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亦称中央政治会议,简称“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直属机构。作为国民党的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政会”在国民党统治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是国民党在“以党治国”旗号下沟通党政联系,实现其对政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书房里,至今还保存有五十二年来鲜为人知的一套(8本)书。书名为《共匪活动文件汇编》,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防部新闻局印发的“敌情研究丛刊,参考资料(极机密)”。32开本,全是浅兰色封面,分别立类为:党务、政治、军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社会运动、连队工作、官兵关系等,全套书共有九本。在7本书的封面上,均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吴师华的签名,并标有“卅六、五、廿五,军官训练团三中队”。即1947年5月25日,他在军官训练团三中队受训时,上级发给他学习的书籍。“党务”一本盖有杨烈信的铭章。  相似文献   

3.
<正>从1933年至1937年,蒋介石曾在江西庐山多次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它的全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数以千计的国民党中下级军官在庐山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军事理论和政工的培训。凡是参加集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军官,蒋介石亲自颁发结业文凭,赠送"军人魂"短剑一把,并附蒋介石本人亲自签名的像片一张,以示恩宠,不少军官都以参  相似文献   

4.
1946年1月至1947年12月,江靖宇先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团政委兼副团长、高级解放军官训练团团长兼政委、华东军区高级解放军官训练团团长兼政委,领导军官团的管理干部,对华东战场被俘的国民党军将校级军官,执行我党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采用管理、宽待、教育并施,攻心为上的方法,转变了多数高级军官战俘的立场。他们被释放时,有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的回到国民党军队,以后在策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速国民党军队的溃败直至覆灭做出了贡献。同时,军官团的实践,丰富了我党我军俘虏政策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1933年,国民党中央党部为了欺骗群众,愚弄普通党员,装点“民主”,决定在汉口特别市党部举行所谓的“民主选举”.产生正式的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不料汉口市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民主选举”变成了贿选,选举场变成了武斗场,暴露了国民党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反人民反民主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经过■孙宅巍1937年7月7日,当卢沟桥畔枪声响起的时候,把持国民党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正在江西庐山主持军官训练团。此时的蒋介石,虽在“西安事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促进之下,已有抵抗日本侵略者之意,但尚未下定全面反击的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民党及其前身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坚持暴力革命立场,因此在党务机构里设置军事机关。1924年7月,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成立,其决议案之一是设置军事委员会,“此时的军事委员会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的一个机构。”  相似文献   

8.
丁伟  周进 《纵横》2010,(3):62-64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为了大力强化统治机器以增强其统治机能,除了军事上扩军备战外,对于情报特务机构,也进行了重点发展以扩充实力。1938年5月,将原在陈立夫管辖下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扩编为“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  相似文献   

9.
晓农 《文史精华》2007,(4):14-24
庐山军官训练团始建于蒋介石第四次对红军“围剿”失败之际,是将红军视为强大对手而开办的,共办3期,培训嫡系杂牌军队各级军官1.4万余人。通过军事训练、“政治洗脑”等方式,蒋介石培养了一批效忠于他的将领,由此确保了他的统帅地位并使得第五次“围剿”红军得逞。详情请看《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一文。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兼任中央训练委员会委员长、中央训练团团长,并运用国民政府的力量,在全国举办训练团、训练班、训练所,共训练200多万国民党党、政、军干部,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恶习"、为"抗战建国"贡献了力量。由于军事训练模式与党政干部培训模式不吻合,训练目标与训练时间不匹配,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的弊端,以及专制制度的危害,导致干部训练的预期目标没有达到,干部的素质没有根本提高,国民党统治地位没有长久巩固,最终结果是"蒋家王朝"灭亡。  相似文献   

11.
何蜀 《文史精华》2001,(12):18-22
策反委员会在危难中建立 1939年8月,潜至上海法租界领导国民党方面地下抗日斗争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吴开先,在给国民党中央的报告中说:“汪逆恐怖政策,日益加厉”,因此请求中央“速派妥员来沪主持肃反工作,鼓励民气,坚强阵线。否则阻碍甚多,工作不易开展”。 就在这前后,专门在上海“孤岛”主持这种“肃反工作”的军统局高级骨干、即将与戴笠结成儿女亲家的军统局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竟也投降了汪伪,不久还当上了汪伪“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和平救国军”总指挥! 蒋介石闻讯大为震怒。鉴于国民党党、政、军各方面潜伏于…  相似文献   

12.
奇磊 《福建史志》2005,(6):46-49
第四次“剿共”失败后,蒋介石不顾日寇对华虎视眈眈妄图继续扩大侵略华北乃至整个中国的阴谋,仍然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指导思想.自1933年7月起,在江西庐山设立军官训练团,接连召集蒋系军官轮训,前后三期,轮训了7500多名连长以上的军官,为进一步“围剿”中央苏区和红军,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一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1938年8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于武汉,决定改民众训练部为社会部,负责人民的组织训练事宜。国民党社会部设部长、副部长、秘书及专门委员,下辖总务、编审、社会运动、民众组织四处及妇女运动委员会。后增设视察室。1938年4月初成立时,以陈立夫为部长,张道藩、马超俊(星樵)为副部长。同年6月,以战局紧张,国民党政府驻武汉党政军机关开始撤退,社会部等  相似文献   

14.
1948年9月19日,五位国民党将校级军官作为"共产党要犯",牺牲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其中,谢士炎被捕前是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作战处少将处长,丁行是保定绥靖公署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兼河北省政府机要秘书;其余三位则都是国民党军队的校级军官。他们潜伏在龙潭虎穴,为信仰而战斗。就在胜利的前夕,他们不幸倒在敌人罪恶的枪口之下。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国民党特委会史实考孔凡岭一、谭延间不是特委会主席1927年9月16日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代行中央执、监委员会之职权,为国民党最高领导机关。按一般常识,应有主席之设。一般人均以为谭延间是主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众所周知,1927年9...  相似文献   

16.
郑琳春 《江淮文史》2021,(2):121-129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关系问题上的一个严重事件,是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6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旨意,组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整编”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干部和战士.由于被俘人员众多,经过甄别被编为军官大队、军士大队和2个士兵大队.新四军军长叶挺...  相似文献   

17.
胡宗南主持的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是国民党为对日持久作战、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弥补干部不足的短板而创设的干部训练机构.该训练团存续时间长达七年,几乎贯穿整个全面抗战时期.战干团一方面延续黄埔模式与国民党干部训练传统,另一方面又加入胡宗南个人治军特色.受训干部大多被派遣到部队基层、西北地区或沦陷区.战干团在源源不断地为持久抗战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更成为胡宗南限制中共力量发展、垄断地方资源、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工具.围绕"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引发的国共摩擦及国民党内部军政冲突,凸显了胡宗南在多元势力中拓展个人权力网络的尴尬遭遇,也折射出战时地方力量消长背后的独特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8.
西山会议派的“联蒋倒汪”策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就活跃起来,竟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官相勾结,于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1月23日,以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为首的国民党老右派,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了非法的一届四中全会(即西山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宣布广州的国民党中央为非法,后又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中央党部,公开制造分裂,这就是西山会议派。在西山会议上,他们着重分析了广州的政治形势,研究了对待国民党领导人的态度,确定了…  相似文献   

19.
邵元冲1926年1——7月间的日记,具体记述了他在此期间内奔走于宁沪之间,主持国民党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作、创办“中山学院”、与“西山会议”派共同策划反共、制造国共分裂以及应蒋介石之招去广东与之合作,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青年部部长的经过情形,对其个人的政治见解、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及其反共“清党”计划亦有所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段历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20.
“新国民党”在海外的活动:1932—193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民 《民国档案》2002,3(1):64-73
1932年,胡汉民、邹鲁等人组建成“新国民党”,以“抗日”、“反蒋”、“剿共”为主张,以广东为依托,主要从事反对蒋介石与南京国民党中央的活动。关于“新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与基本活动,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以下简称“往来函电稿”)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