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以哲,原名蓬峤、海山,字鼎芳,1896年生于吉林省宾州厅偏脸子屯(现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宾州镇)。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22年毕业后入东北军。1928年12月东北军改旗易帜后,他任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旅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他被迫率部入关,但不忘收复失地。1933年,他被任命为东北军第六十七军中将军长,负责古北口等地的抗日阻击战,打击了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许诺由东北军将领担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以促使东北军东调豫皖。但国民政府内部争议较大,蒋介石也对东北军将领有所顾忌,在东北军移防后他选择了由东北元老刘尚清担任这一职务。刘尚清接任后颇欲有所作为,力图恢复东北人的声誉。但抗战兴起后,毗邻南京和津浦线的安徽省所受影响逐渐加大,安徽省政府只能勉力应对。淞沪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长期抗战计又筹划更换部分省主席,最终以蒋作宾取代了刘尚清。刘尚清的主政安徽,既配合了国民政府的西安事变善后安排,也为抗战初期安徽省的应变做了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汪东林 《纵横》2011,(6):51-57
图文小记之十八:黄维卜海“罗店之行”始末罗店是上海郊区的一个地名。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曾经在这里发生过一场英勇而惨烈的保卫战,原国民党军队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万余名官兵在这里坚守国土一周,三个团长一个牺牲,两个重伤,全师官兵死伤一半。罗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也因此有了名气,而这次战役的一线指挥官即第六十七师师长黄维将军也自此名气渐盛。内战三年,他在淮海战役中当了俘虏,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获释的战犯,分配到全国政协机关担任文史专员。  相似文献   

4.
王以哲,字鼎方。黑龙江省宾县人。1896年生。保定军官学校八期毕业,历任东北军排长、连长递升至师长。“九一八”事变时,为独立第九旅旅长,驻守沈阳北大营。1935年为六十七军军长,驻陕北。1936年6月,任王曲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西安事变时,为张、杨通电联署人之一,联合参谋团成员,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副军团长。死于1937年“二二”事件中。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初期,在新四军第四支队的领导下,有过一支东北流亡抗日挺进纵队。因为存在的时间很短,在新四军的史书上往往一笔带过,甚至略而不提。根据一些知情的老同志的回忆,尚可梳理出这支抗日武装从诞生到结束的经过。1938年初,在淞沪战役中被打散的不少东北军官兵,陆续流亡到了武汉。  相似文献   

6.
夏雨 《湖南文史》2014,(5):22-22
1936年6月,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和上海主持教会工作的王先生等人帮助下,冲破重重封锁来到了西安,准备深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以便了解一个真实的延安。 在西安,斯诺很快就结识了张学良。一天,他向张学良提出,希望能乘坐张学良的飞机到肤施(今陕西延安)。张学良听罢表示非常乐意帮助斯诺实现这个愿望。几天后,张学良秘密指示驻扎在洛川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用军车将斯诺安全送到肤施。  相似文献   

7.
第二十一集团军 1937年10月在广西由桂系军队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廖磊,下辖周祖晃的第七军和韦云淞的第四十八军。1937年10月,该集团军率其第四十八军奉令开赴淞沪战场参加对日作战,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曾担任中央地段防守任务,胡宗南的第一军和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也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在淞沪对日作战中该集团军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四师五二二旅旅长夏国璋、第一七○师五一○旅旅长庞汉祯、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旅长秦霖均阵亡殉国。1938年初,第二十一集团军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第七军正  相似文献   

8.
李湘烈士,是原志愿军六十七军军长。1915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0年参加红军,长征中任指导员。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中任分区司令员、旅长、师长,率部参加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等华北著名战役。抗美援朝中率六十七军人朝作战,1952年牺牲于前线。一生功勋卓著,被聂帅称之为“青年优秀将领”。忡华著名烈士》丛书邀我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军长李湘烈士写一篇传记。为此,经与军长夫人安淑静同志联系,并征得她的同意,深秋之际,我赶赴北京在北京军区某休干所拜访了安大姐。当我落坐再次说明来意后,大姐十分激动,…  相似文献   

9.
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中共代表刘鼎,协助张学良以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东北军,加强东北军与红军、十七路军的联系。并帮助张学良筹划军事,培养干部,创办刊物,又和张学良一起去延安,参加了与周恩来的会谈。为红军和东北军的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张学良寻找中共代表张学良是1935年9月从武汉行营主任调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他把全部东北军调来西北。当时他的态度如何呢?60年后他在答日本记者问时说:“我根本不愿意剿共。因为蒋先生对我很好,他要我挑一件事情做,我挑了。但实实在在地说,我对内战、剿共是不愿意的。”同时,蒋…  相似文献   

10.
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夕为协助军队 “· ” ,抗战上海市学生军联合会组织学生军总队部该总 , 。部即设在江湾复旦里并以复旦为模范队 淞沪 , “ ”。一二八之夜日本侵略军突向上海天通庵车站“· ” ,附近的十九路军第六团进犯全军将士义愤奋起抵 , ,抗复旦学生义勇军英勇地参加戎伍严守北火车站, ,一带的防务深夜12 点光景十九路军各团开到北 。 ,站时要求复旦学生军转守后方军长蔡廷楷将军于 , ,戎马匆忙中非常简要精到地指示…  相似文献   

11.
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发动了对淞沪地区的武装侵略。驻沪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亦派第五军前来增援。淞沪抗战是中国正规军队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大规模抗战的开端,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组史料辑自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谋本部、上海市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等相关机构来往电文,涉及中日两军作战、各地声援、战事损失、国际社会调停以及签订《上海停战协定》等详情经过。  相似文献   

12.
在西安事变期间,高福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 高福源是我的老乡,又是我在东北讲武堂时同期同学中的一位优秀生.他酷爱读书,好学不倦,性格豪放,正直诚实,并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张学良和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都很器重他.他虽曾一度参加“剿共”,但是被红军俘虏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迅速有所觉醒,改弦易辙,终于走上联共抗日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3.
1941年6月,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了一个新的组织──延安黄埔同学会。 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皖南事变后,使内战和投降的危机空前加重。为了有效地贯彻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积极开展团结友军的工作。 当时,仅出身于国民党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在延安工作和学习的即有近百人,分散在敌后各军区工作的人数更多。至于出身于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以及四川、云南各地方军队的军官学校的人数,合计起来就更多…  相似文献   

14.
一、东北军的全盛时期 “九一八”事变以前,经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惨淡经营的东北军,势力非常强大,曾一度出现可与南方各路军阀争雄的鼎盛局面,势力威慑苏、直、鲁、皖、热、绥、察等境。1929年冬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将老帅张作霖死前所留给他的七个军(即:万福麟的第九军、高维岳的第十军、于珍的第十一军、赵恩臻的第十二军、汲金纯的第十五军、胡毓坤的第十六军和荣臻的第十七军,以及邹作华的炮兵军)进行了改编,取消原军制,将所有东北军按蒋介  相似文献   

15.
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左双文关召在广州市区东北先烈中路与水荫路北端交汇的地方,有一片闹中取静的绿洲,园内绿树掩映,庄严肃穆,一座座修葺工整的陵墓安卧其中。这里,就是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  相似文献   

16.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为贯彻速战速决战略,解决上海战局,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增兵上海,把主战场从华北南移淞沪,为此抽调部队约12万人,组成第十军,由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实施登陆作战以打开局面。稍后,日本军部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实行左右两翼迂回战略,  相似文献   

17.
徐志根 《古今谈》2001,(2):45-47
蔡忠笏(1892-1971),又名挥尘,号诲臣,浙江东阳蔡宅人氏。保定陆军军校毕业。曾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北伐中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炮兵团团长、炮兵指挥部少将指挥官,继任中将首席高参,第六军第二十师中将师长,淞沪要塞司令等职。曾两次参加东征。“八&;#183;一三”日军犯淞沪,率部防守浦东,  相似文献   

18.
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5月14日起到6月中旬,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3个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2个师、每师2个旅的乙种军编制。其目的是消弱东北军,整编后的东北军有6个军被分调到全国各地驻防。在抗日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其中第五十一军在著名的台儿庄  相似文献   

19.
1939年1月,陆军第六十六军在江西省信丰县举行抗战以来该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隆重纪念所辖陆军第一五九师、一六○师等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及南浔诸役阵亡将士。现从《陆军第六十六军抗战阵亡将士荣哀录》中,选辑出第一五九师罗策群副师长等54位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将士的殉国事略公布,纪念南京保卫战70周年。[文档记录形式]铅印件  相似文献   

20.
卢骅 《纵横》2010,(5):34-3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30多万东北军相继撤出东北。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削弱东北军实力,采取“缩编”手段,只给东北军5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的番号和编制。在6个军军长中只有一个人是东北人,他就是号称“土皇帝”的第五十七军中将军长缪徵流。缪素以反共和善于钻营而受到蒋介石的“垂青”,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部下敢于向他挑战并最终把这个“土皇帝”拉下马。于是,在东北军史和中国抗战史上就发生了一段万毅勇斗“土皇帝”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