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and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它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比如,语篇构建功能,延缓标记功能,话轮接续功能,试探、商榷功能,及其语用模糊性,旨在揭示其在语境条件下的顺应性特征和语用理据,最后指出,在言语交际中,类似词语具有很强的动态语境特征,必须顺应其语境特征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  相似文献   

2.
孙黎明 《沧桑》2008,(4):211-2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语用失误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只是针对言语行为,而忽略了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本文描述和分析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其对外语教学和非言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模糊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中广泛存在。众所周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模糊语比清晰精确的语言更得体更有效。本文简要回顾了模糊语的渊源,对模糊语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模糊语产生的根源,并将其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相结合探讨其语用功能。最后提出相应的语用策略,以期促进交际者充分利用模糊语积极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从而使言语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洪武 《黑龙江史志》2013,(17):241-241
填补语广泛地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在会话交流时,人们使用填补语以实现沟通顺畅、气氛和谐的交际目的。理解是使用的前提,理解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因此,理解是关键所在,使用得当才能实现其语用功能。本文论述了对英语会话中填补语的理解并分析了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非言语交际中的隐喻也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从社会语言学、民俗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等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英语实际运用的水平。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非言语交际中的隐喻研究。2.非言语交际中的身体姿势及体距等隐喻联想。3.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标记作用及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是情景喜剧幽默效果产生的重要语言策略之一。本文以《老友记》中部分语料为例,分析了其中几种典型的语用预设模式,即故意误解预设、故意取消预设、故意更换预设、故意保留预设。分析发现,以上模式均使用或违反了语用预设的特征,产生了别样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明 《文史博览》2013,(2):31-34
预设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语用学和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交际角色。对预设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焦点之一,其研究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由于语用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预设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语义层面,即使是对其应用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书面语的运用上,很少涉及预设在口语交际中的运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预设在语用层面的作用,尤其是在口语交际中的功能。研究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预设的认识,更好地运用语用预设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卫安 《神州》2014,(5):140-141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常常会出现模糊语言的现象,可以说模糊概念、模糊语言充满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也直接促成了模糊语言学的产生。由于模糊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用功能,因而模糊语常常被人们用在生活交际中,同时模糊语还被广大文学创作者大量运用在文学作品当中,从而在文学作品中绽放着模糊语的语用魅力。在此,本文将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模糊语在作品中的语用体现。  相似文献   

9.
刘萍萍 《神州》2011,(5X):21-22
语用含糊就是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参与者对意义的表述或者解释不确定的种种现象。语用含糊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本文从语用角度对语用含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语用含糊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曲红晶 《神州》2014,(8):144-145
面子关乎一个人的社会荣誉,是一个人身份、名誉的象征。本篇论文基于会话分析中会话修正的模式对言谈交际中威胁面子言语行为进行分类,依次为:面子自我伤害,面子自我补救;面子自我伤害,面子他人补救;面子他人伤害,面子自我补救;面子他人伤害,面子他人补救。本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真实语料进行转写分析,意在为人们在未来的会话中维系良好友善关系提供方法,有助于人们在言谈交际中构建和谐会话,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调侃是日常生活会话中经常被使用的言语策略。说话人通过使用幽默的言语方式,达到讽刺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红霞 《沧桑》2014,(1):234-235
调侃是日常生活会话中经常被使用的言语策略。说话人通过使用幽默的言语方式,达到讽刺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丹 《神州》2014,(17):148-148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词汇和言语策略方面分析《简爱》中所体现出的性别语言特点。在性别语言方面加以关注和研究,才能引起人们对性别语言的重视和思考,使男女在会话中消除误解,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4.
韩素玲 《神州》2014,(2):170-170
语用学主要研究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人类交际时语言的使用。语用学指出在人类进行言语交际时遵循诸如:交际原则,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等。并且,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们语用原则的取舍具有影响。本文通过论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例案分析,说明其对语用原则取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广泛存在,它影响我们表达与理解的准确性,给我们的学习与日常交际带来很大的障碍。本文试对这一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文化语用模糊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出现这样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丁亚娟 《神州》2013,(33):79-79
本文从对虚拟语气概念的界定入手,首先从不同的语法书籍中定义了虚拟语气,接着又在虚拟语气的概念范畴作了思考,从而引出近期研究虚拟语气的语用角度。从语用角度,本文分析了虚拟语气的两种语用功能:交际功能与认知功能。通过对于虚拟语气语用功能的讨论,本文收获了语用功能视角下对于虚拟语气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广泛存在,它影响我们表达与理解的准确性,给我们的学习与日常交际带来很大的障碍.本文试对这一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文化语用模糊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出现这样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袁畅 《神州》2020,(4):76-77
所谓语法化即“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即“实词虚化”。对于非母语的俄语学习者而言,俄语语法化结构相对陌生,较为少见,单纯的字面翻译已经无法使俄语学习者准确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实质含义及情绪意图。准确掌握俄语语法化结构的构成及其语用意义有助于俄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表达俄语,从而使跨文化交际沟通更达意,理解更确切。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俄语“运动动词+себе”语法化结构的构成要素、用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描述、统计及定量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顺应理论作为一个综观性的语用理论,强调语言的使用就是为达到交际目的而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要根据语言结构和语境做出动态选择。口译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语境,同时也要顺应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口译教学中,剖析和解释各种语境对语言的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顺应意识和能力,是每位口译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史对《周易》等典籍的研究未能具体深入。本文认为,《周易》的言语意识十分丰富。它重视言语操作,主张言语谨慎、镇定、沉着,推崇言语交际的和谐、诚信,涉及到言语心态素质、言语交际的双向性及其方式与效果、言语表达的动机与效果和语义与所指的一致性、言语主观语境因素与客观语境因素等方面。其所提出的“言有序”主张,涉及语法上的词序,也涉及修辞上的词序.是一种从语境出发、以语法为基础、以美学追求为旨趣的修辞学观点,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最明确的修辞学观点。其言语意识的价值取向兼有功利顾忌、人伦关怀与审美追求。它窥破汉语重词序的特征,强调言语对语境的适应,提出修辞语序问题,深刻影响着汉语语法、修辞研究.而且它还覆盖着现代语用学的许多重要原则。它也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外语言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