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邱路 《百年潮》2000,(1):23-27
胡绳先生自1997年起就陆续在刊物上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说法,甚至区别于他本人过去说法的观点,即认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曾染上过民粹主义的色彩”。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早期在政治上就具有强烈的参予意识,并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和独到的见解,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认识和由此提出的种种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方面。(一)忧国忧民的参予意识——“五四”前对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思考毛泽东青年时代就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勉。他的忧国忧民参予意识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1、“积弊甚深”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自1941年初到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工作,由“学徒”到助手而终至于获得“党内第一枝笔”的赞誉,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和理解,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从1951年“七一”前夕发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到1991年“七一”前夕发表《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阐述、宣传毛泽东思想,编辑、整理毛泽东著作,是胡乔木毕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为突出的贡献。今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把自己的警卫团叫“八三四一”部队,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说他如何“神”。毛泽东是1893年12月26日生,1976年9月9日逝世,刚好活了83岁。在1935年1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毛泽尔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协助周恩来抓军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他前后主政41年。“八三四一”番号与这两个时间吻合。但这个番号,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什么解放初毛泽东征求算命先生意见而决定的,而是与他年轻时一支旧步枪的编号偶然巧台而已。  相似文献   

6.
王明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王明边工作边认识错误, 毛泽东对王明可谓“仁慈” 在中共历史上,王明一旦权在手,要置毛泽东于死地是人所共知的;而形势反转,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大权在握,却从来没有媳妇熬成婆婆,以毒攻毒,还是让王明边工作边认识错误,没有对他关紧给出路给工作的大门。在延安,患病的王明疑神疑鬼,因医生失误药物中毒,就到处鸣冤,怀恨在心,说是毛泽东让医生下毒药,要他的命。 而事实上,王明中毒后中央对他一方面抢救,一方面对失误医生严厉处理。这时的王明,生理的痛和心理的痛双箭齐发,搞得整天如被迫害狂一般。毛泽东对他可谓仁…  相似文献   

7.
彭苏 《名人传记》2022,(11):59-63
在朝鲜近现代史上,高宗李熙无疑是最为悲剧的人物,他一生卷入父亲和妻子的宫斗及中日俄三国腥风血雨的争斗,1908年被日本当局强迫退位,1910年目睹朝鲜亡国,1919年去世时,两百万朝鲜民众在全国掀起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他与中国光绪皇帝、越南保大皇帝一起,被后人称为“亚洲三大悲剧帝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冒进”成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冒进”成因辨析赵士刚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这一愿望的客观后果是不同的。作为一种愿望,他以为自己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在宗旨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一种与国力相适应的真正的跃进。但就其后果而言,他却不能不承认自己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是他!在反“围剿”作战中,令毛泽东关切地询问伤情;是他!在红军长征突破粤汉战线时,被毛泽东赞誉为“开路先锋的角色”;是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负众望地完成了毛泽东“急如星火!”的任务;他——李聚奎,一员年轻的战将,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出生入死、英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展阅此文,看一位战士心中如何评价战略决策中的毛泽东,看最高领袖与一名平凡战士的不平凡往事……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人们习惯称“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主持起草、修改大会报告,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在对“三面红旗”的认识上,他与刘少奇出现分歧。林彪则在会上含沙射影攻击剂少奇,为日后的党内斗争添加了催化剂。详情请看《划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  相似文献   

11.
何蜀 《文史精华》2001,(6):28-40
当“文化大革命”如狂飚骤起般席卷中国大陆之后,不仅大陆上的广大干部、群众满怀革命激情和对毛泽东的无限信仰投身其中,就连当时正在中国大陆帮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国朋友们,也被席卷进去,与中国人民一起参加了这场起初显得像是革命的正剧,后来才逐渐暴露其真面目的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一、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以毛泽东下令向全国公开宣传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所写的大字报为开端。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一文中,对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作了高度评价,誉之…  相似文献   

12.
晚年毛泽东     
正从“九一三”事件到病逝,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五年。与“九一三”事件之前相比,毛泽东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极大变化。1972年2月一场大病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疾病缠身,听力、视力变弱,连站立都逐渐困难。与身体状况变化相比,毛泽东的情绪变化复杂一些,有起有伏。在这样一种身心状态中,毛泽东度过了他最  相似文献   

13.
四清运动中,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毛泽东和刘少奇对运动所采取的方式的认识前后有了很大变化。毛泽东的思想变化,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毛泽东与刘少奇发生分歧之后,毛泽东“左”倾错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毛泽东在四清运动中,已将其“左”倾错误理论发展到顶峰,四清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相似文献   

14.
晚年的毛泽东有位鲜为人知的“管家”。毛泽东时而称他“同志”,时而称他“我那盏不灭的‘灯’”。他姓吴名连登,江苏盐城人氏,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位“管家”,陪伴着毛泽东度过了整整12个春秋,直到1976年9月将领袖的遗体护送到人民  相似文献   

15.
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文澜与毛泽东有长达 3 0年的深厚的友谊 ,这对范文澜的学术道路的影响是巨大的。范文澜以研治中国历史作为毕生的学术取向 ,特别是把近代史研究作为治学之一个重点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治史指导思想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一贯自觉地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积极地倡导和模范地实行百家争鸣等项治学旨趣和特色 ,都是由于受到毛泽东的巨大影响。毛泽东对范文澜的史学研究一贯予以关注 ,并多次给予充分的肯定。范文澜的史著在观点、认识上与毛泽东息息相通 ,他的历史主义的态度 ,成功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指点江山评论千古 ,有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见解 ,受到毛泽东的赞赏 ,因而他们成为学术上的知音。范文澜与毛泽东各自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 ,代表了 2 0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 ,又同样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的特色 ,因而彼此在精神上保持着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湖南文史》2009,(12):13-13
毛岸英与刘思齐恋爱后,有一天来见父亲毛泽东。他把自己想立即办理结婚手续的想法说了出来。 “结婚?”毛泽东问道,“思齐多大了?”  相似文献   

17.
1949年5月,北京西郊香山。被神秘色彩笼罩的双清别墅,是一幢中西合壁的建筑。毛泽东就住在这里,常常彻夜不眠地思考着“进京赶考”、改朝换代的答卷。他潜心构思着共和国的蓝图,精心选派赴各地的干部……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召见”即将南下江西的方志纯(著名烈士方志敏的堂弟)。当他们的话题转到组建江西省委的主要成员时,他的情绪一下子又昂奋起来,扳着手指挨个地询问方志纯。“陈正人,你认识吗?”“认识。我们共同在苏联国际党校学习时相处过。”“范式人,杨尚奎呢?”“不认识。”毛主席慢悠悠地吸了一口烟,突然笑呵呵…  相似文献   

18.
寻访毛远新     
叶永烈 《百年潮》2008,(1):76-79
毛远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一度成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来成为毛泽东的“联络员”。他深得毛泽东和江青的信任,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余广人 《百年潮》2001,(9):44-50
如果要问,中国近代历史上毛泽东最推崇的人是谁,人们可能都会回答:鲁迅。毛泽东曾充满感情地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毛泽东与鲁迅——两位时代的巨擘,如两座交山巨峰,终生相望却无缘相逢。幸而两“山”之间曾有一“峰”,为他俩架设过一座精神桥梁。他就是冯雪峰。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20周年,同时是毛泽东忌辰25周年,也是冯雪峰逝世的25周年。本期发表《冯雪峰:为毛泽东和鲁迅相知架桥》一文,将鲁迅与冯雪峰的交往以及毛泽东与鲁迅心灵的相通的史实告诉读者,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文史博览》2009,(12):13-13
毛岸英与刘思齐恋爱后,有一天来见父亲毛泽东。他把自己想立即办理结婚手续的想法说了出来。 “结婚?”毛泽东问道,“思齐多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