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场地是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城市不同的地域特色、传承大学校园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工商学院校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建设使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面向人群单一、景观节点传统、服务人群功能欠缺、科技创新不足等。本文尝试通过科技创新与景观重组的手法,对武汉工商学院校园入口处、水景处、宿舍入口处等位置进行场地设计,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校园景观与人产生互动和建立情感联系,设计出更加“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形式美与功能美”并重的校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
褚金 《神州》2011,(12):161-162
校园景观小品作为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形象组成部分,是高校生活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景观设计。本文从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如何在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体现高校校园的生态、历史文脉和特色情趣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褚金 《神州》2011,(29):161-162
校园景观小品作为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形象组成部分,是高校生活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景观设计。本文从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如何在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体现高校校园的生态、历史文脉和特色情趣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鹏 《神州》2014,(3):269-269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属于学校的内隐文化建设范畴,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它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体系,它是一所高职院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刘泽宇 《风景名胜》2020,(2):0016-0016
侗族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空间设计当中,需以侗族文化的内在形成规律和外在表现形式为依据,凝练其特征、找寻其精髓,并以传承和传播侗族文化为主旨,进行现代景观空间设计的创新。侗族有着其独特的聚落形态,形成了以风雨桥、鼓楼、凉亭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文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侗族传统文化形态虽然发生改变,但侗族传统建筑景观空间中所蕴含的侗族文化背景并没有改变。文章以侗族文化发展的脉络入手,并以侗族传统建筑景观所内蕴的文化背景为依托,提出将侗族传统景观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的表达在景观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景观的核心就是承载校园的非物质文化。校园文化景观是产生校园文化的容器,同时也是展示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本文在认识高校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以同济大学四校区为例,以校园生活文化活动为视角,探索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地域特征让人们印象深刻。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各地城市样貌呈现趋同化,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因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广阔的精神文明便成为被大家所追求的目标。地域文华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表达近些年来被专家持续关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很多地区都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中融入了自身的地域文化,但有一些地区仍然没有重视到地域文化对于滨水景观的重要性。本篇文章针对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表达探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可以对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元素的发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赵可塑  韩冬 《风景名胜》2021,(2):0285-0287
乡村景观是与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它具有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审美功能和谐统一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深入,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乡村景观的功能逐渐丧失,对乡村整体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表现在迅速消失的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等形式 , 在此基础上分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规律背后的罪魁祸首 , 同时在国外的研究样本的基础上 , 探察对乡村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 , 对桂北地区乡村建设的逻辑进行调整。最后,探讨桂北乡村实体环境的价值转型与保护措施,并对桂北传统乡村实体环境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校园网络文化的含义,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提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雅茹  刘炳源 《风景名胜》2021,(5):0262-0262
将生产性景观引入校园,利用高校的受众、影响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可以使师生了解到食物生产的整个过程,对引导师生乃至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珍惜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然而,由于可供选择的植物材料有限,以及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土地资源的限制、人们的接受和参与度等方面的制约,校园生产性景观所具有的局限性也较为突出。本文通过探究生产性景观的概念与起源,探讨将生产性景观引入我国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与侧重点,提出校园生产性景观营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林盘景观形态和林盘历史文化的分析,探究林盘文化与林盘景观的关联性,从历史、文化、生态角度分析林盘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出林盘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林盘文化的可发展性,希望借此对川西林盘的保护和林盘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既有多层面建筑风采,也有浓郁的文化品位与人文情怀。一座名楼本身就是一个文脉遗产累积的过程,它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延伸了城市生活的时空,丰富了城市文化的景观。名楼遗产无疑有益于人们用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城市文明,用远久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用名楼突出的普世价值激活城市活力,这是我们已经做了或正在努力的方向。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名楼重放异彩,不仅是领略建筑的精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魅力。然而今天的历史文化名楼面临着在城市规划中被"过度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被"低俗化"、在城市主体中被"离心化"的危机。我们需要围绕文物价值,文化品位和景观功能看待历史文化名楼,让它们更具魅力风采。  相似文献   

13.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方面。本文拟就校园体育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功能作用进行论述,指出校园体育在对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及心理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其杰 《风景名胜》2021,(2):0041-0041
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是园林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水平。目前,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园林建设,充分保证园林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世纪以来江南田野景观变迁的研究,可透视出江南景观变化的文化动力。这其中有两条价值观主线:一是传统士人与部分西方学者的观点,他们重视传统文化与传统农业,认为古典景观与古代的农耕技术都非常有价值,只是这一脉的发展一直未得到重视;一是占主导地位的李希霍芬的科学土地利用观和苏联的统一化农庄经营观,致使集体化时代的方格化规划、当下的城镇化建设,都存在着简单模仿西方的倾向,这是当前混乱化田野景观形成的原因之一。未来乡村景观建设的方向,在于传统田园风光与现代田园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国内、国际的许多企业单位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这些竞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对国家文化的竞争,也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素质的竞争。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栋梁之才,未来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就需要校园文化给予他们引领。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与丰富的外延意义,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玥 《风景名胜》2021,(4):0372-0372
传统校园景观设计往往偏重空间景观的艺术化处理,却在雨水管理上未为做整体性和科学性的考虑,最终易造成校园内涝的问题。因此,景观设计不应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还应该是解决场地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通过对“海绵校园”在高校道路景观建设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找到“海绵城市”理念与校园景观规划的关联性,并总结出高校道路景观更新的原则与策略,以期能为广大师生建设一个具有生态魅力的“海绵校园”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林深 《风景名胜》2020,(3):0020-0021
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下人居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的景观提升改造在国内外逐渐受到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的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着独特且优质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如何利用弘扬地域文化,并将之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成了当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的新命题。本文以巢湖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为例,分析项目的建设背景及设计方法,着重探讨地域文化复兴在城市线性滨水空间景观提升改造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试图结合项目设计具体提出基本策略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及项目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内部各个地方的景观是其文化的可视载体,由于它们具有空间的相对固定性,因此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地方文化的主要观察对象。本文采纳新文化地理学的观点,即关注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区景观的意义及其变化,并力图挖掘影响这些变化的动力,进而揭示影响地方文化演变的动力。文化景观具有传播文化符号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文本"。在商业区改建过程中,设计建造者借助这些文本,再度表达出其背后的意义,这种再度表达的过程就是传播学中的表征,也称为再现。本研究通过景观调查方法以及访谈方法,分析了该传统商业区景观在改造前后文化表征的变化,以及表征权力的变化。本文结论有三方面:①该商业区改造后新的景观表征多以北京文化符号替代了老商业区的文化符号。②这种替代的负面结果是不利于加强老商业区居民的地方认同,同时削弱了城市内部文化的多元性。③政府协同规划师在景观表征上具有绝对的权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文化的"原真性"。因此本文建议在老城区改造中,尽力挖掘地方独特文化,给予当地人更多的文化表征权力。  相似文献   

20.
龚建平 《风景名胜》2021,(6):0011-00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景观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性景观和硬性景观建设是城市景观工程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软硬景观在城市景观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对于提高景观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