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意义的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由管理者一人制订,配班老师、保育教师、孩子和家长都听从管理者安排,被动地开展活动。"家庭式"的班级管理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权威"向"服务人员"转换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确认自己的新身份——"平等中的首席",让幼儿在平等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海燕 《神州》2013,(31):186-186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将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教材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删除和加工,以高效、合理的思想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俊叶 《神州》2012,(19):323-323
自主、合作、探究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他主”的束缚,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认为: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要义在于为师者理念的更新,其二才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日趋显现出它的魅力,它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体育教学中尝试运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帮助了学生"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王舒静 《神州》2013,(14):199-199
课程改革推行的过程中,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并且主动去学习知识呢?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下面我就针对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谈一下我的看法。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和教学素质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优秀的品德,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善良容易接近的人,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他自然也就喜欢学习这一学科。其次,教师应该要有过  相似文献   

6.
韩延超 《神州》2011,(7X):99-99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还“政”与“民”,真正做一个“平等对话的首席者”,阅读过程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7.
蒋明全 《神州》2013,(34):189-189
由于体育教学的枯燥、单调,许多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让体育课充满吸引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并做到合理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8.
叶菁 《旅游纵览》2013,(11):219-220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觉,觉中做"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酒店管理复合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王曼 《沧桑》2014,(3):204-2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厘清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概论"课程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互研性教学模式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互研性教学模式遵循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师生平等与合作互动、强调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等原则,在应用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探索解决、结题评价、交流成果等步骤,完成互研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互研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无论对实现教学目的还是教师和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点拨",我们马上会想到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细究"点拨"二字的含义,我想,"点",就是点评、指点的意思,"拨",有导向、指向的意思。点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集中体现,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师的导语和评价语言。恰当的点拨,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致盎然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激活学生灵感的火花,使课堂教学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  相似文献   

12.
胡亮 《神州》2013,(31):50-50
新课程改革后,课程资源的开发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议,要求利用学校和周边区域的现有资源,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能力,真正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3.
正一、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必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化教学正符合课标这一要求。"活动化"吸纳"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活动化教学,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王法娜 《神州》2011,(9X):166-166
近年来,通过学习教改经验材料,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重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师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使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这种学习活动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会学"、"我乐学",真正意义上的做学习的主人。一、识字教学中的合作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反思"是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所想的观念的一种回顾。人正是在这种回顾中形成某种"自我意识"并由此而逐渐"认识自己"。人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唯有那些借此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展开反思的人,唯有那些形成某种"自我意识"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教师能否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教师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刘晓峰 《神州》2013,(14):204-204
所谓的"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并为学生的长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作为教师,如何让40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丽 《神州》2012,(13):97-97
近年来,通过学习教改经验材料,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重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周波 《神州》2011,(29):40-41
教学中社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课程与生活、知识与经验等二元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剔除的。一位优秀的教师是要承认二元的存在,同时又协调二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时常讲的"对立统一"。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做到"对立统一"是一个极好的方法。无论运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够打破教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任务和结果的单一性,真正做到"社会即学校"、"以学生为师"、"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这就叫"无边界学习"。"多媒体技术运用"和"远程教育"都不能讲是"无边界学习"。  相似文献   

20.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很灵活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推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们创设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要有意识的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互动教学能够良好展开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增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大家思维的活跃,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与理解的一种丰富与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