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纂年鉴贵在创新,而年鉴创新又贵在坚持个性化,即正确把握和准确体现特色。对于县市级年鉴而言,如何遴选、突出地方特色,从而赋予它强烈的个性化特质,是年鉴工作者在年鉴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编纂2003卷《靖江年鉴》的过程中,我们就此作了初步尝试,现将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一、盘点地情。评估事件,明确特色对象 地方综合性年鉴主要记述的是一地年度内经  相似文献   

2.
杨帆 《中国年鉴研究》2023,(2):30-35+79
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一部年鉴保持独立性、增强可读性的关键。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准确、充分地增强年鉴地域特色是提升年鉴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中国精品年鉴的客观要求。《连云港年鉴(2019)》等4部中国精品年鉴,充分把握地域上的差异性、特殊性,将自然、人文等综合因素融入到框架设计、专题组图、记述内容、封面设计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展示地域特色、丰富记述内容、增强可读性的作用,值得广大年鉴工作者深入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精心编好常项类目“概况“,这对提高年鉴质量、打造年鉴品牌至关重要。地方综合年鉴中的“概况“类目标题各地提法不一,也有称之为概貌、概要、概览或综述的。尽管提法不同,但都是对一地情况的大概介绍,都是作为特定类目来设计的。如何在“概况“类目编撰中做到全面、准确介绍地情,反映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我认为应侧重把握几点。  相似文献   

4.
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决定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8种农业科学院年鉴样本,分析年鉴样本框架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把握年鉴定位,深入分析院情,加强内容顶层设计和重视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对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年鉴框架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年鉴的定位和特色是编好年鉴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年鉴的准确定位是年鉴创新的前提,也是提高年鉴质量的根本保证。年鉴特色是一部年鉴区别于其他年鉴的标志。突出特色就是要走个性化道路,以此为切入点更新内容,找准地情特点,与当地发展情况相吻合,抓住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6.
各地有自己的特有情况,这就叫地情。它是认知一个地方的入门钥匙与基本依据。修志就要把握地情,写出地方特色,否则千人一面,不仅读之味同嚼蜡,也看不出各个地区的固有面貌。如何把好地情,让地方志各具鲜明特色,笔者有如下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年鉴是汇辑地区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分类编排、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结合近几年综合年鉴编纂的经验和教训,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一、在基本栏目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年度特征。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彰显地方特点和年度社会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云 《宁夏史志》2009,(3):20-22
地方综合年鉴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是检验其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青铜峡年鉴》自1998年创刊以来,成为宁夏按年度连续出版期数最多的县(市)级年鉴。十余年来,我们在坚持年鉴基本结构的稳定。把握年鉴存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同时,践行科学发展。突出地域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力求全面记录青铜峡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并充分发挥年鉴这一特殊的宣传平台作用,在为青铜峡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舆论支撑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是“志地方”的书,是记载一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书。方志的这种区域性,决定着它的地方特色,即地域个性。因此,一部志书除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翔实的资料之外,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点。否则各地志书如果只记共性的东西,而没有地方特点,就会造成千人一面,千志一貌,使志书黯然失色。因此,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突出了地方特色。续修新志只有做到了突出地方特色,才能使读者更加容易了解这一地域的地情,才能更有利于阅读和运用,才能更有利于研究地情,发挥地方优势,继而推…  相似文献   

10.
框架是年鉴基本内容和编排形式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架构。要编纂好一部地方综合年鉴,首先要设计好年鉴框架,确定全书的选材方向和内容范围,这样才能将一个地方或行业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组合和编排。  相似文献   

11.
<正>年鉴框架结构是年鉴编纂的基础,是年鉴编纂的纲,纲举才能目张。年鉴框架犹如人的骨架,年鉴条文犹如人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地方综合性年鉴的框架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和稳定性五大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年鉴虽是"舶来品",但结合中国独特的地方志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年鉴条目体  相似文献   

12.
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顺应新的形势,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突出本地的地域特色。要熟悉了解地情,选取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事物设立类目和分目,体现新生事物、新兴行业,根据年度工作特点调整框架结构,突出“人有我优”的事物的地位,反映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彰显地方人物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业内对年鉴编纂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有些研究是在正确方向上的研究,但有一些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所谓创新。要把握现阶段中国年鉴出版的正确定位,首先要弄清楚年鉴的性质及年鉴的功能。其功能在于:提供宏观以及相应微观决策资料;提供翔实、全面、权威的国情、地情资料,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佐证;为国情教育提供生动具体的教材。而这些特殊功能决定了年鉴读者群的非大众性。因此,地方综合(专业)年鉴只有本着年鉴出版的本质特性,立足地方特色,提高品位和质量,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好务,才是年鉴事业健康持久发展和长期生存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在这五大部类中,政治部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方综合年鉴的政治部类一般设有: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等栏目。探讨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记述年度内党政群团等部门的“新事、特事、大事、要事”,对于研究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执政水平,发挥地方综合年鉴的资政和存史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省级年鉴编纂工作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从三个基本问题的分析入手解析了提升年鉴工作水平的路径。关于年鉴定位问题,文章从两个方面解读:功能定位和读者定位。从功能角度说,地方综合年鉴应从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出发,立足于客观、准确记载史实、全面提供基本信息;从读者角度讲,省级综合年鉴的读者主要是本行政区域内参与公共管理的各级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想要了解本省地情的科研、情报人员。关于内容选取问题,笔者提出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安排内容、记述史实,同时注重突出特色。关于编纂水平问题,文章认为,保障和提高年鉴编纂水平要着重解决好“众手成书”带来的问题,此外,也要处理好规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特色是一地地情构成要素中的特殊部分。地情是一个地区在自然变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与现状的基本情况。地方志书能否全面充分地反映地方特色,是衡量志书质量的重要标准。最近我区出版的《桂林市志(1991—2005)》,在地方特色反映上下足了苦功夫,充分地展示了桂林市1991年至2005年的地情特色。下面,笔者就该志如何彰显地方特色粗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方志》2013,(Z1):26-28
首轮修志伊犁州取得丰硕成果,编辑出版的志书和地情资料既是对州直地情持续开展的大规模普遍调查的结果,也是对各地自然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的综合研究资料,其成果构成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藏,在为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伊犁州修志者科学谋划志书篇目,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收集资料提纲。重视年鉴框架的调整,在稳中求新、求变。重视年鉴内容的创新,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志书的质量,必须重新审视地情研究在志书编纂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在地情研究上下功夫。 一、正确认识地情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思想基础 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了解、认识客观世界。同样,修志工作要记述地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地情观,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认识地情。 (一)要站在认识国情的高度认识地情。 地情是国情的组成部分,是国情的构成细胞,是志书最基本的构筑材料。修志者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地情,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了解地情、认识地情。 自80年代初期起,我国便进入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地方(区)性年鉴,是指记述一省、市、自治区或是一地、州、县(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基本情况的年鉴,属于综合性年鉴。年鉴作为集地方资料的工具书,它对领导机关全面了解各行各业情况,处理解决问题以及决策、规划、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笔者在编纂年鉴过程中.常常感  相似文献   

20.
有幸参与《北川年鉴》(1988~1997)的编辑工作,使我对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县——北川的基本情况有了大略的了解。这是我读到的年鉴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地方信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