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文夫与茶     
<正>作家陆文夫是个奇才,好吃好喝好饮。把美食写入小说,就成了名作《美食家》,享誉海内外。此外还写了大量美食文章,被饮食行业奉为圭臬,人称文坛美食家。作家李国文说:"烟,酒,茶,人生三趣,陆文夫全有了。"(《文夫与茶》)陆文夫是美食家,烟且不说了,不能算食物。酒是陆文夫个人爱好的鸿篇巨制,能写一篇大文章,另用文字详述。这里先说茶。  相似文献   

2.
<正>1986年,常州举办"金梭笔会",邀请陆文夫讲课。有人提问,"《美食家》上面的菜,你是否都尝过?"陆文夫说,小说里的美食,全是虚构的。"你们别以为《美食家》上面有多少菜,那你们上当啦!那最后一个大套菜,也是虚构的。现在饭店据说倒试验出来了。"(陆林深《龙城记忆1986年的那次笔会》)陆文夫所言,后来得到证实。《美食家》问世后,轰动全国。小说中的各种美食,引发读者好奇心,复制者不乏其人。厨师复制古宴,或小说美食,并不稀奇。  相似文献   

3.
电影事业在中国最初不为人们所重视,资本家认为它是一种游艺,而不是正当商业,无人投资,更无人把它当作文化教育事业。如上海商务印书馆照相部,摄影设备较好,有玻璃棚,有灯光,有好的摄影人员,1916年前后,曾拍过名胜古迹、风景片;20年代,还拍过几部故事片,如《孝妇美》(聊斋故事《珊瑚》改编)、《爱国伞》等。但在董事中,有人认为电影是娱乐品,与文化教育事业关系不大,就停拍了。  相似文献   

4.
<正>《美食家》弘扬美食文化,使陆文夫扬名世界。他应邀访问法国,却吃不惯西餐。法兰西没有留住陆文夫的心,而他却让法国人迷恋上中国,人们纷纷来到苏州要品尝地道的江南美食。陆文夫成为"美食家"后,扬名国际。从1987年到1990年,法国三次邀请陆文夫访问,授予他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邀请他参加法国美食节。这一切,皆因他写了美食小说《美食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话:"如果成立世界美食家协会的话,朱自冶  相似文献   

5.
演过40多出话剧、拍过70多部电影、100多集电视剧的著名影剧演员顾也鲁先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我从小喜欢看电影,《小二黑结婚》、《不夜城》、《红色的种子》、《51号兵顾也鲁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发表小说《美食家》,陆文夫由作家变成了"美食家"。历史悠久的苏帮菜,在小说中构成了炫丽多姿的美食画卷,苏州美食文化再次焕发璀璨夺目的光彩。就连《舌尖上的中国》,也融入了陆文夫的美食理念。陆文夫是作家,也是美食家。但学者只研究他的作品,不研究他的美食人生,所以读者只能看到他的一面。近两年,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轰动全国,海外也产生了影响。这部片子展现美食,总是融入情感故事,由此感动了观众,也引起一些争鸣。  相似文献   

7.
正小说《美食家》问世后,"美食家"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朱自冶"这个人物形象,从此出名。朱自冶是苏州人。为什么在苏州,能诞生美食家?因为,苏州的美食文化,自古积淀深厚,是美食家成长的温室和摇篮。富足,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也是人们尽享美食的基础。"毗邻大海,襟带江湖",是苏州的交通优势;"鱼米之乡,经济富庶",是苏州的物质资源。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范成大《吴郡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8.
原本周末想看的是轻松浪漫的剧集,类似于《当哈利遇到萨莉》(When Harry Met Sally…),结果却看了《球形的荒野》。这部日剧的主创阵容不可谓不强大——原著作者是我钦慕的社会派推理大师松本清张;导演永山耕三拍过《东京爱情故事》和《悠长假期》;编剧君塚良一写过《跳跃大搜查线》(1997年的日剧,今年推出第3部电影,可见其人气之旺盛);主演则有田村正和、江口洋介等一众明星。  相似文献   

9.
南吉 《南方人物周刊》2012,(14):102-103
香港导演彭浩翔拍过一部好玩的电影——《AV》,传到内地就成了《青春梦工场轧电影的开头字幕是“在世界中心呼唤性爱”,讲述了一群男孩想和日本AV女优上床,凑钱请她拍戏.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美食家,饭店是重要平台。所以,美食家与饭店有缘。可多数美食家写文章,谈美食的多,谈饭店的少。陆文夫相反,他的小说《美食家》,便写了一个饭店的变迁史;他的散文,也常常以饭店为议题。不过阅读后发现,陆文夫对饭店,表扬的少,批评的多。数十年来镌刻在心中的那些美食殿堂,正逐渐离他远去。这对于一个资深美食家来说,是不合常规的。这一  相似文献   

11.
<正>陆文夫的《美食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均写到美食。两位作家描写美食,都有生活基础;后人复制这些美食,皆因大师引领。不过,两部小说的美食,写法不同,类型不同,创作动机不同。苏州复制"孔碧霞宴",扬州复制"红楼宴",也是各有千秋,需要相互学习。"红楼宴"走向市场,经验丰富;但传承历史文化,也要防止异化。阅读陆文夫的《美食家》,会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部小说,历史地位不同,却都写到美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美  相似文献   

12.
人物周刊:你为什么想拍《建党伟业》? 韩三平:其实《建国大业》以后,这种电影还拍不拍,怎么拍,我一直都在想。再追溯得早一点,我在峨影拍《焦裕禄》,到北影拍《孔繁森》、《横空出世》,再到中影《张思德》、  相似文献   

13.
说起已故著名军旅作家胡石言,也许有些人还感到陌生,但提起电影《柳堡的故事》,知道的人一定就很多了。胡石言就是小说《柳堡的故事》的作者,也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主要编剧,他与柳堡有过一段难忘的情感故事。  相似文献   

14.
最早记得葛优,当然是靠《顽主》。那一年,王朔的4部小说都拍成电影,叶大鹰拍《大喘气》,黄建新拍《轮回》,夏钢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米家山选了《顽主》。《顽主》是其中可以传世的作品。有嬉闹有冷场,嬉闹从容,冷场更从容,让  相似文献   

15.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时,我就存想,央视真应该去找陈立当顾问。在我看来.当今中国真能说得一口好菜的大概也只有陈立兄了。后来听说他果然是此片的幕后顾问之一。再拍《舌尖2》,他又是美食顾问。陈立被称为“杭州七大怪”之一。也许是闪为这个浙江大学的教授,却偏以美食家闻名。有报道称,“陈立在被媒体打捞出来作为美食家之前,是专攻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教授”,而我正是当年打捞陈立的媒体人。  相似文献   

16.
刘奕 《贵阳文史》2012,(2):53-55
《贵阳文史》:关于《云上太阳》,我想可能很多人都问过你同一个问题,就是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丑丑:其实真的没有想太多,可能就是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有太多东西想要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
《情史》是冯梦龙编纂的重要文言小说集,为话本小说、戏曲等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情史》和著名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的关系更是极为密切.陆树仑先生《冯梦龙研究》中指出:"‘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三十三篇的本事见于此书.  相似文献   

18.
王怡晨 《丝绸之路》2014,(24):48-49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从叙事学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活着》小说与电影两种叙事形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黔北女子     
王蓬 《丝绸之路》2003,(2):19-20
旱在1983年前,北京讲所有位来自贵州的李宽定,写下一系列关于黔北女子的作品,《良家妇女》、《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等。有的还拍了电影,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他曾送我一本结集的作品,写的都是黔北女子在非正常年月中的非正常遭遇,十分悲苦。所以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20.
正近读1999年6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作家书信集珍》,见内有著名作家陆文夫1984年3月10日复《收获》杂志、他的中篇佳作《美食家》的责任编辑郭卓的一封短信。读毕,不由使我对我的这位私淑老师愈发钦佩。短信中,吾师对《中篇小说选刊》向他约稿时的态度,动了肝火。信曰:"还有一个凑热闹的《中篇小说选刊》,要转载《美食家》。你转载好了。可是一定要我写一篇创作体会的文章附在小说的后面。这种体会我怎么写?我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