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秉方 《收藏家》2007,(7):50-52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爱竹者也历来众多,竹画、竹刻、竹诗、竹编等等,人们在竹子上做了大量的文章。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语道出竹子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竹子历来是被人们垂青的。人们种竹,用竹,咏竹,画竹,刻竹,爱竹,赏竹。用竹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始于春秋;刻竹作为装饰,始于唐;咏竹、画竹的圣手不可胜数。东坡居士的名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说尽了竹子的风流高雅;板桥老人的竹画、竹论  相似文献   

3.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我国城镇化变迁的客观社会历史进程为观察视角,探讨民艺与赖以生成的社会土壤以及艺人生存状态的内在关系。透过民艺物象,认识文化生态与社会发展,并从社会现实生活出发,研究民艺发展的基本要素和规律,分析我国民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 《收藏家》2006,(6):61-66
(一)竹子结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皮坚质密,是竹雕艺人操刀的理想材料。竹刻也称竹雕,顾名思义,就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多使用竹茎与竹根施雕,用于雕刻的竹材应选择生长了3-4年的竹子,不宜太老或太嫩。太老出筋了,质糙不细腻,难以雕琢;太嫩则不经削剔,亦显现不出竹的细密纹理,失去竹刻的个性。竹茎圆而中空,适宜制作笔筒、臂搁、香筒等器物,技法多为阴刻、浮雕、皮雕与透雕。竹根节密内厚,纹理纠结,凹凸不平,巧妙利用其天然的形态、纹理、疤节甚至瑕疵,在造型上因质顺形,类物刻象,…  相似文献   

5.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6.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7.
宝庆竹簧     
聂菲 《收藏家》2012,(12):77-82
中国是世界上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的坚韧、青翠、顽强,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歌咏。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著名西方学者李约瑟称中国为"竹子文明的国度"。而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的湖湘大地,气候温和湿润,自古以来盛产各种竹材,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中尤以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宝庆竹簧雕刻最为有名。宝庆,即今湖南邵阳。  相似文献   

8.
凸显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即民间习俗;一是"民艺",即民间艺术。本文研究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就是把民俗和民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岭南民俗艺术的基本特征、独特风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摘精华     
文人爱竹趣谈李盛仙 竹之可爱, 世人共识。古往 今来,不少文人 与竹结下了不解 之缘。 晋代大书法 家王羲之的儿子 王敬之爱竹成 癖,他每到一个 地方居住,都要 叫人在宅旁种 竹。有人问他: “暂住何须尔?” 他指着竹子答 道:“何可一日无 此君?”后因称竹为“此君”。 唐代萧悦是著名的画竹大师。白居易对他极为推崇,曾作《画竹歌》诗评画:“万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惟一人。”足见他对萧悦画竹评价之高。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许多咏竹的诗句。如在《客堂》一诗中写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  相似文献   

10.
张勃 《民俗研究》2004,(4):197-199
一看到潘鲁生博士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民艺采风录》,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日本学者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一书。仔细想来,有这种联系并不奇怪。两书都以民间工艺作为关注的主题,书中都凝聚着著作者对传统手工艺的挚情与理解。盐野米松自称是"怀着一颗憧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正是出于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08,(4):28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石刻镌匠,以其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创造了辉煌的石窟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见其艺而不见其人,他们自己的姓名却很少能够留传下来。在宋代大足石刻题记中迄今发现26位镌匠姓名,为全国各处石窟所罕见,堪称我国石窟艺术史上难得的珍贵资料。在此特就宋代大足石刻镌匠的有关情况作一粗略考述。一、镌匠署名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民艺镜头     
《中华遗产》2013,(10):144-147
抚州地处赣东,拥有连树洞里都能长出竹子的竹乡。竹为良才,易取可塑。因此在抚州城外文昌桥下,就诞生了一条闻名遐迩的“竹椅街”,终日散发着竹的清香。有人认为制作竹椅是家常活计,没什么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朱秋丽 《收藏家》2015,(3):60-62
写竹,《诗·卫风》中已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美好句子,画竹,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品中已有表现,从竹的品性中抽离出的高尚、气节、君子等象征,尤为士人所推重。王翚画竹,并不为奇,但这两幅画的题跋却暗合王翚及其友人们的几段经历,翩翩青竹,自然成就了当时王翚和他的友人们在相同的境遇和相同思绪下的情感寄托。1.《竹林独坐图》图右上自题:幽人种竹漫多情,一夕春雷看笋成,别有高怀那解识,小窗和雨听秋声。丙子  相似文献   

15.
大门艺是一位移民并定居唐朝的渤海王子,其入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背景,表面看,是大门艺代表的亲唐派与大武艺代表的抗礼派在对唐态度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大门艺在争夺王位失败后选择入唐寻求庇护。但大门艺"弃其众"入唐绝非是只身投奔,而是带来了一定数量的随众。其后,受该事件的影响,被大门艺"弃"于国内的随众陆续移民至唐朝,被安置在幽州地区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的各相关学术领域,诸如考古学、文物研究、农具史、传统手工艺研究、民艺学、博物馆学等,予以初步扫描和概观的基础之上,可以发现"民具学"在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之大格局中长期"缺位"这一基本事实。由于民具学是物质文化研究中最为基层和基础的部分,因此,其缺位就使得中国现有的物质文化研究难有深厚的底气。中国是民具的"宝库",在中国大力发展民具学,不仅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持续的"生活革命"浪潮中,无数民具沦为垃圾,仅有极少部分成为"文化遗产",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力开展民具学的研究,有必要对民具学导入中国之后的成长历程进行详细的整理。伴随着中国社会之物质文明的更新换代,中国的物质文化研究需要有更大的视野,亦即需要将民具学也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7.
许筱言 《神州》2011,(1):84-86
42分钟的短片《老男孩》,近期在网络上走红。短片讲述了两个不惑之年的男人追寻梦想的故事,就是这部以"梦想"的名义祭奠青春、小成本制作、画面并不华丽的小电影,却迅速俘获了无数70后、80后甚至60末的大孩子们的心。对小人物、草根群体的关注是《老男孩》红火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网民说:艺术原本就离不开民间,可我们却渐渐习惯了走高端路线,即便是所谓的选秀,也无一不是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甚至苛求草根。《老男孩》给了我们真正的草根艺术。它让你就像是在看  相似文献   

18.
竹与诗、画     
竹子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们爱竹、咏竹、写竹蔚然成风。王之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喜竹、爱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人爱竹、咏竹、写竹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对竹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等地古代文化遗址曾发掘出了大量的竹林和竹器,其中有建房用的竹桩,有竹片编成的竹壁,还有竹绳、竹筐之类,表明在新石器晚期,先民们已经大量利用竹子。商、周以后  相似文献   

20.
明清交替之际,南海疍民为摆脱自身的"贱民"命运,进行身份重构,琼州海峡北部水域疍民多采取武力方式,而其南部地区疍民多以诉讼方式进行。因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家政策、地方习俗和疍民之间长时段的互动过程中,该群体产生明显的分层,海北的疍民身份日益固化,海南疍民则向"编户齐民"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