就改变币面上的年号,而新疆在“乾隆通宝”创制以后,乾隆帝即下令“乾隆通宝”应“永远恪遵,不必改毁另铸,”以纪念他重新统一新疆的功绩。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逝世,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又兼顾先父的遗训,嘉庆帝采用了铸二成“乾隆通宝”与八成本朝通宝的变通方法。此后,历朝新皇均照此法办理,于是“乾隆通宝”的红钱出现了“前铸钱”与“后铸钱”之分,本试就阿克苏地区博物馆馆藏之阿克苏局乾隆后铸钱的铸造情况和版式进行分析讨论,亦请诸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叶尔羌钱局鼓铸"乾隆通宝"两种,一种"叶尔启木"[1]钱,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启木"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m,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另一种"叶尔羌"钱,亦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羌"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yang,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叶尔启木"钱是清朝进军新疆后最初开设钱局铸币的成果,仅短暂通行不到两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更铸满文为"叶尔羌"。目前学术界对于新疆满文钱币的铸造已有相关研究,如李吟屏对清代新疆钱币铸造进行整体概述[2],吴元丰利用满文档案对新钱的铸造、发行、价值和作用等诸问题作详细讨论[3],但对钱币更名改铸过程均语焉不详。王文良比较了叶尔羌局所铸两种钱的区别,认为"叶尔启木"钱属于错币[4]。实际上,"叶尔启木"钱并非错币,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透过满文档案,可以从满语国策的角度,对钱币改铸事件进行剖析。本文依据清代满文档案,  相似文献   

7.
最近,南京博物院在对旧藏文物进行整理时,发现了一枚清代乾隆通宝小平母钱,系户部宝泉局所铸.该线重7.37克,直径2.8厘米,穿孔宽0.6厘米,幕有两满文,左宝右泉.(见图)《通考》:“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纯皇帝弘历即位(1753年),次年改元乾隆,铸乾隆通宝钱,背有两满文,左为宝字,右为各省局名,其有二十一局”.《清史稿·食货志》:“乾隆二年,以钱价久不平,饬大兴、宛平置钱行官牙以平钱价,上念私铸害尤甚,益厉行铜器禁,官非三品以上不能用,旧有铜器限三年内输官,逾限以私藏禁物论,已禁仍造,罪比盗铸为从.十二年,上以钱重则私销,轻则私铸,便令复一钱二分旧制.”据此可知,乾隆元年开始铸造乾隆通宝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从乾隆至宣统年间,新疆先后在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局、库车、喀叶噶尔、伊犁、迪化七处设立铸钱局铸造红钱,宝伊局便是其中之一,先后铸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共5个年号的制钱,并铸造了一批当十、当百的大钱,前后共铸钱91年。咸丰四年(1854年),宝伊局铸有当五十、当百、当五百等大钱,分别重八  相似文献   

9.
叶尔羌局是清代新疆红钱铸钱局中开设最早的铸钱局,所铸红钱大都规整精美、足重大气,少有残次品面世,因此颇受红钱爱好者的喜爱。笔者在二十年前,在老家新疆哈密曾收到一枚别样的叶尔羌局铸乾隆通宝小平钱,特介绍给大家,望同道赏评。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铸钱局于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十五日正式开铸。所铸为红钱一文小平钱。正面铸“乾隆通宝”,背面穿左满文、右维文“阿克苏”地名,未加“当五”、“当十”字样。光绪九年(1883年)铸局归阿克苏道署专办,规定“其鼓铸钱文以四成铸为‘乾隆通宝’,六成铸为‘光绪通宝’,阴面加‘当十’二字”。  相似文献   

11.
《故宫清钱谱》记载:“乾隆二十四年,以回部既平,从将军兆惠之请,开局于叶尔羌城。由户部颁发钱式,仍用红铜,每文重二钱(合今7.46g),文为乾隆通宝,用汉文。背铸叶尔羌城名,左满文,右用回字”。初期铸行的背文为“叶尔奇木”,乾隆二十六年后,改为“叶尔羌”。  相似文献   

12.
从十六国时期成(汉)李寿铸“汉兴”钱(338—343年)开始,我国货币发展史上出现了以年号命名的钱币,古钱学家称它为“年号钱”。唐朝曾铸过“乾封”,“乾元”等年号钱,但就总体来看,通唐之世,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开元通宝”钱,但“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所以年号钱的真正盛行是在宋朝。北宋的第一种钱——“宋元通宝”钱(《宋史·食货志》读作“宋通元宝”。图1),始铸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是沿袭唐朝“开元通宝”的制作,还不是年号钱。到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铸“太平通宝”钱以后,年号钱才风行起来。太宗以下,两宋计有十七帝,五十四个年号,每个皇帝往往更改几次年号,如北宋仁宗改元九次,南宋理宗改元八次,而且,几乎每改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或称“通宝”,  相似文献   

13.
宝伊局是新疆铸钱局中持续铸币时间最长的铸钱局,也是新疆唯一铸造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五个年号制钱的铸钱局。由于清王朝在新疆实施特殊的货币制度(如“双轨制”)和特殊的铸钱政策(如补铸“乾隆通宝”等),加之铸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安南后黎朝显宗黎维祧景兴年间(1740~1777年,乾隆五至四十二年)所铸景兴通宝钱,是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数量最巨,书体最繁,品种最多的一种钱币。除素背和星、月纹外,又有纪地、纪方位、纪数、纪干支、纪年等;除通宝外,另有巨宝、大宝等多种宝制钱。然其精美者少,粗陋者多,藏家无兴趣。其实,仅笔者所集景兴通宝钱中一个“宝”字,即书体各异,细加把玩,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乐趣无穷。现不揣冒味,拓图简介如次。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新疆钱币》杂志第一期刊登了《鎏金乾隆红钱赏析》一文,作者李柯先生在文中介绍了两枚“宝源局乾隆通宝红钱”,被作者称为“鎏金乾隆红钱”。本人反复研读该文并仔细揣摩这两枚钱币(图1、图2),结合多年收藏心得,“甚觉蹊跷”,并认为图1、图2既非“红钱”,又非“鎏金”,而是两枚普通的清钱。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古钱     
大明、弘光、隆武、永历通宝南明诸王所铸。1644年鲁王朱以海在浙江铸大明通宝钱;1645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铸弘光通宝钱;同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铸隆武通宝钱;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庆铸永历通宝钱。钱文及径,重大略如明历朝所铸。后郑成功沿用永历年号。今见行书永历通宝、篆书永历通宝当二型钱,系郑成功铸  相似文献   

17.
竖缘红钱     
笔在收集红钱过程中,陆续收集到了数十枚钱缘竖立的红钱,这些红钱上自乾隆通宝,下至光绪通宝,几乎清代各朝现存的红钱中都能发现这类边缘竖立的奇特小红钱。为此,笔查阅了杜坚毅先生的《新疆红钱大全图说》及其发表在1996年《新疆钱币》第四期上的补遗和1996年至今的全部《新疆钱币》杂志,除《新疆钱币》2000年第三期中李江霖先生的《几枚尚未记述的红钱版别》一中介绍了一枚乾隆通宝“方穿园眼、狭缘、外缘显双重边框的阴郭小径钱”外,  相似文献   

18.
石建农 《新疆钱币》2001,(2):37-37,38
去年夏天笔者从一位常到南疆出差也喜欢新疆红钱的泉友处购得一批红钱.约200多枚,从中发现一枚特厚的库车库十维文库车异字光绪通宝钱。此钱红铜质、径24mm,穿6mm,厚2.2mm,重7.8g;钱面有一些被击打、磨损的痕迹.穿椭圆形,外轮轮廓自然光滑、生坑,属自然流通钱(见图1)。  相似文献   

19.
李宪章 《新疆钱币》2010,(3):45-46,50
一、两式制钱的由来 据《新疆图志&#183;食货&#183;三》载:“乾隆廿四年(1759年),我朝平定回疆,经定边将军兆惠奏请,于叶尔羌设局,销毁原钱,改铸制钱形式,重二钱,仍名普尔,一面汉字铸‘乾隆通宝’,一面(清)字兼回字铸叶尔羌羌字样。”  相似文献   

20.
新疆红钱代铸现象几乎均发生在光绪年铸本朝或补铸前朝钱币,其中有阿克苏铸钱局为喀什噶尔局和伊犁局代铸红钱、库车局为喀什噶尔局和迪化宝新局及乌什局代铸红钱。本文试图仅就“代铸”现象作一分析,请方家及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