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部的"聚宝城南",是市政府规划的"闽南文化生态区"的一个试点项目。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聚宝城南在泉州城市化中的历史隐喻以及"文化生态区"的前景及其与"美丽社区""美好生活"概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的都市化进程及地方生活世界的民族志来揭示当地精英叙述中"文化生态"口号的真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聚宝城南,当地人的生活世界是由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物诸人文关系构成的整体。这一生活世界包含的符号和实践系统与文化生态园区设计中的所谓"文化生态"之间存在着鲜明差异,所谓的"文化生态",缺乏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认知。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科学和艺术。汉英这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所以能够转换,是由人类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但是这两种语言在谱系、文字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它们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均不同的社会中产生并发展来的,被具有不同心理文化的人长期使用而形成。尤其在汉英句法结构方面,虽有相似性,但同时也存在差异。这是汉英翻译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洪艺维 《神州》2013,(4):133-13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着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文化。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本文从汉泰谚语中动物形象对比入手,以辅助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论黑非文化特征与黑非文化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特征,表现为人类基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进程而形成的文化上的相互差异与多样性。文化特征的存在,使人类得以自我认同和相互识别,并且使人类通过相互接触交流以获得文化上的更新发展成为可能。不同的文化特征,满足着人类生活的不同需要。从世界文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有关颜色的词汇,如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但由于民俗、地域以及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的具体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文化的误读,本文以红、黄两个颜色词为例,来解读颜色词背后带来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6.
论华夏汉语混成发生的考古文化与历史传说背景李葆嘉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的语言有三、四千种,仅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就有上千种不同的语言,非洲各民(种)族语言也有近千种。这几千种语言是否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原始祖语?人类考古学表明,地球上各地都有早期人类...  相似文献   

7.
礼貌用语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来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交际的目的。中西方受不同文化类型的影响,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使他们在礼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且指出英汉礼貌用语和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将会帮助我们减少语用失误,从而成功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芊 《神州》2013,(14):55-55
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主要目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提出的文化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理解语言中文化的表现与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培养世界意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本作为载体,加深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尤其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开阔视野,激发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以后的跨文化交际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 《神州》2012,(17):144-144
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汉语和英语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更好地学习英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贾玉平 《神州》2013,(23):146-147
谐音是注重语音层面的一种修辞方法,同时又和文化密切相关。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个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话音组合方式,可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平仄相间使语言抑扬顿挫,使用韵脚让语言宛曲回环,谐音的使用则会增添语言的诙谐效果。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既表现在词;r-上、语法上,也表现在语音上。汉民族凡事讲究对称、和谐、平衡,善于联想,这样谐音表义正好适应其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1.
王俊英 《神州》2013,(27):143-144
作为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在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族文化精华。不同的文化、语言、心理造就了不同幽默观,中式幽默和西式幽默形成了各自的风格。通过对英汉文化里言语幽默进行跨文化比较,可以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幽默差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王欣 《民俗研究》2017,(1):35-40
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是以"胡塞尔生活世界"为基础,通过个体的身体感受来研究个体的生活世界。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看做是先于我们所有的实践、思想、本能而存在的先验前提,在此基础上,人类以文化语言、社会关系为中介,建构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共通性。而民俗学者正是基于这一共通性来研究民众的生活与传承,理解并感受他人的生活。以关注具体生活状态、传统与个人性、身体感受为重点的表演理论体现了民俗学"生活世界"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3.
谐音是注重语音层面的一种修辞方法,同时又和文化密切相关.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个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语音组合方式,可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平仄相间使语言抑扬顿挫,使用韵脚让语言宛曲回环,谐音的使用则会增添语言的诙谐效果.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既表现在词汇上、语法上,也表现在语音上.汉民族凡事讲究对称、和谐、平衡,善于联想,这样谐音表义正好适应其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古色雷斯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雷斯人是古代巴尔干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它是一个泛称 ,代表众多的支系与部落。其分布区域一直漂移于中东欧、小亚细亚一带。其语言则分属两类不同语言体系。色雷斯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支撑了早期国家组织一类的政治治理体制 ,而宗教等精神文化生活则展示了其创造的丰富文化成就 ,以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里有这一文化的诸多因子。尽管色雷斯作为一个民族在罗马时代发生了大分裂、大融合 ,没有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 ,但它仍然是巴尔干地区民族文化调色盘上为数不多的底色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严玮 《神州》2014,(15):36-37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日千里,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同时国与国、种族与种族因权利上的差异、经济上的冲突和思想意识形态的不同,而爆发大大小小不断的战争。这些战争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繁华的城市变为废墟,让无辜的平民失去生命,千百万家庭流离失所。如果再将现在世界各国拥有的原子弹、氢弹等用在这些相互仇杀的战争之中,便可以将地球毁掉,人类灭绝!人类是通过战争解决冲突,导致彼此毁灭?还是通过和谈,平等协商,和平共处,进一步促进全世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绝大多数中西方有识之士所思考与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贺腾 《神州》2013,(17):12-13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哲学家对自由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可以凭借理智生活而获得自由。近代以来,康德通过对以往形而上学的反思和批判,进而指出了认识的界限,并为自由提供了道德意义上的可能。通往自由之路的方式实现从理智生活到道德生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哲学家对自由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可以凭借理智生活而获得自由。近代以来,康德通过对以往形而上学的反思和批判,进而指出了认识的界限,并为自由提供了道德意义上的可能。通往自由之路的方式实现从理智生活到道德生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着的,脱离了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物质主体。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类大脑中的主观映像。因此,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的表达,人类的语言就必然会反映出物质世界的运动的属性同时,由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的文化和思维不同,从而构建的句子结构和顺序有有所差异,但是其这种以动词为核心的本质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使学生认识英语的这种语言结构本质,就能很好的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9.
滕丽霞 《旅游纵览》2015,(4):287+293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这就造成了英汉翻译的障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结合,多多了解中西文化,运用附加注释、在译文中增减相应的词以及意译等方法克服这些差异,才能达到中西文化之间真正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沈秀丽 《攀登》2007,26(5):108-110
在跨文化交际中,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因各自特有的礼俗文化和礼貌原则,在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各种障碍和困难,这方面除语言因素外,还有非语言因素。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形式之一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功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沟通、理解与和睦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