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伦春人在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对社会生活和动物的模仿、民族间文化的传播、日常交往和娱乐的过程中孕育出富有魅力的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针对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源的研究,对于推动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承宁 《神州》2010,(8):17-19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被韩国”现象正是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当代,  相似文献   

3.
文献编纂的文化传播性是其文化意义的主要方面。《方舆胜览》的编纂在因依前人与个人创新的结合中十分明显的体现出了文献编纂的文化传播性。文化传播是借助于书籍、期刊等大众传播工具所进行的一种文化扩散行为,编纂文献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是原生性质的,二者具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拜占庭帝国是修昔底德著作传承的重要时期。在拜占庭帝国早期,军事政治史学家善于模仿和改写修昔底德笔下的"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叙事"以及一些著名的演说词;而一些教会史学家在写作时也受修昔底德的影响,但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而不直接模仿他。因此,是否模仿修昔底德进行历史写作可以反映出当时教、俗两大史学写作群体的价值取向。公元7—13世纪,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仍在被传播和学习,但随着拜占庭人教育和文化的改变,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现象消失了。在这一时期,修昔底德传统在拜占庭帝国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到了拜占庭帝国末期,面对西欧人的扩张,尤其是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拜占庭帝国学者有意识地复兴希腊古典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恢复了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和改写,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们对修昔底德等古典作家的研习和模仿往往拘泥于文字,未能从中真正领会历史经验,处理好国家的外交和内政。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包括黄河文明史在内的各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优秀成果,但是这种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地域界限的限制,大家各自醉心于本区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的发掘,而较少关注于区域之外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因素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关联性的初步分析,探寻不同区域文化间的超越地域的界限与超越历史的界限,从而从更为广阔的空间来阐释黄河文明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元 《攀登》2013,(3):61-63
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侵蚀和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振兴提出了严峻考验。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因此,探索一条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振兴之路,对于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话语权。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一种高雅艺术,也是一种通俗艺术,因为国画从来为各阶层的广大人士所爱好。但是兴趣发源于理解,所以不同文化阶层的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爱好和选择也就各有不同。反过来说,就是同一幅作品,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感染力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关羽的形象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进的 ,由于被历代加封而逐渐荣显 ,由于文学艺术的再加工创造而深入人心 ,最终成为“武圣”而与“文圣”孔子并祀。透过关羽被历代加封这一表象 ,实则鲜明地折射出汉民族各个阶层的独特文化心理。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统治阶层来看 ,他们欣赏关羽的忠心耿耿、死而后已 ;从平民阶层来看 ,他们仰慕关羽的济困扶危、知恩图报 ;从作家文人来看 ,他们青睐关羽的功成名就、儒雅绝伦  相似文献   

9.
王孟杰 《神州》2012,(10):189-189
对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可以说这个词语对于我们许多新教师是非常新鲜,甚至陌生。就我个人理解,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它主要存在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互动之中。而这三者的互动往往会产生无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旦  刘贤 《清史研究》2006,2(4):65-86
本文以他者哲学为出发点,结合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文化相遇历史的方法论。作者首先讨论了曾应用于明末清初中欧文化相遇研究的三种不同框架:一是以传播者(即传教士)及其贡献、影响为主体的传播类框架;二是以文化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主体的接受类框架(如"中国中心观");三是创新类框架,指向接受者及其文化的形象是被文化传播者建构出来的这一符号事实;随后提出了第四种互动交流类框架,通过强调传播者、接受者互动过程的双向性,对前三类框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作者认为,研究关注的主要焦点,应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换的结果:新的文化产品(一种文本、一个形象,或是社会网络)。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关于他者的艺术",通过它历史学家接受自己的身份也是被他者所塑造的。对他时、他地、他文化的文化重构不仅需要历史学家去观察,历史学家自身也要允许被观察。  相似文献   

11.
陈浩天 《攀登》2014,33(5):108-112
我国公共文化之间的区域"鸿沟"和城乡间"二元结构"的存在,致使文化下乡的强农逻辑贯穿于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的文化传播进程中。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传播的强农逻辑表现出文化传播与农户需求的三重张力,即文化政策的推行与农户需求的脱节,传播媒介的嵌入与文化政策执行的异化,村落共同体的解构与城镇化的冲击。对于传播媒介的服务路向而言,有必要理清"三农"信息与政府服务传播的互动关系,依照农民的职业分化进行传播内容的更新,逐渐拓展多元媒介的宣传渠道,凸显"文化下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中国唐三彩的影响下而开始仿造的三彩器,被称之为奈良三彩,并且在吸收唐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造、创新。虽然,奈良三彩是在模仿唐三彩的基础上而制成的,不仅在造型上和唐三彩相似,而且在釉面、色调上也都十分比较接近唐三彩。但是,日本在模仿唐三彩的基础上也注入了许多日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体现了自己的审美品味,对唐三彩加以选择和改造而制成带有日本特色的奈良三彩。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对民族习惯法有精辟论述,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关系等客观条件决定其法律;即使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族,其民族习惯法也将因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保留而长期保留,直至整个生产组织形式被彻底摧毁或改变。恩格斯的观点对于研究多民族国家的法律史很有借鉴意义。在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和融合的进程中,各民族之间在法律文化上也同样发生着碰撞和融合。由于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明相对先进,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往往会在封建化过程中采取汉民族的法律而放弃自己原本基于游牧或渔猎的民族习惯法。这与恩格斯基于欧洲历史的论断相符合。同时应该注意,中国历史有着自身的独特特征:无论少数民族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其习惯法总是与中原王朝的制定法先共存,后融合。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往往是主动的,这源于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特别是中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特色之一。隐士阶层的存在,既有大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与隐逸者个人的思想心理有关,也与儒道互补的文化气氛相联系。根据隐居的目的,古代隐士可分为淡泊型、抗议型、老庄型和清高型。隐士的存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士大夫的人格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很大影响,但隐士也有明哲保身而逃避现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满族与蒙古族在语言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满族蒙古族的语言文化地位是不同的,其语言文化接触与互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女真人借用蒙古文字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互相影响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接触弱化——满语受到汉语影响迅速汉化的阶段,反映了不同民族历史环境的积淀,折射出民族交往、发展的轨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被精英阶层视为文学艺术的东西,对于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而言,往往首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着实际的作用.因此,在探寻这类作品形式和内涵的意义时,需要将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注意其与总体的文化系统的整合和关联.  相似文献   

17.
《民俗研究》2021,(3):15-21
黄河文化生态是黄河流域多民族、多文化共生共存的状态,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制约、维持着文化生态的平衡。自工业化以来,为追求经济增长,人类对河流无限索取,造成黄河断流,河水污染,自然生态恶化。相伴而来的是,许多景观及遗址被毁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消失。尊重黄河生命,维护生态平衡,有机整合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对河流、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才能使黄河文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本祥 《岭南文史》2011,(4):3-I0001
文化的产生、分布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地域,不同地域的文化即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而鲜明的文化特质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兴媒介的不断出现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于传统媒介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媒介的研究日渐式微。而媒介考古学领域的兴起,也在不断暗示当下人们应该加强对于传统媒介的价值传承作用以及吸取“失败媒介”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唐代其他领域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题壁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放在媒介考古学视野下进行研究比较稀少。因此文章通过媒介考古学的视野,即物质性、异质性和复现性的角度来探讨作为唐代媒介之一的题壁是如何承担着媒介的作用进行文化传播的,并探讨当时文人阶层的传播意识以及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何中华 《神州》2013,(17):37-37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下,"文化"随之产生。无论是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亦或是民间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而在此互动、交叉和演变下,一个新的概念"流行文化"诞生了。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必然与流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通过例举和探讨流行文化,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