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7年4月7日,上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各级普查机构、收藏单位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全面总结普查工作,发布普查成果,表彰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  相似文献   

2.
正4月7日下午,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玉珠,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简要报告。刘玉珠表示,总结刘延东同志7日上午在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报告,有"三个第一""三个全面"和"五项措施"。针对普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三个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我们拉萨市文物局着手进行西藏牦牛博物馆馆内藏品普查工作。为了保证普查资料全面、准确,从零开始建立起了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库。在普查过程中,我们不断搜集文物资料,补充和修订文物数据,为全馆2000多件文物建立了电子档案,包括:文物志、文物照片、文物平面图等。第一次接触普查工作,既感欣喜又发愁,喜的是可以与文物"亲密接触",能学到很多知识;愁的是半路  相似文献   

4.
李亮 《丝绸之路》2010,(11):26-30
<正>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分别于1956年、1986~1989年组织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全省文物普路、商业老字号等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甘肃在这一领域的调查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的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家底。2007年8月,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14个省直部门和省军区的有关负责同志为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指示和襄阳行署1980年87号文件精神,地区文化局抽调了地区博物馆和各市、县文物干部15人组成了地区文物普查队.自1980年5月11日到1982年11月23日,在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又全面普查了一次,历时两年又七个月,基本上弄清了全区地上与地下文物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将形成国家文物局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地方各层级文物部门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基层收藏单位的文物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应当是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成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基本体现在数据库当中。《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当中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这样的表述:"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  相似文献   

7.
在各级党委及有关单位的关怀和领导下,洛阳地区自1977年10月份以来,抽调所属县、市文物干部和业余文物工作者共三十五人,对十六个县、市的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历时八个多月,已胜利地完成了普查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作为县级博物馆工作人员,笔者也参加了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对文物库房收藏的历代不同质地的各种文物,做了全面调查与科学分类保护工作。文物库房中所珍藏的历代铜镜具有史料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笔者对其进行调查整理,并做了进一步分析与研究,意在探索古代铜镜的用途与价值,以及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从而将文保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多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整理,并精选的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多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整理,并精选的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文物调查是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国已经基本摸清了文物资源家底,为文物保护和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范围广、时间长、经费投入大、参与部门和人员多,是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大行动。普查成果的深化和利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文物的数量、级别、保存状况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不断更新,而不断更新需要以经常性的调查为基础,因此,应将集中普查与经常性调查相结合,在动态更新中实现普查成果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的成果予以整理,并精选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黄敏强 《南方文物》2011,(4):181-183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广东省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2007年10月,清远连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文物普查,共录入不可移动文物415处,其中新发现的卿罡村化字炉、大营村字纸亭、敬联村和冲头村的惜字亭令普查队员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笔者谈谈对化字炉的认识,从中可以一窥连州曾经的辉煌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大普查的正式启动。普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依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的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将从野外调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及时予以认定,积极探索文物普查成果的研究转化应用,使文物普查成果最大限度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局,从而,彰显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7,(5):1-1
2007年,全国文物战线又将掀起一个巨大的浪潮——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  相似文献   

17.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文化遗产。文物普查是通过对文物基本情况及状态的调研普查,判断文物保护性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物普查能够使我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培养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奠定基础。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我国应在以往几次的文物普查基础上完善文物普查及保护工作。本文就文物普查及保护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头等大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从四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本任务,目前已经顺利转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这也是决定普查质量和工作成败的关键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为了全面掌握和摸清现存文物遗址分布状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1984年起,我们组织了约四万余人的普查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两年来,共发现和复查各类文物遗存28168处,征集和登记流散文物76544件。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原地区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择其要综述于下:一、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建国以来,河南曾多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人类化石。如南召县杏花山,卢氏  相似文献   

20.
正因文物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的普查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豪言壮语般的誓言,也不可能创造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但全省普查队员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却感人至深,令人敬仰。一幅影响广泛的文物普查宣传册页作为文物普查工作的试点省份,经过2006年的实践探索,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对文物普查的认识更深刻,准备更充分。因而,当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