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人间喜剧》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历史渊源、作者的创作背景、叙述方式等问题上,主要选取了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巴黎生活场景》与《外省生活场景》中的部分小说进行读解,研究了现实主义风靡近代法国文坛的各种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同时也探讨了这种艺术手段在文学描写中的实践应用。对于现实主义精神在巴氏小说中的侧重点,则是针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分别解读了巴尔扎克作品中的人物刻画,艺术表现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兴趣,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阅读切入点,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现实主义精神在近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柳 《丝绸之路》2009,(22):81-83
海派小说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关注生活在都市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自然就成了小说的主题。海派作家笔下的女人们,或多或少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试选取生活在旧上海的男人对于女性的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胡月 《黑龙江史志》2014,(14):59-59
辛克莱·刘易斯被誉为加拿大最具盛名的文学艺术家之一。由于个人经历的原因,罗斯的小说一般都以加拿大大草原为背景,描绘不同时期加拿大人的生活及思想。《中午时分的灯》是1968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经发表,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此小说集中的同名小说《中午时分的灯》作为细读文本,试分析罗斯小说中的加拿大特性。  相似文献   

4.
丁瑶 《神州》2013,(7):3-3
人生如戏,《白蛇》中的主人公孙丽坤在文革前、文革期间、和文革后的生活都在舞台上得到展示。事实上,小说中的"舞台"并不仅仅是作为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而存在的,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这一点,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制造出戏剧化场面,而且还影响着小说中的各个角色及其命运。同时,《白蛇》中的"舞台"还兼具着反应社会历史,揭示小说主题的重要任务。可以说,抽去这一空间,或置换为其它空间,故事也将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5.
姜锐 《神州》2011,(17)
萧红小说虽然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却有着震撼生活的真实的力透纸背的效果。本文从萧红小说的描写对象主体与对象的审美交融及文体形式的美感特征两个角度,对其审美特征进行了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6.
柳云  李佳 《旅游纵览》2014,(4):338-339,344
郁达夫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作者生活年代的动荡、贫苦有着莫大的干系。而1922年作为郁达夫写作的一个分水岭,其在1922年之前(日本留学期间)的写作风格主要以诉说"性的苦闷"为主,作者在1922年回国之后,目睹了我国社会底层的的黑暗与贫苦之后,写作风格又渐渐转变为诉说"生活苦闷"。由于这两大时期的转变,使得作者这两个时期所写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就通过对郁达夫小说的详细研究,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类型,以及其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特点及意义,以供相关研究者们参考所用。  相似文献   

7.
安娜与爱玛是托尔斯泰小说和福楼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们虽出身不同,个性不一,但悲剧命运极为相似。贵族小姐和永远"生活在别处"的女版"堂吉诃德"都以自杀方式结束了生命。本文将对比二人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从金钱和情欲入手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作家的创作往往受到其民族传统文化和其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的影响。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别具个性的小说大师,以《边城》为中心,构筑了一个独特、美丽、神秘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湖湘楚巫文化、道家文化和湘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同时,沈从文的小说也显现着作家对这些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姜锐 《神州》2011,(8):2-2
萧红小说虽然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却有着震撼生活的真实的“力透纸背”的效果。本文从萧红小说的描写对象主体与对象的审美交融及文体形式的美感特征两个角度,对其审美特征进行了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10.
无论张爱玲怎样投入到俗世生活的中心去津津乐道灯红酒绿和笙歌艳舞,她小说中的人物却总是穿透岁月,穿透她有意强调的城市繁华,给人一种无限蔓延的孤独感。所谓“大隐于世”,笔者以为,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的这种令人隔膜和凄冷的城市孤独,正是张爱玲的一种创作风格。那么具体到小说《琉璃瓦》,这种繁华掩抑的孤独是如何在张爱玲笔下表现的呢?冷漠的亲情营造孤独意境由于作者张爱玲本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温暖,所以她的作品中很少能见到合乎常伦的亲子关系。“《心经》中的父女之爱是畸形变态的。《花…  相似文献   

11.
《儿女英雄传》是一部旗人康写旗人生活的小说。然而小说的这一民族特点长时间被研究所忽略,得到的评价也有所偏颇。本正是从旗人独特的妇女价值观和化习俗等民族角度出发,分析十三妹形象嬗变中的合理因素,以求对十三妹的形象塑造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描写黑人女性西丽从习惯于被压迫转变为自由独立的新女性的自我成长经历,堪称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在《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借助色彩象征体系,大量运用颜色表现主人公西丽的生活,突显揭示小说主题,其中紫色是艾丽斯·沃克色彩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中心颜色。本文将结合小说中的色彩象征体系,重点分析紫色在西丽成长历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芳 《神州》2012,(35):1
弗兰茨·卡夫卡是20世纪德语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以写作为生命的保险公司职员,是有着悲惨童年畏惧父亲渴望家庭温暖的儿子,是生活在德语国家中永世漂泊的犹太人中的一员,是要在地狱中寻找建立天国力量的人……读过卡夫卡的作品,不难发现一种深深的哀伤意识萦绕在他的心头。本篇以小说《变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及其生活环境的分析探究,挖掘贯穿于卡夫卡整个创作生命过程中的哀伤意识及其对时代的体悟。  相似文献   

14.
玉旖旎 《神州》2013,(7):234-234
《狱中纪实》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成的遗作,这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黑暗的牢狱中与敌人战斗的实录。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这部小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早涉足关于监狱、劳改农场的生活。两部作品,都是以监狱中的生活作为体裁,因此存在这共性。然而,两篇小说处于不同的时代,在书写这类共同的体裁的时候,艺术风格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产生于十八世纪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就其反映的时代跨度而言,从小说"楔子"回的元末明初写起,直到"幽榜"一回的明万历四十四年,历时二百四十八年,几乎反映了整整一个朝代的士人生活,这在前此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未见有。因此,《儒林外史》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虽然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安排在明朝,却实实在在是他所生活着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士人生活的图景。吴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城隍"物象的典籍记载入手,结合小说中"城隍"内容,分析小说中涉及"城隍"庙祠、"神明、塑像等篇章的隐喻。由此揭示小说特定"城隍"形象背后所暗含的官员压榨、百姓恐惧、世人求荣图利等清代社会状貌,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城隍"塑像,指出清代女性在封建家庭中的脆弱本质。在隐喻价值层面,指明蒲松龄通过"城隍"形象所表达的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分析"城隍"塑像与清代家庭的联系,指出蒲松龄关注女性生活的救世苦心。  相似文献   

17.
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家中的代表,《玉娇梨》、《平山冷燕》为其代表作。考察天花藏主人的小说发现,他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展现了多元的地域生态,主要包括地方民间传说、民俗祭祀活动、特定人群与地域风物几个方面,同时也在叙事发展中蕴含了明末清初时期的风土人情、世俗信仰、历史文化。小说对人物活动地域空间的描述,最大限度地摄录了特定时空中的实际生活的状貌,也存留着叙事环境中最具民俗特色的东西,包括特定时空环境下多面立体的变化着的人群,由此形成了小说中极具生活气息的人际生态圈。在对地域人文景观的叙述中,天花藏主人也渗透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积极出世的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较为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承载了地域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的多种元素,亦通过小说中民众的口头记忆与特定文化观念之间互动互融。  相似文献   

18.
赵云梅 《沧桑》2009,(3):233-234
“私小说”是一个来源于日本小说界的术语,其定义被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从其定义来说“,私小说”特征不仅是日本小说专有的写作特点,其实世界各国众小说都带有“私小说”特征。根据私小说定义,中西方诸多小说都属于心境小说,即“私小说”范畴。文章从《鲁滨逊漂流记》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进行分析,解析小说中“私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题材上划分,邓友梅的小说可以为二类:一是描写老北京的民俗民风的市井小说,其语言风格为:幽默、通俗;二是描写战争、社会上凡人琐事和域外生活的非市井小说,其语言风格为:朴实、明快,我们探导了构成二类小说的语言风格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前,读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被书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从此知道了凤凰;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被屏幕上原始古朴的画面打动,开始向往凤凰。多年以来,一直希冀着背起行囊踏上去凤凰的路,去寻找《边城》故事中的翠翠,去聆听那动人的情歌,去领略湘西小城牧歌般的宁静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