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2,(2):68-75
哈尼梯田的核心,是人和自然高度结合的产物。哈尼人在创造梯田过程中的适应是创造性的,不是被动的,它是一个主动能动改造世界的过程。因此,哈尼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这一套文明体系是安抚人心的,我们称之为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一衣带水     
哈尼人用板蓝根染他们的衣服。无论男女,用板蓝根染出的颜色总有一种水的情愫。板蓝根染出的衣服有黑的和蓝的。哈尼人崇拜树和水,生活在哈尼梯田的女人们,就在衣服上配制蓝色波纹和数条完全的黑线。这代表了树、水和层层梯田。哈尼女人也会将四大水神做成月亮牌,带在身上。这样,一个水样人生就完全了。哈尼人可以说是世世代代将水穿在身上的民族。世世代代,一衣带水,永恒流传。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他把秘密全都教给我们人类。哈尼人把自己当做自然万物一分子,把自然万物当成自己的家人,有的近郊,有的远处,哈尼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本族、人与外族等哈尼人胸怀万物海纳百川的生存哲学故事,五花八门,妙趣恒生。哈尼人与动物的故事鼠在哈尼人的日子里,只有一种动物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粮仓里,不受任何打扰,这家伙就是老鼠。远古,哈尼人饿得奄奄一息。好心的大神扎纳阿玛指示人们去向老鼠拜师学艺。哈尼先祖开  相似文献   

4.
兰梭 《世界遗产》2012,(2):36-41
哈尼梯田文明千年传承中,有些核心影响因子,如影随行。今日排列几个,以求窥斑见豹,粗略了解哈尼梯田文明形成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2012,(2):76-76
李:一看到这大地雕刻、大地作画的哈尼梯田景观,谁都会被震撼。虽然在别的地方也能看到梯田,但是它们都没有哈尼梯田那么系统、完整,那么具有观赏性,规模那么大。我在想这里表现的是什么?表现了哈尼人在高山梯田稻作文明的一个集体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6.
兰亭心语     
《中华遗产》2005,(4):158-158
哈尼梯田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哀牢山脉。从哈尼族为主的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出这一农耕文明奇观。这些梯田原本常年保水,靠溪流灌溉,可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哈尼梯田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旱情。干旱使大多数溪流消失,保水田失去补给,在烈日下裸露出泥土。  相似文献   

7.
红河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创造梯田的哈尼族,则是大山的雕塑家。在哀牢山区域内哈尼族因为开创了闻名中外的红河哈尼梯田,被人们赞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是大地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大地奇观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云南哀牢山地区的哈尼人,用最简约的工具——短柄锄头,硬是在2000多米高的高山上,开垦出一块块梯田。他们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城市,但却通过日积月累的劳作,构筑出了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奇观。哈尼族人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地  相似文献   

9.
朱苗全 《风景名胜》2008,(4):124-125
元阳县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是云南哈尼族人世代接力的劳动杰作,现如今依然生机勃勃,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与无量山的深山之中,壮阔的梯田改造了大山的形貌。早在宋末元初之时,哈尼族、彝族先民为躲避战乱,自蜀地南迁,进入亚热带的群山之中,建立哈尼大寨,并开始在周边开垦梯田。经过艰苦卓绝的人工改造,哈尼梯田形成了今日自上而下“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位一体的景观结构,也流传下一套适心地方农事节气等自然地理特征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族,生活在云南省的哀牢山区里。他们的房屋和农田都在高高的山上,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是哈尼人创造的一个奇迹。也因此,有人将哈尼梯田称为雕塑大地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有13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近百万亩,是哈尼族世代体力、智力和精神的结晶,2010年6月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1年,红河州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挖掘传统农业价值,保护哈尼梯田"为宗旨,选择了梯田最传统的水稻——红米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产品。红水稻是梯田的根,哈尼传统稻作文化是梯田的本,传承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先保住梯  相似文献   

13.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  相似文献   

14.
哈尼民族学者墨究先生,收藏有一条哈尼妇女头饰:吴葩。吴葩黑布打底,红线绕边,类似布贴画。画中有山,有水,有树,有狗牙花,有兵器,有战争,有苦难,有蓝,有绿,有红,有白……有人,有故乡。吴葩不是用来美的,是哈尼女人送葬的头饰,是给死者的灵魂引路用的。哈尼人认为自己是天神之子,死后要回到祖居之地。  相似文献   

15.
梯田因修筑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呈高度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田块,上下连接,像阶梯一般,故名。梯田分干性梯田(台地)和湿性梯田。干性梯田多种植旱地作物,湿性梯田因有水灌溉,多种水稻。红河哈尼梯田,顾名思义,就是云南红河以哈尼族为主体开垦的梯田。  相似文献   

16.
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角媛梅 《人文地理》1999,14(Z1):56-59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运用系统论及文化生态等方法,提出了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组成、空间结构、物质能量流动及其功能,指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人地系统,具有自我维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 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梯田鱼及泥鳅、鳝鱼、螺蛳、鱼腥草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哈尼人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采用传统而古老的耕种方式,引高山泉水灌溉,把农家肥、高山绿肥自上而下冲灌到层层梯田中,人工耕耘,三犁三耙,精耕  相似文献   

18.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梯田鱼及泥鳅、鳝鱼、螺蛳、鱼腥草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哈尼人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采用传统而古老的耕种方式,引高山泉水灌溉,把农家肥、高山绿肥自上而下冲灌到层层梯田中,人工耕耘,三犁三  相似文献   

19.
<正>大面积开发的梯田,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可持续的"极致利用"。生活在哈尼梯田的人们,通过高强度的劳动和高智慧的安排,将土地承载力发挥到了极限,所以这里的村寨在数量、层级和类型上都远超过一般的梯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化景观遗产"是近期文物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是景观,应兼具自然形态魅力和美学情感内涵,如泰山、哈尼梯田和中国传统园林,同时体现了自然与文化之美。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