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登普 《宁夏史志》2006,(1):22-23,31
在旧方志编纂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做“不越境而书”,就是要求志书编纂者只记述本境以内(本行政区域以内)的地、事、人、物,包括地理、建置、田赋、桥梁、津渡、市集、学校、衙署、城池、兵事、职官、选举、人物、风俗、艺文、灾异等项内容。在古代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迟缓的情况下,志书编纂“不越境而书”的规定执行起来并不困难,因而代代相继,被作为一条重要的编纂原则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2.
在旧方志编纂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做“不越境而书”,就是要求志书编纂者只书写本境以内(本行政区域以内)的地、事、人、物,包括地理、建置、田赋、桥梁、津渡、市集、学校、衙署、城池、兵事、职官、选举、人物、风俗、艺文、灾异等项内容.在古代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迟缓的情况下,志书编纂“不越境而书”的规定执行起来并不困难,因而代代相继,被作为一条重要的编纂原则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3.
我刊去年第5期发表苗润青《报国敢云天职尽——赵登禹将军事略》(以下简称“事略”)后,先后收到读者赵勇田、金云祥同志的来信,对“事略”中的失实之处提出批评。赵勇田同志指出的“事略”失实主要有:“事略”称:“赵登禹是山东省巨野县人”。此说不对。赵登禹是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旧称曹州人)“事略”称:赵登禹“1916年投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此说有误。应是:1914年初秋,刚满16岁的赵登禹投奔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事略”称:“赵登禹的本家叔叔赵学礼、本家兄弟赵登榜也都先后投冯玉祥部当兵”。这里颠倒了赵登禹与…  相似文献   

4.
“越境不书”是方志编纂的传统理论,但第一届修志时,一些方志专家对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是对方志之“方”认识不同。续志时要不要坚持“越境不书”这一传统理论,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研究。下面,就“越境而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广东从东汉时期起就有零星的地方志书。隋唐时期开始有“图经”形式的志书出现.是广东志书的萌芽期。广东专修地方志书产生于宋代,进入发展期,“可考者有i01种”。元代广东志书“有14种”。明代,广东地方志进入成熟期,全省共修地方志224种。清代是广东修志的鼎盛期,全省修志达370多种。  相似文献   

6.
丁海燕 《史学月刊》2004,(3):123-125
宋代治发达,史学也受到相当的重视。王应瞵在《困学纪闻》卷一二《考史》中提出:“史笔之褒贬,万世之荣辱。”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朝廷重视讲读史书,《石林燕语》记载,仁宗皇帝曾命儒臣“检讨唐故事,日进五条”;大臣修史可以获得很好的待遇,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获准“以书局自随,给之奉禄,不责职业”(司马光:《进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首届区志编纂业已全面铺开,如何界定区志的记述范围?这是许多修志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涉及拟定篇目及搜集资料等诸多方面。中国传统方志有不可“越境而书”的戒条,但自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越境活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因而,编修区志一方面要体现地域性,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地方性,是地方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体现和突出这一特点,千百年来,在志书编纂中产生了一条重要原则,叫作“不越境而书”.在旧时代,尤其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下形成的那种生产力低下,社会发展缓慢,交通阻塞,通信落后,国家闭关锁国,地区相互隔绝,人与人之间“各人自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使志书编纂做到“不越境而书”是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9.
我酷爱祖国丰富多彩的历史,读史书早已成为我科研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晚上“爬格子”结束后,躺下来翻开史书,直到朦胧睡去。  相似文献   

10.
军事志编纂的体例规范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更重要的是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众所周知,“读史知兴衰,览志得明达”,隔代编史、当代修志,数千年来经久不衰,其功能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要编纂一部无愧于时代和具有鲜明地域军事特色的新一届军事志书,则必须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体例统一、行规范、图并茂、印装精良,正确处理政治性、  相似文献   

11.
人物部类是一部综合性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编纂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志书人文属性的彰显。在新一轮修志启动前后,各级、各地地方志部门和地方志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均从不同角度、层次,对如何彰显综合性地方志书中的人文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殷切的希望。目前,全省范围内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如何编纂好人物部类,将各地改革开放以来人才辈出、人才荟萃的局面如实记录下来。提高综合性地方志书的人文属性,将是我们这一代“史官”肩负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2.
《汉唐方志辑佚》(以下简称《辑佚》)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书前有傅振伦老先生的《序》和撰的《前言》及《编例》。《序》称撰为“中国献学家、方志学家”,“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或书立说,·或编纂省志,成绩卓,蜚声全国”。《前言》自云:“十  相似文献   

13.
康溥泉 《史志研究》2002,(2):36-36,38
厚厚的三大卷、八百多万字的巨著《山西大典》,由中华书局出版,已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百科全书、万宝全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山西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是有很大实用价值、资料价值的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生活、工作在山西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不可不读此书,关心山西建设的国内外人士也不可不读此书。  相似文献   

14.
一、为应我区修纂地方志及科研工作急需,本刊从中国天文史料普查整编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1978年油印本),摘编出本目录。摘编时,书名保持原次序不变;凡我区有藏书单位的,一般不载外省市藏书情况;如我区缺藏,则记载较近的外省市藏书地点和单位。 二、新疆旧志同书异名者较多。如《西域闻见录》有十七种异名或系部分内容的辑本;《新疆图志》中的专志,有十种单行本或辑本;《西陲总统事略》与《伊犁总统事略》,《回疆通志》与《回疆事宜》都是同书异名。了解这个情况,就可以不必一一查找。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历史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发展的,其中有“常”有“变”,既有“常中求变”,亦有“变中求常”,表现为二者的辩证发展。社会变迁是“常”与“变”的总相,也是其转换的枢机,因此“通古今之变”成为观察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每当社会变迁开始萌动与发展时,人们就会思考“常”为何“变”、如何“变”,身处其中又当如何应对与自处,这些思考就形成了各种历史思潮。从根本上说,历史思潮就是人们对社会变迁做出的回应和思考,而当其主体为史家并以史学的形式做出反应时,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准则,对编纂年鉴也是如此。年鉴应该实事求是,既要鉴“得”,又要鉴“失”,不誉美,不掩恶,秉笔直书,再现历史真面目,这样才能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年鉴的真实价值才得以实现。本人在年鉴编纂实践中,并从已出版的年鉴中发现,不少年鉴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消极方面记述太少。本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收到2008年的《江阴年鉴》,我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感觉《江阴年鉴》“与众不同”,有新意、有创意。既体现了年鉴的“常编常新”,又充满着“自然和谐”的韵味。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事业如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本文以《江阴年鉴》为例,谈谈年鉴编纂理念的嬗变与回归,以示对此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古飞鸣同志以其参与首届修志实践积累的“读稿随记”、“总纂记事”及对分志稿的总评等材料 ,“从志稿执笔者需要出发 ,整理出志稿所见的通病 ,分专题作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探讨匡正思路 ,研究通病治方” ,撰著出版了《志稿通病研究》一书 ,非常适时。这本书源自修志实践 ,摆事实 ,讲道理 ,找原因 ,提建议 ,不空谈泛论 ,能启人心智 ,值得一读。读《志稿通病研究》一书 ,联系自己的经历作为 ,感受颇深。二十多年来 ,笔者一直从事方志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也参与了一些方志编纂实践活动 ,对志稿通病有较多了解 ,深感对其纠误的必要 ,因而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1979年10月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人谈话时讲到:“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事业蓬勃发展,1980年只有6种年鉴,迄今全国年鉴已达1500多种。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书是客观记述地情的百科全书.其对记述方法有特殊要求,诸如称谓要用第三人称,不能用“我省”“我市”“我县”“我单位”等第一人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标准》第二十七条规定:“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许多地方志书的“行文通则”也是这样规定的。如《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中关于“称谓的书写”规定:“称谓一律用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我省“我市’等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