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超  陆发春 《安徽史学》2014,(2):135-143
胡适娴熟的英文表达能力使他易于在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跨文化交流中的双重角色:在国内,用国语向中国人宣讲、介绍西方文化;在国外,用英文向西方人宣讲、介绍中国文化。面向西方话语世界,胡适一直是用和缓、冷静的语态,撰述文章介绍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力图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胡适认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自有其规律与原则,在交流过程中胡适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明白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主张,指出文化交流的最终结果是那个"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  相似文献   

2.
利玛窦拉开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序幕,他与之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由此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诸如语言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学、美术等传入中国,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也流入欧洲。这一段中西文化在平等地位上交流的历史,倘从世界史范围内加以考察,将因其辉煌而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寻回文化的自信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开始西传。到了18世纪,西方传教士又将铅印、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在这长达千年之久的中、西印刷技术的一往一返。其中一条主要的路线是广州——澳门(香港)——欧洲——澳门(香港)——广州。在古代,印刷技术的交流、应用和推广,绝不会仅仅为了印刷技术本身,而是与“文化”这个词的意义紧密相联。有学者认为“澳门是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汇的桥梁”,事实上,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2—4日,中国明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肇庆学院和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肇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以"互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他者"为主题,重点集中在"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研究"、"西方传教士眼中的明清中国"、"明清时期的西学传播"等领域。会上,美国学者魏扬波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学术界对于利玛窦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人学者陈依范先生偕夫人陈元珍、公子陈一文,于5月6日访问我会。洪丝丝、肖岗等学会同志与他们进行了交谈。陈依范先生向与会人员介绍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他把美国华人历史作为美国历史的一部份,纂写《美国华人》的过程.作为“梨园在西方”这个文化艺术组织的董事长,陈依范先生介绍了粤剧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兴起。梨园在西方,填充了华人社会文化生活的的空缺,他希望中国文化能和西方文化融汇贯通。陈先生的《美国华人》已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严复和辜鸿铭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中西文化造诣精深,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堪称这方面的开拓者。严氏系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拥护戊戌维新,更将西方资本主义的进步著作多译为中文,介绍给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下的中国学人,可称之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学界对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高度关注。明清之际作为中国与西方正面文化持续交流的起点,多年以来已有不少相关论著问世,但这些论著大多限于个案或专题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学者不易得窥全豹。  相似文献   

8.
花之安是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1864—1899年,他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达35年之久。他以“文字传教”为工作重点,一方面用中文写作了若干宗教宣传品和介绍西方文化的读物;另一方面,他也有意识地研究中国,把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和他自己的认识介绍到西方社会。然而花之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传教服务的。由于宗教偏见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影响,花之安的中国观带有显著的帝国主义倾向,是西方列强征服中国的文化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学者、诗人、思想家和改革开放的先驱者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他积极“读史筹边”,并曾亲赴前线参加抗英战争.他奋笔著述,留下了大量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篇,并写出了中外史学史上第一部鸦片战争史《道光洋艘征抚记》,编撰了总结鸦片战争经验,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惊世“奇书”《海国图志》.他还把澳门、香港作为了解西方文明的一个窗口,曾亲往澳门、香港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0.
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的学者滕固曾留学德国 ,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 ,作为德语国家文化与学术模式在中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吸收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学方法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次把西方“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绘画史研究 ,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位具有现代艺术史学意识的专业的艺术史家。其“德国模式”的绘画史学方法在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明末清初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多是颇有学问的人文学者或自然科学家,他们在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带回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学也开始西传。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了培养中国的传教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开始介绍一些年轻的中国人到欧洲留学,以便他们学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10~16日,在河南省安阳召开了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胡厚宣、张政烺、杨希枚、李学勤、安金槐、邹衡、田昌五、饶宗颐(香港)等著名学者,有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英国的学者池田末利、伊藤德治、吉德炜、张光直、德麦铃、艾兰等共117人,提交论文106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教授出席了在“殷墟博物苑”举行的开幕式。他说,甲骨学  相似文献   

13.
黄乃裳,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福建闽清人。他年青时信仰基督教,接受西方文化。力图用西方文明改变中国落后状况。为了沟通中西文化,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他也学习传统文化,考中举人。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他到南洋拓植垦荒,又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他一生从事宣传教育活动,其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发展丰富成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3—24日,在贵州遵义举行了由遵义市政府、遵义市政协、遵义师范学院主办的“纪念莫友芝诞辰200周年暨遵义‘沙滩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加拿大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海外汉学①是西方学者基于自身的社会语境和学术传统,利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和话语对中国所做出的研究。故尔,研究海外汉学,必须深入西方文化,从西方社会、学术的整体背景中考察这门学问的承续和变迁。当然海外汉学论证的材料、研究的对象都来源于中国,为此,从源流上把握中西文化交流也就成了研究海外汉学的题中之意。阎国栋教授著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受过封建正统的儒学教育,其后又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西方文化同传统文化撞击中,他找到一条中西文化会通之路,并利用中西会通的特殊思想格局,提出了资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继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后步入第二次高潮,在此次中西会通的过程中,西方耶稣会士的媒介作用不可忽视。在为数众多的会士之中,利玛窦身体力行,以适应中国文化的委婉传教策略为天主教传教中国奠定了基础。利氏传教策略为中西文化更好地互通、互惠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并直接影响了西方思想界。本文试从耶稣会士利玛窦对儒学的高度重视、利玛窦本人与明末儒士的交往来分析利氏传教策略以及西方思想与孔儒文化的渗透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翻开近代中国留学史 ,晚清时期岭南出国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特别引人注目。首先 ,他们是中国近代出国留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其次 ,他们是中国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再次 ,他们也是肇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启蒙者和先导者 ,而且在一定的客观程度上 ,积极推进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最后 ,他们对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贡献 ,就是起着开风气之先 ,最早吸取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 ,并把它辐射到全国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把中国展示给了西方。中国的东方文明是否真如此迷人?由于交通的阻碍,这一疑问在相当长时间里一直困惑着西方人。三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新航道开辟,西方人纷纷来到中国,其中尤以耶稣会士为多(从1552年至1700年共有十几个国家64名传教士入华传教)。他们在传播宗教的同时,给中国带来了某些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他们以亲身所见所闻,把中国进一步描绘给西方,不仅证实了马可·波罗记述的真实性,也进一步较全面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也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去年,笔者有机会到英国访问,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阅读了16世纪到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写的关于中国的英文书,这是西方人记载中国史的珍贵材料,揭示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明的积极影响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 早期传教士来中国,肩负的主要使命是传播宗教。为了传播宗教,他们必须熟悉并认识中国的环境。于是他们来中国后,首先接触到的便是不同于西方、却丰富多采,又十分直观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在他们的著述中,此类记载可谓相当详细。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本文只就耶稣会传教士笔下中国人衣食住行及某些习俗的西传,作一些介绍和探讨;这对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30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时期。澳门作为西方天主教文化的最初入口、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和窗口,不仅在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交融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的形成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