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巨石重镇”人物周作人也进入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2.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巨石重镇”人物周作人也进入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残酷的斗争、生死的抉择无情地烛照了一切人的灵魂。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忠贞奸佞、人妖正邪,泾清渭浊,了了分明。抗战时期,文艺界口诛笔伐、声讨逆贼的活动,即是一例。 日军侵占北平后,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鼓吹“中日两国的文化提携”。1938年2月9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在北平召开所谓  相似文献   

4.
一言难尽周作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人物,很少有人像周作人那样是非混杂,毁誉参半。新文化运动时,他和其兄鲁迅都是大潮中的中坚人物。后来他们兄弟失和成为陌路。日军侵占北平后,他竟然附逆,沦为文化汉奸。然而,也就是在此时,他又尽其所能地保护李大钊的儿女。他的谜样人生,没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  相似文献   

5.
孙淑奇 《神州》2014,(11):17-17
伴随着神秘传说出生的周作人以“落寞”为其人生画上了句号,然而其留在文学世界里的功绩却是不容抹煞的。“人的文学”的倡导,开启了新文学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探讨;杂文小品的尝试使得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研究让“儿童本位”观点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张潇中 《文史月刊》2004,(12):31-32
周作人在“五四”运动前后,曾以自己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锋,英勇地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线,呵斥礼教,痛击军阀,成为“新文化运动”中青年们的“精神领袖”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他逐渐向往平和敦厚稳重的隐士生活,企图远离现实,在关键的时代考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7.
1949年1月下旬,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南京,人心惶惶,正常秩序已很难维持。27日白天,一部分国民党兵从浦口溃败下来。到下午,下关车站附近更是乱成了一片。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在两名男子陪同下,匆匆来到一列开往上海的列车跟前。这时,车上已经挤满了人,老者在两名同伴的帮助下,从车窗爬进了车厢,居然侥幸占到了一个座位。那两名同伴则只好坐在行李上。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作人。随同的  相似文献   

8.
訾翔宇 《文史月刊》2008,(11):64-64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时曾问鲁迅谁是中国最好的散文家,鲁迅毫不犹豫说出是“周作人”。 在那个“南鲁迅,北知堂(周作人)”的时代,周作人的学识一度被多数人认为超过了鲁迅。 他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苦雨斋是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徐志摩、梁实秋等人梦想的圣地,他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乌篷船》、《买墨小记》、《冷开水》则让无数中国文人包括梁实秋和余秋雨感叹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9.
陆茂清 《文史精华》2006,(12):33-41
著名爱国报人邹韬奋一生用一支笔作为武器,对反人民、反民主的恶势力进行斗争,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6次被迫流亡于海内外。最后一次是他在中共的保护下,从香港流徙辗转来到新四军根据地,他视这最后一次流亡为“甘之如饴”,因为他在根据地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相似文献   

10.
伯父黄秀善离家60多年杳无音信,家里人都以为他老人家早不在人世了。可没想到年已80多岁高龄的伯父于2005年9月竞奇迹般地从台湾回到了老家。  相似文献   

11.
章乃器,一位逝世20年之后冤案才得到完全平反的知识分子,一位一生坚持理想而遭遇坎坷的民主斗士。本文介绍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2.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190f年赴美留学,攻读经济学。1907年回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工商部长、实业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行政院院长等职。期间推行币制改革,并以国民政府特使名义出访英、意、法、比、美等国。1947年前往美国,1962年去台湾,曾任“总统府”资政。1967年8月病逝于纽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徐梅 《百年潮》2014,(7):77-79
正自1953年起,马寅初每年都回浙江走访、调研,有赞有弹,从未停止过逆耳忠言的进谏。他的《新人口论》中关于"控制人口,计划生育,普遍推行避孕,每对夫妇生两个孩子。通过人口控制,降低消费,增加积累,扩大生产"的核心构想也是经过3年的实地考察后才提出的。1955年他在人代会浙江组就人口控制作了发言,"好多代表不同意我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意见我不能接受,但都是出于善意,故我主动把发言稿收回"。  相似文献   

14.
一1966年9月2日夜,著名翻译家傅雷与他的妻子朱梅馥在经过四天三夜的批斗会后,决定不再苟活人世。傅雷一生,以其优秀的文学素养,忘我的奋斗精神,翻译出33部外国文艺名著,将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梅里美、丹纳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由于他出色的翻译,使《约翰·克里斯朵夫》、《巨人三传》等作品深入人心,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可是,在当时的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尊严却受到无情的践踏与侮辱。傅雷无法摆脱这样的遭遇,他又是那样一位视人格为至高、性情如烈火般的人,又是那样存有“死谏”之精神、能敏感而冷静地看清这个世…  相似文献   

15.
李蕾  杨雪燕 《百年潮》2006,(10):71-75
编者按:张琴秋是一位著名的红军将领,其60余年的生命艰难曲折,极尽坎坷:起初在国内参加工人运动,后留学苏联,回国后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并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经济工作,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1968年4月22日含冤逝世.李蕾、杨雪燕著《海琴秋韵——张琴秋传》(长征出版社2006年1月版)记录了张琴秋传奇的一生.本文选自书中开头和末尾部分,略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1962年除夕,正当江西人民走出三年困境,重新振作精神、阔步前进的时候,带领他们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邵式平却积劳成疾,病倒在自己倾力拼搏了  相似文献   

17.
李原 《纵横》2003,(11)
作为阎红彦秘书组组长,作者以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阎红彦上将在非常年代,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不唯上、只唯实,与康生、陈伯达展开斗争最终被迫害致死的全过程,表现了一位正直的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张大千漂泊海外二十多年后,于1976年初决定移居台北。其定居台北,选地建屋花了一年多,培植花草又是一年。他选地的要求,一是距离台北市区二十多里的郊区;二是山青水秀,能有几棵大树最好;三是如果能有个小池塘种荷养鱼更佳。热心的亲友们都帮着选址,大家都比较看中的是靠近故宫博物院、距离荣民总医院也不远的外双溪附近的一个废弃鹿苑,但要由张大千去了现场才能定。1977年初,张大千去看了地方,初看似乎不太合意,里面乱石成堆,杂草丛生,进出路也较差。不过,大环境应该说还是不错的,青山为屏,且有潺潺小溪流过,张大千当时没有表态是否买下整片鹿苑,当他转出鹿苑,忽然看到苑主的房屋墙角边有一株白梅时,爱梅如命的他,当即决定买下这块地,并交了定金。  相似文献   

19.
罗海岩 《百年潮》2011,(11):69-70
2003年10月10日子夜时分,京城暴雨倾盆。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雨中有一辆轿车从首都机场向北京医院疾驰,车上的人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定要赶在老人闭上眼睛之前让他看一眼新书!车子停在医院住院部门前,他怀揣墨迹未干的新书,冒雨拾级而上,闯进了那个熟悉的房间。当新书展示在病床前时,老人已处弥留之际,人们的呼唤他或许能听到,但他的灵魂似已远行。三个多小时后.老人濡然而逝。  相似文献   

20.
张云 《百年潮》2008,(11):75-80
1955年3月16日,时为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发布了《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开幕典礼》的新闻报道。开幕式的盛大典礼于15日上午9时在新落成的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潘汉年出席并讲了话,还为此剪彩。在同一版面上,留下了潘汉年剪彩时的照片:他低着头,左手握彩球,右手拿着剪子剪彩。一男一女两位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站在他的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