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红 《丝绸之路》2012,(14):79-80
对汉语成语来源进行探讨,有着语义学、语源学、语用学方面的理论意义,对汉语成语来源类型的描述是认识成语来源的前提。本文通过考察汉语学界对成语来源类型的研究状况,初步分析了成语来源类型的现有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芳 《丝绸之路》2010,(2):79-80
成语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本文选取了汉语中与肥料、燃料、水火、金属冶炼和火药应用等有关的成语,在解释成语意义的同时,运用化学知识对成语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化学科学与成语语言艺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里香怡 《神州》2012,(36):121-121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它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具有特定含义和定型结构的固定词组,是汉语语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义学研究课题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少成语的古今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因此,成语语义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许多语言学者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齐菲  丁梦雪 《神州》2011,(6X):70-70,72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总是局限于成语的结构或意义方面,而语用方面的成语的修辞格研究处于次要地位。但是留学生的成语偏误多表现在语用上,即不知道成语的}l中用法。本文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录的121个成语,来分析留学生常见的修辞格错误,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韩巍 《神州》2013,(27):145+147
成语的构成顺序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象似性中的顺序原则。本篇论文通过具体事例与分析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成语语序排列中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因果顺序,由此挖掘成语中隐含的认知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成语的结构顺序。  相似文献   

6.
一些大型辞书在佛教成语的收录过程中,往往以中土文献为源,结果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义项设立不全等问题。文章以《汉语大词典》等四部大型辞书收录情况为基础,结合中土、佛教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源流演变、释义及义项设立等方面的考释。  相似文献   

7.
丁梦雪  霍峥峥 《神州》2011,(9X):75-76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修订本)》所列的123个成语为基础,从形式、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对搜集到的留学生作文中的成语使用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剖析厚因,联系对外汉语要素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央文史研究馆关于维护国家语文安全的会议精神很重要。当前由于网络用语的泛滥,散装英语的不规范使用,以及某些商家、媒体乱用成语,篡改词意,随意炒作,已对汉语的纯洁性带来严重的危害,给群众的视听造成很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08,(12):71-71
“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 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相似文献   

10.
刘莉 《神州》2012,(28):130-130
《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势不可当”也说“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当”和“挡”不能通用,正确写法为“势不可当”。“当”字成语中,“当”有阻挡、抵挡意义的,不能写为“挡”。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国学思潮出现了种种复兴的新现象,具体有哪些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网络和新媒体上的汉字汉语。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有大量关于汉字汉语的“新运用”,可以称之为“老知识的新生产”。比如说最近电视上的“汉语成语大比赛”“中国诗词大赛”“方言小品大赛”,以及其他有关的诗歌、对联、朗读、吟诵竞赛等,这些都是凭借新的方式,对汉字和汉语进行了新的运用。这种形式在这个新的时代突然变得非常流行了,这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的思潮在兴起、在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5,(3):93
"招摇过市"是个成语,《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故意在公众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汉语成语词典》对于"招摇"的解释是,故意炫耀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二者都没有交代出"招摇"的本意。其实,"招摇"是个专用名词,是北斗第七星的名字,后来就用这个词来代指北斗。北斗七星分别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招摇(又称摇光)。古代行军时,士兵往往画北斗七星于旗帜之上,这面旗帜就被称为  相似文献   

13.
唐寅“俗化”和仇英“雅化”之相对转化的动态过程,随着明清市民化的普遍认同和传播,中国绘画出现了人画与院体画交融发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湖南文史》2014,(7):35-35
"南腔北调",一个很常用的成语,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但为什么南是腔北是调呢?其实这主要是根据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的发音特点而来的。汉语七大方言(也有说八大的),吴、湘、赣、客、粤、闽(或闽南、闽北)都是南方方言,属于北方的只有一种,也没法拿省份来命名,干脆就叫北方方言。  相似文献   

15.
印象中,河北邯郸是个成语之乡,什么毛遂自荐、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弹丸之地等好几十条成语都源于此。近读洛阳市交通局史志办副主任周得京新著《洛阳成语典故》,才知古都洛阳才是盛产成语典故最多的才子之乡,竟有305则之多!洛阳真乃成语大都市,为邯郸这样的成语小乡村所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语典故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生在两千多年前齐国大地上的成语典故更是不胜枚举,精彩纷呈。这些成语典故内涵深刻而又妙趣无穷,让人启迪颇多。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对齐成语典故齐王好紫衣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陆安 《文史春秋》2005,(2):45-45
中国的不少成语都是与历史息息相关的,成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化风景线。有一个成语,大家想必耳熟能详,那就是“夜郎自大”。然而,你可曾想到,这个带有浓厚的贬义的成语,却掩盖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说起中国的正人君子,柳下惠当属代表人物。此君系春秋时期鲁国士师,以三黜不去、坐怀不乱、严明审案等典故而闻名天下。其中“坐怀不乱”千百年来尤为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并成了汉语词汇中的一个成语。现今对此事的解释,一般为柳下惠宿于郭门,一个没有住处的年轻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未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戚悦 《民俗研究》2023,(1):130-136
《文心雕龙·祝盟》篇有出自《仪礼·士虞礼》的“夙兴夜处”一语。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不仅关乎对祭祝之辞的解读,更关乎对古代丧葬礼俗的认识,因而值得深究。“夙兴夜处”与常用成语“夙兴夜寐”仅一字之差,几乎所有注本皆以二者等同,将其释为“早起晚睡,言勤劳也”,《汉语大词典》及各种辞书亦如此解释,实则是错误的。“夙兴夜处”特别用于丧葬之礼,指的是侵早起身而夜间独坐,意谓日夜不得安宁,颇为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丧葬之礼中特定的庄重、肃穆气氛以及主丧者的凛然恭敬之心、巨大悲痛之情和身心疲惫之态。这与表示早起晚睡的普通成语“夙兴夜寐”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学成语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自由大胆地表达思想,而且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一、帮助幼儿选择成语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成语,就必须要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直观、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让孩子们自己将成语选出来并进行分类,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他们接受得快,学得好,记得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