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曙 《古籍研究》2001,(3):111-116
“诗境”说是《诗经》的核心观点之一,也是朱光潜诗学理论的精髓之一。它虽未直接讨论诗的本质问题,但实质上却是朱光潜诗的本质观的核心部分。朱光潜的“诗境”说直接受到王国维《人间词话》“意境”说的启示。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的“境界”说。朱光潜对王氏评价及高,认为《人间词话》是近代学批评“最精到”的作,甚至到晚年他还满怀感激地说:“王国维写过一本小书《人间词话》,我从中受到很多启  相似文献   

2.
人园林,是中国传统人追求人生至高精神境界的感性诠释。其美学理念是从“画境”到“意境”;其美学特征是情与景溶,天人合一;其最高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则是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3.
《福建史志》2010,(5):11-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的理论,这是理解整个《人间词话》的一把钥匙。"境界"说继承了传统的"意境"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文艺美学思想,从而推动了我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对周邦彦(1056—1121)的词作有颇苛刻不敬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贵在自然     
叶坪 《神州》2003,(11)
认识一个人,该有多么难哪!这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感慨之言。谁认识我?谁真正认识我?既难又易。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我国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评述中的两句话。而我对“自然之眼”、“自然之舌”这两个“自然”特别感兴趣。“自然”一词,查《现代汉语大词  相似文献   

7.
冯和平 《神州》2013,(18):225-225
一.美学意境在电视银幕上营造的可能性 说起“意境”,由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广泛流传,因此在很多人眼中都认为意境一词是由王国维提出来的,其实意境这一审美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但是那个时候不说意境,说“意”、说“象”,如《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虚实相生中,神妙之境也会油然而生。“意境”在古代诗论中很常见,比如古典诗歌中体现了老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五观和辩证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况周颐和王国维都是中国清末民初的重要词论家,二者的词论主张集中体现在《人间词话》和《蕙风词话》中.多年来对于二者词论的研究,《人间词话》取得的成果相对多,《蕙风词话》则少给人留有鲜明的印象.而况氏所属的临桂派系,有多人发表词论辩驳批判王氏词论,两者词论整体感受也是对抗多,融汇少.笔者希望通过这篇小文,对二位词论的异同稍做整理,对中国词论的研究提出一点自己的微末见解.  相似文献   

9.
日本榎一雄先生在《东洋文库书报》第8号发表了《王国维手钞手校词曲书二十五种》一文,介绍了东洋文库所藏的王国维手钞手校的词曲书,并将这些书中王国维的跋文、识语悉为录出,其中有六处,王国维署了“人间”。据此,榎一雄先生提出:“从这些跋语中,我们还可以考证出‘人间’是王国维的号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著有《静安文集》、《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开研究戏曲史之先河。1913年起转治经史文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著有《静安文集》、《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开研究戏曲史之先河。1913年起转治经史文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12.
去年八月,河间市方志办主任赵景春主编的《河间县志》、《河间年鉴》、《河间人物志》通过呈转,被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阅览收藏;并且飘洋过海,到了美国、日本、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这在当地引起轰动,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市委、市政府赞扬他为河间立下了汗马功劳,沧州市政府特授予他“市长特别奖”。《人间词话》有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酉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心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发端于魏晋,受到玄学的影响,尔后中国的山水画始终是在主客交融、主客合一中前进[1]。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忘境”。这是因为中国画的发展与“体道”有着密切的联系。总结古代山水画创作“忘境”的起因及旨趣,对与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是不无益处的。一我国山水画萌芽于晋而成于刘宋[2],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完全脱离了人物故事画而彻底独立。山水画的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受当时的社会风尚的影响———崇尚魏晋玄学。玄学以《老子》、《庄子》、《易经》为宗,称“三玄”。其中尤为推崇老、…  相似文献   

14.
刘萱仪 《神州》2013,(4):8-8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飞蝗避境"是始出于西汉末年史料记载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关于其出现原因历来学界多有争论。笔者通过梳理自汉代后记载关于此现象的史料并分析发现,关于"飞蝗避境"现象记载的产生及发展是在基于一定客观现实状况下,史家观念受到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及谶纬学说的影响,而将此现象有意识的与良吏、德政相联系,最后发展成为史家记载良吏和贤德人物的固定书写模式。这一过程起于西汉末年,东汉迅速发展,至魏晋之际逐渐发展完善,转变为与"猛虎渡河""鸟雀集庐"等并存的史家书写模式。中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天命史观向天理史观的转变,"飞蝗避境"这一书写模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6.
天地之心     
陈力朴 《旅游》2012,(12):1
天地之心。这词很大,听起来有点庞然无边际。再跟进一查,居然内蕴缅邈幽深,直抵奥境。这几个字是《易经》《复》卦彖辞中的一句。儒道对此各有表述。孔子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儒家认为,生、动乃天地之心。例如汉儒荀爽的"阳气初九,为天地心",宋代程颐的"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道家则认为,无和静是天地之心:"复者返本之谓也"。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而后,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则综合儒道前贤,提出了"人者天地之心"的命题。天地之生,以人为本。人是天地生物中的根本。"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人为天地之主,主必以心,故日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王国维与蔡元培都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提起中国近代文艺评论,没有人敢忽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起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没有谁敢否定蔡元培执掌北大时的成绩。这两位牛人都是浙江人,老家一个在海宁,一个在绍兴。他们最初的人生颇有相似之处。比如他们的家世都不错,海宁人王国维出身于世代书香家庭,其父王乃誉精通书画、篆刻、诗文,王国维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7岁入私塾,师从潘紫  相似文献   

18.
汉代“盛唐”地望 ,古今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南郡 ,与汉代枞阳相隔甚远 ;一说在汉庐江郡 ,在枞阳附近。自南北朝特别是唐代中期以还 ,后一说渐渐占据了上风 ,主导着地域区划的命名。与之相应的“盛唐枞阳之歌”也被视为一首歌诗的篇名。但从最早有关盛唐的论说、《史记》《汉书》的有关记载和行文方式以及后世盛唐在汉庐江说的立论根基等方面综合考察 ,汉代盛唐在南郡之说比较正确合理 ,而在庐江之说难以成立 ,“盛唐枞阳之歌”应是《盛唐之歌》与《枞阳之歌》的合称。  相似文献   

19.
张志宏 《沧桑》2008,(4):13-14
曹丕视文章为"不朽之盛事",喊出了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和者不乏;但对于"经国之大业",六朝人是很少去接受,中古后也是应者寥寥。诚然有六朝特定时代使然,但深层次原因是由于过高地抬举了文章的功用,以至于曲高和寡。不过,再深一层地去理解曹丕的冲动也是有时代氛围的。  相似文献   

20.
任博麟 《神州》2014,(6):141-141
<正>这里有两首”诗”,我想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来体现出汉语与英语在语法上的区别。天净沙·秋思Rain马致远R.L.Stevenson,枯藤老树昏鸦。Rainis fallingallaround,小桥流水人家。It falls onfieldandtree,古道西风瘦马。It rains ontheumbrella here,夕阳西下,Andontheshipsatsea.断肠人在天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首《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正是因为这首散曲名作催人泪下,所以还获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这首小令也算是诗歌类作品,我们知道,对于诗歌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