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碧螺春和洞庭山碧螺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洞庭山碧螺春,特指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一带清明前采摘,手工炒制卷曲形的绿茶;而碧螺春指的是一类用洞庭山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制作成的绿茶,如云南等地出产的碧螺春绿茶。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苏州吴中区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包含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2.
正地处苏州城西南太湖边的洞庭东山与太湖中的洞庭西山(现称金庭),古名莫厘山与林屋山。莫厘山以隋初丞相杨素部将莫厘驻兵而名,林屋山则以有林屋洞故名。明初因林屋洞中有金庭玉柱,称洞庭山。明王鏊《震泽编》载"稍东为洞山,林屋洞在焉,有金庭玉柱。"山之东称东洞庭山,简称东山,是太湖东北部的一个半岛;山之西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1956年苏东(苏州—东山)公路通车及2016年太湖大桥建成,东山和西山直接连通。  相似文献   

3.
茶香满洞庭     
<正>苏州洞庭山其实有两座,一座叫东洞庭山,一座叫西洞庭山,当地人俗称为东山和西山,著名的洞庭碧螺春就产自这里。两山宛在太湖的怀抱中,被太湖一水衔接滋养润泽,主峰莫厘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脉鱼龙脊背状,气势雄伟。大运河从它的外围流过,与太湖在这里交汇,之后继续向东,  相似文献   

4.
碧螺春是苏州的地产茶.产自苏州吴中区的洞庭东、西山。两座山分峙于太湖之中,山,因为有水而更秀;水,因为有山而愈灵,在这样一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上,万物充满灵秀,碧螺春便是这秀色精灵。每年立春后。山风渐渐变软、变暖。  相似文献   

5.
"元泡茶"这个词,这个概念,基本从现代生活中消失了。元·第一。元泡茶,茶叶第一次泡出的茶汤。从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下,喝茶,尤其是喝元泡茶,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说起来,我老家在东山,东山盛产碧螺春茶叶。碧螺春茶,最初乡人管它叫"吓煞人香"。清康熙帝喜欢这茶,但又觉得这茶叶名字有点土,便给  相似文献   

6.
宗族的作用与影响 由于受篇幅之所限,本仅仅从吴、席、王、翁、叶五姓略作追述,这很不全面且又有粗浅之感。东山大户望族之多胜于他乡。虽然有不少氏族早已迁居他乡,但其习俗、乡音不改,故乡洞庭东山时时桂在嘴边,即使出生在外,从来没有到过东山的子弟,也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这里录来自四川省自贡市东方锅炉厂高级工程师严惠浩(1941-)《东山寻根记》中的一段:“洞庭东山,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东山镇古称“东洞庭山”,位于苏州城西南太湖中,明代时因四面围水,亦有“包山”之称。“2000年,东山镇面积96.55平方公里(包括山地、小岛)。最高莫厘峰海拔293.5米。”[1]宋代以前,东山人烟稀少。“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经过东洞庭山附近的太湖水域,见洞庭山地势险要,风光秀丽,不少朝廷重臣及中下级官员遂把家室留在了东山。这一大批北方世族在这里聚居和生活,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中原文化。800多年后,仍能在东山看出其繁衍的脉络、聚居的村落、遗存的古迹及“非遗”等记忆。  相似文献   

8.
东山,又名栖霞山,相传此山原有苗王墓,故俗称“老王山”,海拔约1200米,位于今贵阳市东里许,与贵阳黔灵山东西遥相对。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载:“东山,在治城东,山颇高大,而林木丛茂。俗名老王山。本朝郡人知县陈昌归隐于此。”嘉靖《贵州通志·山川形胜附》也载:“东山·在治城  相似文献   

9.
苏州东山镇。又名东洞庭山。这是因为太湖中有洞山、庭山。东山在其东而得名。东山镇只有63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万多,但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从东山较为鼎盛的明代中期起,至清朝末期.出了2名状元、1名探花、48名进士和84名举人;仅元、明、清三代所出的作家、诗人便多达150多名,结集刻印问世的诗集、小说、方志、医书、  相似文献   

10.
正平台山是太湖中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远看似浮在湖面上若隐若现的鳄鱼,近看如倒扣的铁锅。清《吴门表隐》称:"山甚小而不没,称地肺……有砂如铁,大禹铸铁釜,覆孽龙于此"。岛上建有禹王庙,岛因有庙而出名。清《太湖备考》载:"太湖小山之名昂(鳌)者有四,其山皆有禹王庙,报震泽底定之功也"。东鳌至明朝中期沦于湖,南鳌、西鳌逐渐与陆地相连,交通闭塞,香火冷落,庙宇自然消失。唯北鳌平台山巍然不动。"庙貌  相似文献   

11.
杨泓 《文物》2012,(6):45-56
一铁兜鍪战国七雄中,燕国有制作优良甲胄的传统,因之《周礼·考工记》称"燕无函"[1]。"函",即铠甲[2]。并解释说:"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汉儒郑玄想出一个理由来解释,见《周礼》郑注:"燕近强胡,习作甲胄。"他的解说或许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是说因要抵御强胡,所以特别注重防护装具的制作;另一个是因与强胡的接触,会汲取强敌使用的防护装具的优点,改进自身防护装具的性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杂赋"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俊琏 《文献》2003,(2):25-35
《汉志·诗赋略》把赋分为四类,其中第四类是"杂赋"."杂赋"共12家:《客主赋》十八篇,《杂行出及颂德赋》二十四篇,《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十六篇,《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杂器械草木赋》三十篇,《大杂赋》三十四篇,《成相杂辞》十一篇,《隐书》十八篇.  相似文献   

13.
(一)宝通禅寺习称宝通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是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洪山古名东山,故寺原名东山寺。关于宝通寺最早的记载见于《洪山宝通寺志》:"按稽鄂渚黄鹄山之东十里许有山,名东山,乃三楚第一雄峰。上有黄鹄亭,相传刘宋时始建寺。唐贞观间,额曰:弥陀寺,面南,山门西向。"由此可见,武昌东山于南  相似文献   

14.
高洪钧 《文献》2000,(3):233-238
日前在整理馆藏线装古籍时,见有一函五册诗词旧作的清抄本,无总名,内署"商邱陈重小蕃"撰(小蕃一作筱帆),后有"次男实铭"识语云:"右《花著龛诗存》三册,《浣露词》一册,《寒木春华词》一册,皆先大夫自订稿也.  相似文献   

15.
<正>《全唐詩》卷八七六存唐五代語一卷,主要依據《唐音統籤》卷九五五。所標題目,皆後人擬定。《全唐詩》多沿《統籤》所擬,也頗有新擬者。偶有錯誤,擇其要者糾訂之。《贊皇人語》:"太沖無兄,孝端無弟。"語出《舊唐書》卷一八八上《孝友傳》:"李知本,趙州元氏人。後魏洛州刺史靈六世孫也。父孝端,隋獲嘉丞。  相似文献   

16.
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7.
信阳著名物产简介文/夏勇刘启明茶叶信阳茶叶质佳味浓,久负盛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光州茶列为淮南茶的上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品评。信阳毛尖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湖碧螺春等共享盛誉,1990年在全国名优...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6,(3)
正自品茶出现以来,茶与水的比例问题便被茶人们当作专门的学问来研究,量茶入器也由此成为煮茶、点茶及泡茶的重要环节,茶则便应运而生。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中期以后,茶叶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征税,茶始有字,茶始成书。饮茶之风的盛行,也使得茶具的功用高度专业化。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  相似文献   

19.
游大峪     
殷帅帅 《神州》2011,(1):74
庚寅重阳,余偕同事游于大峪,登高有感,因有此文。大峪者,始名大义谷,位于终南北靡,东临库峪而西接白道,为"长安八峪"之一。峪者,山谷也;山地区域有山,有谷,隆起为山,低陷成谷,山、谷并存者,峪也。道尽峪口,有溪侧出,会节重九,游者甚众。目之所至,景明气爽空中有鹤,水清透明浅底无鱼。  相似文献   

20.
熊良智 《文献》1999,(2):274-276
《楚辞·九章》的真伪,是学术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不仅对真伪的篇目存在着争论,而且对真伪的质疑者也有不同意见.游国恩先生《九章辨疑》提出:"此盖倡始于晚清曾国藩之谬疑《惜往日》",刘永济先生又据《楚辞补注·渔父》在《屈赋通笺》中认为:"洪兴祖已疑《思美人》以下四篇非屈子作".随着问题的深入,人们发现洪兴祖只是批评萧统《文选》对屈赋取舍不当,并没有认为《九章》中有非屈原的作品,而曾国藩也不是《九章》真伪的最早质疑者.因为人们又看到了宋人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上的材料.人们通常引述了这样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