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尔滨车辆厂始建于 1898年 6月 9日 ,它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 ,在我国哈尔滨修建的附属工厂。当时厂址位于现在松花江边哈尔滨码头附近 (原铁路材料厂旧址 ) ,称“哈尔滨临时总工厂” ,全厂有 13 0 0名员工从事手工操作 ,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局面。 190 2年中东铁路开始营业 ,由于客货运输量超出预料 ,中东铁路公司开始筹建新型大厂 ,以满足其修车和掠夺的需要。 190 7年 ,规模较大的新厂竣工 ,称“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即现在道里区工懋街 2号 )。新厂占地 8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 8万平方米 ,设 11个分厂 ,2 80台设备全部由沙俄国内…  相似文献   

2.
干彭涛  雷发林 《旅游》2004,(2):28-36
提醒一个陌生人来到这个很有点别样风情的城市的标志首先是“哈尔滨”这个在字面上说不出任何意义但又让你总想琢磨一下的名字。一个从来没有过城墙年轻得让人以为会一眼看穿却总会在不是角落的地方出现一些本应该存在于中世纪的欧洲的东西撞入眼帘的城市。一个有着方方正正的石块马路上面穿梭着穿着各种毛皮衣服的人们让你觉得在前面的转弯的街角里跑出一辆有着贵族气质的黑色木质车厢的马车不会觉得奇怪的城市。一个男人粗悍女人高挑喜欢用直接并嘹亮的语言或形体动作表达思想却可以把半条大江的流水凝固在冬天的大街小巷并加以无比细腻的剔透玲珑七彩的雕琢的城市。一个曾经有过轻快的起步在一百年前铺就的铁轨上不假思索地接纳着来自各种异国文化并简单地用芳香的啤酒泡沫加以调和却发现这并不能算作成熟的城市。一个春天里会开满紫色的丁香花夏天用五色草做拼图游戏秋天争先恐后地燃烧成红或黄冬天就一切归于事物的本源任由白色的冷占领的城市。一个自己不懂得忧郁的城市。一个外人看来到处都可以拿来做忧郁文章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省会举办冰雪节,这是一种创举。哈尔滨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冬令节,开了利用冰雪资流,开展冰雪活动,推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河。它不仅火红了龙江,叫响了神州,而且享誉于世界。这种“冰雪文化”对龙江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各项事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设治始于清末.至今已整整百年。一个世纪以来,哈尔滨历经曲折的发展道路.已从松花江畔的渔村小镇成长为我国北部边陲的一个大都市。期间.哈尔滨曾四称特别市,并作为省会城市达70余年。目前的哈尔滨市.不仅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东北弧地区的交通和经贸的重要枢纽,她恰似美丽天鹅项下的一颗璀璨明球,日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正>哈尔滨,城市形成的比较晚。大约在光绪十六年(1890)之前,现在的哈尔滨地域只有顾乡一带有村屯,香坊的田家烧锅有几十户人家居住,松花江沿岸有散落的渔民,根本谈不上城镇的规模,只能叫自然村。相传在清同治年末,有位山东平德县的老太太带领几个儿女,来到今呼兰境内垦荒种地。小儿子傅宝善粗通文墨,学过几天中医,因悟性强肯钻研,小病小灾手到病除,久而久之四乡八里渐渐传开。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早期官办俄文报纸《哈尔滨日报》( )是K· ·拉扎列夫提议创办的,1903年6月19日创刊。他本人担任第一任主笔。最初计划是出版一种中俄合壁的报纸,为了给出中文版做准备。《哈尔滨日报》创刊初期有些纯属面向中国商人的广告则用中文刊印,并且从6月20日起改为大开四版,俄文标题下增印中文标题。后来东省铁路管理局决定单独出版中文《远东报》(1906年创刊),《哈尔滨日报》便取消了中文广告,但中文标题则一直保留到1914年。 《哈尔滨日报》是一家纯官方的报纸,初期主要刊登政府的法令、东省铁路管理局的各…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机械工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械工业的发展态势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带动黑龙江省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对哈尔滨的机械工业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被誉为“四大名旦”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相继来到哈尔滨.为边疆省城哈尔滨的观众献上一束束精湛的艺术之花。这里,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及其当事人的回忆.将事隔半个世纪的史实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松花江跑冰排的季节,全家乘火车离开了坡镇,那时我还很小。我们一家新去的那个城市叫哈尔滨。在50年代.这座城市人口不多,很幽静。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哈尔滨人和中外人士的印象里,哈尔滨的历史就是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缩影,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哈尔滨也有其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面。从历史建筑风格来讲,哈尔滨的极乐寺、文庙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且这两座建筑的历史还与中国末代状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上接第16期)冰灯游园会的举办,不仅使哈尔滨成为我国冰雪艺术的发祥地,而且使这一艺术迅速发展提高。从第二届冰灯游园会开始,在制作上已从简单的用模具浇冻而逐步采用松花江天然冰,经过切割、造型、雕刻、  相似文献   

12.
<正>2002年5月26日,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地方志学会联合举办纪念哈尔滨市修志20周年理论研讨会,7区及市直各委办局史志办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省  相似文献   

13.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has survived most intact among all others in zhuhai city Huitong village is quite a good representation of characteristic buildings of Lingnan culture and a remarkable potpourri of chinese and westem elements that hammonize with nature the present village was rebuilt as a result of collaboration by villagers who went overseas to make their living and made themselves rich ultimately it also seryes as a delightful mix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and a miniature of the commprador period.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天鹅项下的一颗珍珠,一个具有非常浓厚的俄罗斯风情的城市,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为国内外游客所向往。  相似文献   

15.
古代意大利民族早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统治意大利前,就已在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他们包括了阿普利亚人,翁布里亚人、萨漠奈人等。这些文化各有自己的语言。艺术、风欲和武器,例如图中(上)这面公元前8世纪的青铜制护心甲、铜甲上装饰着神话中的野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霁虹桥     
肖福元 《黑龙江史志》2002,(2):F003-F003
<正>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有一座民国年间修建的跨线桥——霁虹桥。该桥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的东侧、横跨于哈尔滨市的南岗区与道里区接壤的主要干道上,是南岗与道里两区之间的交通咽喉。  相似文献   

17.
三、哈尔滨文化发展趋势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文化发展趋势如何,是我们每一个冰城人都应该关注的,愚以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首届7部区志都把概述列为志首,从宏观取材总摄全书,使诸者了解全志内容的大势大略。概述质量如何,对整部志书成败关系极大。首届区志概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二龙山览胜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二龙山位于哈尔滨市东,哈同、同三公路宾州交汇处。中心景区2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1平方公里、林地13平方公里。景区内一湖碧水,双珠并蒂,三面环山,四大奇观,十大名景,商贾云集,游人如织。有滑雪(草)场,高尔夫球场,珍珠岛影视城等大型游乐场所;有攀岩、溜索等游乐项目,每年都吸引百万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