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密 《神州》2013,(13):111-11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专业教师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为了能够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不断地发展、提升自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怎么体现自己主体性的发展,以什么样的角色来定义自己,完善课堂,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教师才能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白二军 《神州》2011,(8):106-106
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促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最好办法。因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提高、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生物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凤群 《神州》2012,(9):60-60
在现代幼儿园的管理中,管理者思考的应是如何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教师要怎样才能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关注的是教师的需要与发展。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以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师管理的核心目标,注重内在的激励和满足,才能真正创设一个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牲铸环境和氛围,使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谢丽 《神州》2013,(1):170-170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兴友 《神州》2012,(19):117-117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实践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自主。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主体性教育,着眼于现代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6.
张志虎 《神州》2012,(10):173-17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郭瑞萍 《神州》2012,(15):108-109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的氛圄。  相似文献   

8.
李宁 《神州》2012,(16):32-32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书芹 《神州》2012,(21):225-225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陈利英 《神州》2011,(12):43-43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用“和谐”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陈利英 《神州》2011,(29):43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用"和谐"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清风 《攀登》2008,27(2):108-110
学校德育情境的创设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着力创设理想的适宜学生发展的德育情境。德育情境的创设应以科学性和适宜性为前提,以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关键,以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中尉 《神州》2011,(8X):188-189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谈昌寅 《神州》2012,(22):136-136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主动性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古雪琴 《神州》2012,(6):240-240
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罗超 《神州》2011,(8S):94-9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王伟茜 《南京史志》2022,(16):80-81
<正>在幼儿园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定范围。幼儿的区域活动即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分析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和能力,让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提供的不同材料,自觉,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自主性和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本文就幼儿园区域活动空间规划谈谈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影响,因此要想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就要从这两方面共同努力。从学生方面讲,要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建立新的学习方法。从教师方面讲,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启迪作用,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虑问题时,教师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只有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调整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杨艳杰 《神州》2012,(6):168-168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宋刚 《神州》2012,(21):72-73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阻绝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有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