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献》2016,(1)
《高逸沙门传》为东晋竺法济撰著,是书出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本在唐前已无多见,兹辑录佚文十三则。作为僧人类传,《高逸沙门传》有意彰显沙门之高逸情怀,它一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世说新语》的弘教宗旨,另一方面促成了《世说》的文本建构,同时亦为慧皎《高僧传》的最后完成提供了重要素材。《高逸沙门传》虽存吉光片羽,却因其推动六朝僧传走向繁荣,从而在佛教文献学中占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2.
《四溟诗话》校订二则陈增杰一、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武无衡”梦逐春风到洛阳”,不如顾况”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中华书局标点本《历代诗话续编》下册1156页)按:”归梦”二句,非顾况诗,明活字版唐五十家诗集《顾况集》、《全唐诗》卷二六四...  相似文献   

3.
周慧惠 《收藏家》2015,(4):18-22
一《昼上人集》十卷,是唐代大历、贞元间诗僧皎然的诗文集。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又字昼,吴兴人,传为谢灵运之十世孙。1据万曼《唐集叙录》考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之《杼山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之《吴兴集》、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著录之《吴兴昼上人集》、《四部丛刊》所辑入之《皎然集》,均为《昼上人集》之别名。  相似文献   

4.
洛神赋 绢本     
《收藏家》2021,(4)
正手卷尺52.5×481厘米钤印:仇英(朱)吴云敬观(白)松叟(朱)吴云题跋:仇十州洛神赋真迹妙品王秉恩题跋: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之传神写照,都在阿赌中。真次在于颧颊……文略。王秉恩。钤印:雪岑(朱)王秉恩(白)华阳(朱)鉴藏印:印鉴款识1.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印鉴《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732页,5号印;2.琴书堂:印鉴款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732页,6号印;3.湛思:印鉴款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732页,9号印;4.公:印鉴款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732页,2号印;5.抱罍子:印鉴款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437页,48号印;6.松叟:印鉴款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437页,35号印;  相似文献   

5.
吴历生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常熟人,工诗,书法东坡,又善鼓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天主教,康熙二十七年任司锋(神父),先后在嘉定,上海传教三十年。工画,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浑寿平合称“清六家”。沪州市博物馆珍藏吴历《高山清峙图》立轴一幅。该画于建国初期由川南图书馆(后改为沪州市图书馆)征集并收藏,于1983年移交沪州市博物馆收藏。吴历《高山清峙图》立轴,纵154厘米,横30厘米,纸本,水墨浅线设色,画面右上方有竖写“高山清…  相似文献   

6.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入,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卒于清道光二年(182年)。清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官至江南海防、淮安同知。为清代中期著名的“西岸八家”之一。清蒋宝龄《墨林今话》曰:“鸿寿以古学受知于阮云台.与弟云伯有‘二陈’之称”。陈鸿寿治学甚广一除以其书法著称外.于诗文、金石、国画方面亦有精深的造诣。有《桑连理馆集》、《种榆仙馆诗集》等诗文著作以及《种偷仙馆摹印》、《科榆他馆印谱》等印谱传世。南郊县丈管所收藏其盥联书迹一幅.纸本·纵103厘米.横3O厘米…  相似文献   

7.
《康熙御书碑》(图一)原为朱裴墓遗物,现藏于山西省闻喜县博物馆,此碑立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碑长116厘米,宽42厘米,厚14厘米。该碑四周阴线刻云龙嵌珠,碑文分诗、志两部分,左部为康熙御书中唐诗人常建的《三日寻李九庄》诗文,行书7行,每行4字。  相似文献   

8.
公告     
《文博》2002,(2):49-49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现将陕西省文物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公告如下 :序号        文  件  名  称文  号1《陕西省拓印古代文物暂行规定》陕文物发(87)27号2《切实做好我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安排意见和具体要求》陕文物发(90)29号3《陕西省流散文物征集管理办法》陕文物发(91)262号4《关于切实加强考古工地出土文物及考古资料管理的规定》陕文物发(92)1 号5《陕西省文物工作秘密及密级范围的规定》陕文物发(92)61号6《陕西省文物安全工作规定》陕文物发(92)114…  相似文献   

9.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曾敬仪近年来,关于唐钱铸法问题,各家论述颇多,但都因不曾发现唐代钱范实物,所以尚无定论。有认为用翻砂法的,如唐石父先生的《开元通宝的铸法》(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8)》);有认为用"印范法"的,如孙仲汇先生的《开元通宝铸法探讨》(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和章国强先生的《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载《中国钱币》1992年第三期);有认为是"模夹铸法"的,如徐达元先生的《唐代钱模夹铸法初探》(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还有认为用失蜡法的等等。唐钱的铸法究竟怎样呢?今年9月20日获得一件新近出土的往形开元通宝残陶范后,笔者认为唐代仍存范铸法。此残陶范1992年8月17日上午出土于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唐代长沙铜官窑窑址保护区谭家坡子(该窑陶器以质地细腻、坚牢耐高温著称)。是被人做工取土时从距地面3~4公分深处发现的,与其在一起的是一些碎陶片。这件陶范质地细密、坚硬,断面呈灰白色,无使用痕迹。范残长3.85厘米,为半边圆往形,直径2.9厘米,半边周长4.6厘米,半圆柱外部左右两侧各有宽0.2厘米,深0.15厘米,长1.3厘米之凹槽,当是作捆缚固定钱范之用的。陶范  相似文献   

10.
葛金根 《收藏家》2010,(9):46-52
嘉兴博物馆藏《寐叟赤椟册》,乃20世纪60年代干嘉兴古旧书店所得。该册内收六通信札,托裱折迭成册,册页纵33.2厘米、横22厘米,用硬纸板包花缎夹护,题签“寐叟赤椟”,署“樊粼壬寅夏日”。寐叟即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鑫,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第二轮《广东省志》质量,规范审查验收工作,结合贯彻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2007年11月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省政府令第120号)、2008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试行)》(粤府办[2008]31号),现就第二轮《广东省志》审查验收办法作扼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民俗研究》2021,(1):53-64
《柳毅传》(《洞庭灵姻传》)是中古时期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得到长期关注,而历史学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出对历史的新解,也有顾颉刚和陈寅恪的研究作为典范。倘若先不从文本入手,而从生活世界出发,观察前人很少注意到的社会-文化现象,然后再来重新审视耳熟能详的文本,会发现一些新的方法路径和问题假设。由此,可以发现《柳毅传》的内容包含了对中古时期南方湖区水上人/商人的社会-文化情境的隐喻。以田野工作作为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正是历史人类学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1,(3)
正绢本尺寸43×550厘米藏印:王元美鉴赏、国钧秘玩、靖江刘氏敬修堂曾藏、愚斋旧藏说明:1.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秋九月候官高兆谨跋。钤印:高兆之印、固斋。2.丁丑秋杪,淮南杜首昌敬书。钤印:杜首昌印、湘草。3.嘉禾顾秉钧于后纸书《上林赋》。钤印:顾、秉均印。  相似文献   

14.
徐欢 《文物世界》2009,(1):64-65
文徵明行书轴《内直有感》,纸本行书立轴大堂,纵245厘米,横113厘米(图一),为文徵明罕有的大字行书,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德清县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七年,河北考古工作者在平山战国中山国一号墓二号车马坑发现一钺,钺系青铜铸造,长29.4厘米,刃宽25.5厘米,中部最厚处0.6厘米,重2-3千克。刃部呈圆弧形,钺面中间有圆孔,孔下饰有三角纹与墨纹(图一)①,在孔上和刃部之间有两行铸铭,曰:“天子建邦,中山侯童乍(作)兹军谊,以敬(警)罩(厥)罪。”  相似文献   

16.
翻开《塔城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简称《塔志》)最先映入眼帘的是8开版的《塔城地区行政区划图》(简称“区划图”)。在其右上角配置一幅(5厘米×6厘米)塔城地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图,以示志书区划图设置的规范性。区划图展示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西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周边与新疆的6个地州市相邻,其腹心地带又析出克拉玛依市、奎屯市之区位。图面用不同色块一一标出其所辖的1市(塔城)6县(额敏、乌苏、沙湾、托里、裕民、和布克赛尔)之区划,以明志书记载空间。在区划图框…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埋藏坑出土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K2②:149,150),人像高(自足底至冠顶)180厘米,人像下的铜方座高80厘米,通高260.8厘米(见图1A)。对立人像的身份与手中握物,学术界已有种种探索,本文将作出新的考析。  相似文献   

18.
应一平 《文博》2009,(1):24-24
佚名画作《西园雅集图》(绢本设色)立轴,纵82.8厘米,横101.5厘米,西安关术学院收藏。上中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右边中钤: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左边中钤:石渠宝笈(朱文长方印)右下角钤:子居(白文方印)左下角钤:王氏口熹斋藏(朱文方印)画外右下钤:陈氏宝琛家藏(朱文方印)。  相似文献   

19.
荆浩(约十世纪),字浩然,沁水(河南济源东北)人。为避五代之乱,隐居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其博雅好古,善为文词,专攻山水,意在自娱,终成画坛巨匠,曾有“神品第一人”①之称。他综合前人经验,又基于创作实践,总结和发展了绘画理论,著《笔法记》一书,对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一、荆浩的《匡庐图》荆浩画迹,北宋宣和御府曾收藏22件,能留存到今天的仅一幅《匡庐图》,为绢本水墨画。纵106.8厘米,横18.58厘米。现存于台湾,收川中国美术全集·绘画卷》。画为条幅,上方空白处有后人题跋数款,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  相似文献   

20.
<正>鉴真(688—763),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从唐天宝元年(742)至天宝十二年(753),东渡日本历经六次,千辛万苦,至第六次才到达日本九州。后在奈良东大寺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传有《鉴真上人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