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超 《旅游纵览》2012,(2):66-69
<正>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源远流长的舞阳河一路流淌过来,透明的河水,把苍穹的湛蓝和两岸的苍翠融合在一起,泛着翡翠般的绿光。到了镇远后,在中和山脚,青龙洞前来了一个神龙摆尾,将古城一劈两半,构成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南北两端的府城和卫城成了太极图上的阴阳两点。  相似文献   

2.
镇远     
《文史天地》2013,(8):98-98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澳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7张国家级旅游品牌,享有“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  相似文献   

3.
镇远     
正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潕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7张国家级旅游品牌,享有"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  相似文献   

4.
镇远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在华日本人们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  相似文献   

5.
镇远之旅     
史继忠和张晓松二同志合著的《镇远之旅》,原本是篇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宏文。这篇宏文,对文化名城镇远的描写,视角独特,见解独到。奈何本刊篇幅有限,只能节选其中一二并略有删节以奉献读者,编者希望有机会时,当向读者奉献宏文全貌。  相似文献   

6.
镇远和平村     
姚胜祥  杨琼图 《文史天地》2014,(7):F0004-F0004
正镇远和平村位于贵州镇远县城内。是抗日时期日军俘虏的管教收容地,是"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旧址"的简称,占地面积达6000平米,最多时曾关押过600多日俘。前院两侧分别是哨兵室和米库等,中间的大楼是办公室、职员室、研究班、新生班等;后院是医务室、食堂、厨房、病房等后勤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镇远侯顾成     
徐平 《贵阳文史》2005,(1):18-20
顾成在贵州,以镇远侯闻名。最初的官职为卫指挥,镇守贵州(明前贵阳),而不是镇远府。但他后来受命为总兵官,领军平定思州、思南土司纷争,促成贵州建省。《镇远府志》以顾成对“开黔有功于镇远者”,将其传略录入《名宦志》。《太宗永乐实录》及《明史》皆有传。  相似文献   

8.
水城镇远     
张孟 《旅游》2003,(2):44-45
去上海的火车经过这里时都是清晨,从车窗望出去,一座明媚的小城刚刚从梦中醒来,宁静、清秀,楚楚动人,尤其那水,碧绿碧绿的,小城一半浮在水面,一半浸在水里……车不停,一个长长的隧洞如一道深沉的黑幕.小城从眼前一下子消逝了。我数次从它的身边经过,却始终弄不确切它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镇远之旅     
史继忠和张晓松二同志合著的《镇远之旅》,原本是篇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宏文。这篇宏文.对文化名城镇远的描写,视角独特,见解独到。奈何本刊篇幅有限,只能节选其中一二并略有删节以奉献读者,编者希望有机会时,当向读者奉献宏文全貌。  相似文献   

10.
迷醉镇远     
正到达贵州镇远,已是夕阳西下,古城笼罩在桔色的阳光里。一块块宽阔的青石板因为年代久远,被磨得溜光水滑,落日余晖使光洁的街道变得异常明亮。当我们在河边的一座吊脚楼用餐的时候,从门窗里望向纯澈的舞阳河面,看到一群光屁股的小男孩在水边快乐地嬉戏,远远传来的笑语声与河水一样清亮——我  相似文献   

11.
镇远的回忆     
朱兵 《丝绸之路》2007,(2):36-40
镇远,黔东南的明珠,一脚踏着云贵高原的高天厚土,一脚涉入长江水系的福泽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为镇远带来了2000多年的辉煌与荣耀:这里曾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中心驿站,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军事重镇。2000多年的发展史留下了代表中国十几个省民居风格的八大会馆及数十栋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民居,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民居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甘州镇远楼     
镇远楼,又名靖远楼、钟鼓楼,俗称鼓楼,坐落在甘肃省张掖市中心。明代诗人赵锦有诗曰:“筹边雄镇有高楼,幸际唐虞日月秋。部落三千依积石,藩篱百二壮雍州。龙河贡使连翩至,青海耕夫汉漫游。眼底天戈平丑类,五云深入拱宸旒。”史料和《重修镇远楼记》石碑记载,镇远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清代康熙、乾隆、光绪时期曾维修和重建过。镇远楼仿西安钟楼建造,基座至楼顶30多米,由楼台、楼阁两部分组成。楼台为汉代青砖构建,呈下大上小的四方台形,台顶沿边砌的1米高的女墙。基座四面各有一门洞,通向东西南北,四门洞上方均嵌刻有砖雕匾额,东“旭升”,西“贾城”,南“迎薰”,北“镇远”。楼阁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吻兽峙立,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一层的四面飞檐下悬有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晴雪”,北“居延古牧”。清顺治四年(1647),米喇印反抗清廷,曾在诱杀巡抚都御史张之衡、分巡西宁道村维造、镇守总兵刘良臣时烧毁此楼。顺治七年(1650)重修。竣工后,亦悬额四面:“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光一览”。楼上北侧有光绪二十四年(1899)农历九月立《重修甘州吊桥及...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将军辗转各地,巡视部队,呼吁抗战,并主持抗日募金运动,为战胜日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九三八年,冯将军赴湘、黔、川各省巡视期间,曾到镇远检阅军队,时间大约是十一月。有一次,冯将军在师管区司令部吃饭,陪客有师管区司令、专员公署专员和镇远县长。在吃馒头时,三个陪客均把馒头皮剥下,放在桌上。他们以为这样才显得“高贵”,“阔气”,不失他们的“身分”。谁知冯将军一个冷不防,从司令面前拣起他剥下来的馒头皮,直往自己嘴里送。这一下可吓坏了三位陪客,面色铁青,不知所  相似文献   

14.
镇远青龙洞     
施一丁  卢现艺 《文史天地》2012,(3):F0004-F0004
镇远的著名风景区。镇远属黔东南,地处滇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远镇一方”,故名镇远。青龙洞位于镇远中山,既祀奉孔子,也拜佛、道,还有江西会馆万寿官,是这西南重镇的一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岱峻  朱斌 《旅游》2004,(4):66-69
小说家昊敬梓钟情镇远,《儒林外史》中有三个回目描写这里的风情与故事。尤其是书中那些古地名,至今尚能一一对应。镇远位于黔东南,有“湘黔咽喉”之谓。从陆地掸尘登舟,走水路弃舟上岸,这个连接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留下了无数历史名人踉跄的脚步和孤独的背影。特殊的地理环境,给镇远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6.
皇帝自古至尊无上、高不可攀,而今只需花千把元便可黄袍加身:乘銮驾,坐龙椅;品御点,观斗鸡;赏唐宫乐舞,与群臣蹴鞠;观民间艺术表演,勺书、刀书、榜书一应俱齐…… 金秋十月,陕西盛唐皇宫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在古城西安唐代艺术博物馆大唐鑫殿推出一种全新的旅游项目——请你当皇帝。它充分发挥西安悠久的文化文物优势,融旅游、娱乐、礼仪、欣赏为一体,雅俗共赏,参与性极强,在我国尚属首创。 其开业典礼更是别具一格。第一位皇帝即  相似文献   

17.
尝为唐宋雄藩,南迎百粤风雨,北绾三巴云雷;想汉史乘槎,缅人骑象,苗将挥戈,侗胞跃马,悠悠岁月峥嵘;惜代有强宗逞暴,顽枭黩武,铁蹄未饶(氵舞)阳灵秀;终是古今胜境,西揽六诏烟岚,东连九派楫橹;更骚人题句,星使腋琴,渔歌唱晚,贾  相似文献   

18.
一、第二俘虏收容所迁移到镇远设立在贵州省镇远县的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又名“和平村”,始建于1939年4月。它的前身系常德俘虏收容所,该所成立于1938年3月,最初的所长是由刘长裕代理。从1938年3月23日接收第一批日本战俘,到1938年11月共收容俘虏SO多人。1938年7月,该所正式被命名为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由国民党军统特务邹任之任所长,姚开白、孙必亭任管理员。邹任之把收容所称为和平村,故得名。收容所当时对俘虏的教育方针,是采取“同化”政策,强迫所有日俘背诵三民主义和总理遗嘱,不服从者,以减食作为处分。镇远收容所…  相似文献   

19.
乘火车沿湘黔铁路抵镇远站下车,便进入历史文化名城(氵舞)水南岸的卫城。就在卫城东南侧,有一组由土石筑垒的高墙围就的房舍,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原国民政府军政部在我国设有两个日本俘虏收容所。  相似文献   

20.
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潕阳河畔,有一座隐藏大山深处鲜为人知却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历史和隐秘的古城——镇远。踏上云贵高原的第一站,就来到城,古城地处滇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是水路交通的要冲,被称为“水陆都会”。它不仅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而且是“滇黔锁钥”,由湖广经贵州到达云南乃至缅甸、老挝、泰国、印度等国的古驿道通过这里.是西南大通道上的咽喉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