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璐  明庆忠 《人文地理》2020,35(5):44-51,110
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族群历史、文化认同一脉相通,其仪式的强化实践素来为众人认可,透过仪式表象触及深层次的意识结构已成学界共识。研究传统宗教仪式的空间生产不仅对解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运动具有指导价值,也能为有关宗教、文化部门提供管控参考。文章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入手,探究地处边疆山区的景颇族传统宗教仪式在面对外来宗教的空间解构、现代性引发的空间变迁、族群内部的话语争夺及旅游空间介入调控等背景下,其相应的主体实践及力量博弈,厘清空间生产的主次困境和作用机理,以传统宗教有益价值为导向,引导仪式空间生产朝凝聚族群、强化团结的目标靠拢。  相似文献   

2.
赵家 《神州》2012,(31):248-248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老子著名的“空间论”道出了空间与实体的真谛,即空间是目的、实体是手段。空间与实体作为建筑整体的对立双方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空间是因实体而产生,因实体而产生丰富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马文大 《收藏家》2002,(12):55-58
元代版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民族空前大融合、疆域最为广阔的基础上展开的。其宗教经籍的刻印、活字印刷术和彩色套版印刷技术的实践等版刻活动,不仅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和特色,同时,对明清的版刻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元代宗教经籍的刊刻十分兴盛,  相似文献   

4.
沂源栖真观位于乡村社会的道教空间与民众生活空间的交汇处,是乡村景观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振兴。栖真观建筑的空间生产是政治、文化、经济资本的共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及社会背景下,通过不同的动力机制,促进了道教建筑和乡村社会空间、景观的重构。栖真观建筑既产生了初始阶段作为宗教标志的象征空间,在新的时代也重构了乡村社会的融合空间、文化振兴的承载空间和经济发展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段继业 《攀登》2009,28(2):43-48
宗教与社会工作都具有“助人”的功能。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来看,无论是制度化宗教还是分散性宗教,都具有许多值得社会工作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主要体现在以行善和奉献为特点的价值观、本土化的助人方法、教内互助和社会慈善相结合的制度以及宗教场所接近社区的空间分布形式等方面。宗教在中国民间社会长期而有效的“助人”经验,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值得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阳清 《敦煌学辑刊》2009,4(4):147-156
以《列仙传》、《神仙传》、《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比丘尼传》等为代表,汉魏六朝宗教传记中的斗法故事,通常表现为道徒、僧尼与鬼神之间的交锋。传者极力夸饰宗教徒的神能异术,并通过他们受鬼神佑护、驱使鬼神、禁劾鬼神等颇具程式化的情节和内容,不仅昭示出道佛因争夺信仰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而且神化了信教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两种宗教的完善和发展。乃至影响到早期志怪、唐传奇以及其它叙事形态。  相似文献   

7.
韦青王 《神州》2011,(6S):62-62
艺术过滤了现实生活中的嘈杂之音,而呈现出清澈明朗的心境与气象,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美”,而是康定斯基的“内在的音响”。康定斯基主张将外表的艺术性逐出画面,摆脱熟悉的眼睛的感性享受,倾听灵魂的声音。如果在一幅画里一根线条从摹写实物的目的解放出来,它的内在音响就不再因旁的任务而被削弱,从而获得完满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的音响,其实正是现代人对自然的内心感受与渴望。我们都知道,从事绘画的画家都是从生活中提取艺术精华,并加入了自己抽象的艺术情感,为自己创作注入了艺术的活力。由此引导下进行艺术夸张处理,以求得到更强烈地表现出生命活力及富有个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正>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那是一种崇高而完美的力量,是宗教空间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从亘古而来,产生于空间艺术之中,以神性通达为线索,贯穿天国与人间。  相似文献   

9.
《民俗研究》2021,(5):85-94
礼与俗是中国民间信仰实践的核心。从生活实践与身体的角度,可以阐明礼俗实践所体现的中国民间信仰实践身心合一、信仰与仪式融合的特质。拜是礼俗实践具身化的体现。拜既指表达敬意的具体的身体动作,如鞠躬、下跪、叩头、上供等,又可概称人们总体的宗教倾向与宗教感。拜以身心合一的方式集中体现了民间信仰实践的惯习。人们从小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与完成拜,在礼俗实践中想象与完成与阴间的互动交流。长期的礼俗实践最终将阴间、阳间宇宙观内化为身体的实践行为与存在状态。宗教内嵌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是信仰和仪式有机融合以栖居于世界的方式,而这个世界则由周期性互动交流的阴间与阳间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0.
史荣才 《神州》2012,(8):204-204
舞台气氛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而音响是其展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高质量的舞台音响艺术,就无法成功展现舞台气氛,舞台音响可以成功推动舞台前进,在当前形势下,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互相依存,本文就来谈谈在营造舞台气氛中音响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角色与空间互构视野下,研究聚焦文化空间这一空间类型,将角色理论与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对接,运用研究整合法构建了“角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以文化空间类非遗--广西侗族百家宴为研究对象,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岩寨为案例地,关注旅游开发后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中的角色建构、角色扮演、角色情境定义等角色实践问题,以及角色实践视野下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结果。这对于提高传统角色理论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解释力、促进角色理论的空间转向,拓展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的角色面向,以及在微观实践层面上明确侗族百家宴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化生存策略具有较大裨益。  相似文献   

12.
结构主义视角下中国城市单位制的形成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在单位制度的历史惯性和城市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了制度—空间—社会的多重转型。因而,单位制构成了解读中国转型的重要视角。本文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建立从知识通过资源到制度—空间—实践的新框架,对单位制的形成逻辑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认为单位制的形成是在共产主义、国家主义、全能主义和国内外基本条件基本判断等知识对权威性和配置性资源控制所形成权力的支配作用下形成的,在社会现象层面表现为制度、空间和实践三个基本维度。知识对资源的支配构成了决定单位形成的深层结构,而相互融合的制度、空间和实践则构成了相对应的表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张君梅 《沧桑》2013,(3):116-119
宗教信仰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不同的视野或角度观察宗教会得出相异甚至截然相反的印象。宗教对人们是精神鸦片还是法雨甘露取决于信徒的宗教修持和实践,尤其是心灵的修持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将宗教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去考察,以便获得对宗教更为全面的认识,为实际的宗教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滔 《历史研究》2012,(1):54-70,191,195
南翔自聚落形成之日起就与寺院之间纠葛不断,经过宋元明清四朝的不断"层累",其历史已被当地人前推至南朝萧梁时代,从而完成了从"因寺名镇"到"因寺成镇"的型塑。以上过程,直接因应于明中叶以降江南市场发育和市镇聚落拓展等关键历史阶段。作为南翔"三大古刹"之首的南翔寺,不仅参与并见证了南翔镇从兴起到日趋繁荣的历史过程,而且逐渐由单纯的宗教中心发展成为集宗教、商业和行政等职能于一体的重要场所。然而,寺庙并非市场发育的主导"驱动力",南翔镇的形成及成长,乃是空间、制度、商贸、文化等多条脉络交互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民族餐馆是餐饮服务业的特殊形式,认识其行业性质及文化特性是理解民族餐馆空间分布的关键。本研究以郑州、开封和洛阳为案例,从市场区位选择、文化邻近、城市格局等多个维度,对城市民族餐馆分布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在空间分布结构上呈等级扩散分布,其集聚核心大多位于城市传统商业服务业中心;商圈、大学、医院等人口密集区,是城市民族餐馆市场选择的重要区位。民族餐馆与城市商圈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合度,与大学、医院等区位要素空间关系因城而异。商圈周边布局民族餐馆的概率较高;城市民族餐馆在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区域高度集中,民族商业文化传统对民族餐馆分布具有向心集聚作用。本研究认为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取决于城市发展格局、市场区位选择及文化邻近的综合作用,民族餐馆的分布概率因城市规模大小、区位地点差异及空间尺度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江苏南部和台湾地区同时被席卷到全球宗教变迁的大潮中,向国家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以及体验化方向发展.因共享极为类似的文化传统与地方实践,两地在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领域呈现出诸多相似的宗教景观.与此同时,由于政治制度和宗教管控机制的巨大差异,两地的宗教在逐渐演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差异,如两地在面对基督新教的全球扩张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台湾的宗教似乎比江苏乃至大陆的任何地方更加本土化,等等.结合当地独特的历史语境,对江苏和台湾地区宗教的比较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呈现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17.
宝卷是唐、五代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成的一种传播宗教的艺术形式。宋元以来,因儒释道三教密切融合,宝卷成为儒释道三教得以延展的重要载体。宣讲宝卷的仪式称为“宣卷”。自明代中末叶始,闽西北已有大量宝卷流传,宝卷与该地区的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宗族社会、地方神明祭祀等深具关联。本文试以田野调查所得之宝卷、图像、教谱等材料为基础,梳理该地区明清以来宝卷流传的实际情形,以及宣卷仪式与广大民间社会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蒋家瑜 《历史研究》2023,(2):141-160+223
赫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赫梯国家性节日中的各类庆祝仪式,在都城和其他城市、地区辗转举办。城市与城内的神庙、宫殿等场所构成节日举办的现实空间。在节日活动中还出现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交织,二者通过“巡幸京畿”和“四方来贺”的形式得以呈现。赫梯统治者借此扩大了节日活动的空间内涵,延展了国家宗教文化管理的空间范围,实现了掌控和威慑核心区,笼络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河湟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北边区的战略要地,明代尤重河湟防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殊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河湟地区的寺院得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扶持,催生了大量防御特色鲜明的寺庙堡寨。寺庙堡寨的建筑年代多在明代,这与明统治者对河湟寺庙的政策性重视有关。寺庙堡寨是堡寨聚落在河湟地区的一个特殊子系类型,具有堡寨与寺庙两种建筑特征。其布局一般与汉传佛寺相似,同时拥有城门、城墙、壕沟、瓮城、马面等防御系统,部分寺堡还附有居民区及外围防御设施。寺庙堡寨既是宗教场所,又是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军事堡寨,在聚落功能、防御空间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皆与其他类型堡寨有所不同,是堡寨聚落群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