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人民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光复之初,革命军政府所铸的“福建通宝”有孔圆钱,系福建省历史上最后一枚手工铸造的铜币,也是闽钱中的珍品之一。故考略如后: 一、版别“福建通宝”面文家体,对读。背文穿上下为“一文”或“二文”,以示币值;穿左为  相似文献   

2.
古钱     
南唐开元通宝十国时期南唐所铸钱。陶岳《货泉录》:"(南唐)元宗时,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其钱之大小一如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今所见为铜钱,钱文有篆、隶两种,字小,郭阔,铸造甚精。篆、隶两种为"对钱"。一般钱径2.4—2.5厘米,重约3.4—3.5克(图一)。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宝云局铸造的道光通宝,不像之前铸造的雍正、乾隆、嘉庆通宝,也不像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通宝,由于铸造地点不一,版式比较丰富,而道光通宝虽然数量也很多,但不知什么原因,版式却很少。据《云南货币简史》记载:"宝云局道光通宝钱币直径2.6厘米,重5.1克。"而《云南历史货币》的图录中有一枚,"直径2.6厘米,厚0.15厘米,重5克。"两本书中都只有一种版式——仿部颁式。  相似文献   

4.
1979年河南省荥阳县王村乡柳村出土了19斤铜钱(现存陕西博物馆)。这批铜钱绝大多数是宋代所铸,如宋太祖建隆年间铸造的宋通元宝,宋太宗太平兴国,淳化、至过年间铸造的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宋真宗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和天禧年间铸造的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和天禧通宝,宋仁宗天圣、景祐、明道。至和及嘉祐年间铸造的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至和通宝和嘉祐元宝,宋英宗治平年间铸造的治平通宝和治平元宝,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铸造的熙宁元宝、熙宁重宝  相似文献   

5.
大安西夏钱,为西夏惠宗李秉常大安年(1074—1084)铸,分为西夏文大安元宝和汉文大安通宝钱,后者为隶书之风格,前所见有背穿上仰月纹,大字版、直读、径25·1、穿7·5、厚1·3mm,青铜泛微黄,系内蒙林西县三道营子村窖藏发现。当时泉界轰动,泉坛前辈卫月望和吴宗信老先生所考证,此币风格、铸造工艺有西夏之气息,无辽币之风韵,定为西夏大安年铸西夏币;又者,清代孟麟《泉布统治》录一枚,也已经考大安通宝为西夏之物。从“大安通宝”的出土情况看,主要发现于西夏故地。除1981年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出土一枚外,辽朝境内至今无第二枚出土。而西…  相似文献   

6.
正康熙通宝满汉对文"昌"字湖广武昌府局铸造。是康熙时期各地方铸局中铸币版式最多的钱币。笔者曾在《江苏钱币》2011年第三期发表《康熙通宝满汉对文"昌"字版式分类》一文、介绍各类版式60种。而后又在《江苏钱币》2012年第三期发表《康熙通宝满汉对文"昌"字版式补遗》一文介绍版式20种。近两年来,笔者又收到一些新的版式,连同过去所收到的一些剪边、私铸小钱,  相似文献   

7.
邛州惠民监曾铸造嘉熙通宝铁钱张俊贤四川冶铸铁钱历史久远。邓州惠民监是四川最早铸造铁钱的机关,其所铸铁钱数额居其余各监之冠①。但经过端平三年之战乱②,邓州惠民监在宋嘉熙年间(1237~1240)是否还继续铸造铁钱,在史无明文,且无实物佐证的前提下,一直...  相似文献   

8.
周元通宝铸行于五代后周时期,因其是用毁佛之铜所铸,被认为系有灵之物,此后历代仿铸出了许多面文为"周元通宝"、背饰各种不同图案的民俗钱。本文介绍分析了周元通宝民俗钱所铸龙凤纹、罗汉纹及辟邪类、秘戏图等不同纹饰的特点及其寓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钱币》2000,(3):28-28
《中国通宝币制史稿》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通宝货币制度创立、发展和衰亡演变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详细考察论述了通宝币制的历史渊源、唐代通宝币制的创立、宋代的全盛、元代的废置、明代的兴衰和清代的复振与衰亡之历史沿革;下编系统阐述了通宝币制在历史运行中引发的理论思想,总结了通宝货币文化之铸造工艺、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该书由南京大学博士王健主撰,张登勤、殷延明副教授副主撰,叶世昌先生和刘兆福先生分别作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六开本,652页,80万字,图版100余幅。 本书充分借鉴历代…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9月,甘肃省陇西市建筑工地上发现一破损的陶罐窖藏,内含大量银币和少量金银器件①。窖藏主要有近400枚背面打有戳记的大朝通宝铸造银钱(译注:大朝通宝为蒙古入主中原前铸钱,有铜,银两种,存世稀少),除此尚有:1."宝"字为简化字体的减径"大朝通宝"铸造银钱5-6枚。其中2枚背面有戳记。2.具有蒙哥可汗徽记和回鹘(式)蒙(古)文-阿拉伯文双语币文的伊斯兰型打制银  相似文献   

11.
正"五铢"钱制始创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大唐立国。据《旧唐书·食货志》载:"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如此算来,五铢钱前后行使了739年。隋朝是我国铸币史上最后一个实行"铢两"制度的朝代,而开元通宝的问世则成为"铢两"制度的终结者。各类五铢钱的铸造,在不同的时期曾经先后使用过不同材质的硬范,诸如陶范、石范、铁范、铜范,乃至多层的叠铸范~(①②③)。就目前所见文献记载以及遗留实物来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永安五铢已经应用了翻砂铸造工艺~(④⑤⑥)。而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均采用砂型铸造(软范)工艺,也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⑦。  相似文献   

12.
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始铸"万历通宝"铜钱,钱式较多,平钱有背星、月及工、户、公、天、厘、正等,面文有大字、小字和隶书、楷书,铸造较精,遵古"不爱铜、不惜工"之训,有"金背、火漆、镟边",轮廓周正,文字明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在四川资中、绵竹、雅安、隆昌、名山、芦山等县,相继出土了大量两宋时期的铁钱。除少量为当时安徽同安监,湖北春监、汉阳监和陕西虢、商二州所铸外,绝大部分是四川地区铸造。这批川铸宋铁钱。时间跨度大,覆盖面广。最早的是宋太祖乾德或开定间(965-970年) 的“宋元通宝”。最晚的是宋理宗景空间(1260-1264年) 的“景定通宝”,含括了两宋在川所置主要铁钱监的铸品。其中还不乏传世极少或旧钱谱图象失载的稀有珍品,如“宋元通宝”、“太平通宝”、“靖康通宝”、“嘉熙通宝”、“景定通宝”、“隆兴元宝”(旋读)、“绍熙元宝”(真  相似文献   

14.
福建宝福铸钱局是清代重要的钱币铸造机构。宝福局开办于清代顺治年间,初名“福建铸钱局”。据道光《福建通志》卷五三《钱法志》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开福建铸局”。雍正年间改称“福建宝福局”。宝福局开局后,先后铸造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等钱。  相似文献   

15.
最近,洛川县博物馆从百益、土基两乡征集到三枚珍贵货币:“永昌通宝”“昭武通宝”和“利用通宝”。“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43年)建立大顺国时所铸造的。这枚铜币直径3.6厘米,孔径0.7厘米,廓沿宽0.5厘米,厚0.12厘米,重14克。“永昌通宝”四字楷书,钱背素面。(图一:上左)大顺国传世的钱币有平钱及当五型(或谓当十、或谓当百大钱)两种这枚“永昌通宝”为当五型。  相似文献   

16.
<正>前时整理康熙通宝,翻阅一些钱币著作和研究文章,多言康熙四十一年重铸一钱四分康熙通宝时,另铸重七分的"轻钱"康熙通宝。查《清史稿》,与史实不符,值得探究。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又恢复一钱四分的重量,另外铸造一种七分重的轻钱,大制钱每千文作银一两,小制钱千文作银七钱。"1王健、殷延明、张登勤《中  相似文献   

17.
永历通宝与开罗纪念币黄家辉永历通宝与开罗纪念币的铸造年代相隔二百八十二年(1661—1943年),虽然两套钱币铸造发行的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却同样铸下了炎黄子孙为收复台湾,血染沙场,魂壮九州的伟绩,成为千古不朽的历史丰碑。永历通宝分朱由榔与郑成...  相似文献   

18.
正北宋崇宁年间铸造的崇宁通宝、重宝存世量大。版式甚多,其中不乏少见品,因而受到广大集藏者的喜爱。尤其是崇宁通宝,钱文为宋徽宗手书瘦金体,文字精美,铸工精湛,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对此情有独钟,并写小诗一首以述怀:"徽宗手书钱币文,铁划银钩号瘦金,此钱虽是寻常物,赏心悦目多留存。"多年来,笔者收有通宝、重宝各200余种版式、其中有些较为少见,现分别介  相似文献   

19.
清代,内地的小铜钱从始皇顺治到末皇宣统,每当新皇即位就改变币面上的年号,而新疆在“乾隆通宝”创制以后,乾隆帝即下令“乾隆通宝”应“永远恪遵,不必改毁另铸,”以纪念他重新统一新疆的功绩。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逝世,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又兼顾先父的遗训,嘉庆帝采用了铸二成“乾隆通宝”与八成本朝通宝的变通方法。此后,历朝新皇均照此法办理,于是“乾隆通宝”的红钱出现了“前铸钱”与“后铸钱”之分,本试就阿克苏地区博物馆馆藏之阿克苏局乾隆后铸钱的铸造情况和版式进行分析讨论,亦请诸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唐初武德年间始铸开元通宝钱,开后代宝钱之先例,但与后代的年号钱有所不同。通过对该钱的铸造背景、铸造区域、流通情况以及钱文释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对武德年间的开元通宝钱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