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百年潮》2000,(5)
勇于并善于学习各民族、各种文化的长处鸦片战争,“洋鬼子”打上门来,中国人惨败。面对现实,一部分中国人主张向“洋鬼子”学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是,也有另一部分中国人,他们觉得,中国传统的儒学意识形态体系简直好得不得了,治国平天下之道尽在其中,“洋鬼子”的一切都学不得,也无须学。本期介绍的大学士倭仁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倭仁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历史经验告诉中国人,必须以无比宽阔的胸怀,勇于并善于学习世界各民族、各种文化的长处。  相似文献   

2.
“动画大师”万籁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籁鸣(1950年摄于香港)一代动画大师万籁鸣,是中国动画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他毕生追求进步,历经坎坷,充满了传奇色彩。莫名受辱痛恨洋鬼子“国耻挂图”流传全中国誘誘五年第一期月18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在南京一个小商人家庭。他是长子,与二弟万嘉(号古蟾)是一对双胞胎。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2,(4):94-94
“糊弄洋鬼子”一说,最初指的是八国联军。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吓得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临出宫前,慈禧委任成丰的两位贵妃瑜妃、堵妃为皇宫留守,“宫中诸事由瑜、瑨二妃做主”。  相似文献   

4.
神助拳,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大法国,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 大清一统靖江山。 以上选自义和团乩语。 整整一百年前,即公元1900年(岁次“庚子”)春夏间,中国大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原鼎沸,东亚震动,欧美惊魂,从而沉重地打击并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使列强痛切地认识到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生机”,进而哀叹“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海辣特访员谈话》 但义和团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也未能把列…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1999,(7)
每年到北京来的旅游团多得不可胜数。记得文革结束后最先看到的旅游团,多是高鼻子凹眼睛的“洋鬼子”,然后多是小个子的日本人,以后是香港人、韩国人、台湾人……。比较  相似文献   

6.
两广总督叶名琛误国辱身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9年4月14曰,一只英国轮船“十字火号”在广州省河金花庙岸边停了下来,一位英国军官叫来一位清朝官员,从船上抬下一具棺材。不久,大街小巷就传开了──上一年被洋鬼子捉走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如今尸骨还乡了。稀稀落落有官员来河边吊唁,不知是谁送来这么一幅挽联:“不战  相似文献   

7.
李拜天  刘伟 《世界》2007,(2):74-74
最近,我和《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的编撰者之一,著名的汉学家马赛免·二道恩先生有过一番小小的争论。我坚持认为“有朋自远方来”应该是一个俗语,而他坚持认为这不算。其实,在争论之初,我确实怀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心想一个洋鬼子能懂啥,所以故意以云山雾罩的学问之美,试图令其晕晕乎乎,一头雾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0,(8):46-47
谈神说鬼,为我国无聊文人最擅长之质技.岂料,读今年正月七日美国发行之《礼拜六杂志》,竟有记述外人在京遇鬼之事。现把文字译出,以证我中国鬼之威灵显赫,足以吓倒洋鬼子。  相似文献   

9.
1932年4月29日,上海。 驻沪日本陆海军及侨民云集虹口公园大草坪,各式太阳旗摇曳挥舞,欢呼声震入耳膜。日军祝捷大会正在隆重召开。 忽然,“轰!”一声巨响,祝捷大会检阅台四分五裂,日酋血肉与衣帽横飞,哭喊声响成一片,混乱的人群四散奔逃,互相践踏…… “东洋鬼子祝捷会场被炸,自白川总司令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10,(8):46-47
<正>谈神说鬼,为我国无聊文人最擅长之惯技,岂料,读今年正月七日美国发行之《礼拜六杂志》,竟有记述外人在京遇鬼之事。现把文字译出,以证我中国鬼之威灵显赫,足以吓倒洋鬼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入读欧美名校,李晓愚(李娜)并非个例。在报刊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哈佛女孩”或者“剑桥王子”的报道。在那些报道里,作为个体的  相似文献   

12.
东西     
中国转换为“微笑外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蒙古。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问蒙古。继韩国之后,蒙古成为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个单独访问的国家。中国媒体连日来大幅报道了中蒙关系,在访问经济小国时如此大篇幅报道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国媒体不时出现“中国境内发现罗马战俘城”的报道 ,有的说我国境内仍有罗马战俘后裔繁衍生息。这一问题对于中国与欧洲交流史关涉甚大 ,确有认真探讨之必要。兹略陈管见如下 ,就正于方家。一、“罗马战俘城”说在我国的出现与流布“中国境内发现罗马战俘城”的报导在我国见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①1 989年 9月 3 0日《参考消息》报道 ,澳大利亚人戴维·哈里斯于 1 981年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听到有一支古罗马帝国军队东征失败 ,对其命运产生兴趣。 1 989年 3月他到中国考察 ,从中国学者那里听说曾存在一座叫做“利坚”(应为“骊”…  相似文献   

14.
内容提要:近年,国内许多报刊报道,西汉时一支被称为“第一军团”的罗马军团落脚于中国永昌的“骊”,率领“第一军团”来到中国的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本文就“第一军团”和“克拉苏长子”两个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骊第一军团克拉苏长子中图法...  相似文献   

15.
刘潇 《环球人物》2021,(8):45-48
沙磊热衷造假、碰瓷,涉华报道充满偏见,不告而别还继续诬赖中国英国广播公司(下文称BBC)驻华记者沙磊(本名约翰·萨德沃思)跑了,跑得似乎很慌张。美联社在报道沙磊离开北京的消息时说:“一位资深BBC记者的报道激怒了中国。他因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离开。BBC周三(3月31日)表示,沙磊已移居(中国)台湾。”  相似文献   

16.
1937年10月4日到1941年12月15日,美国《时代周刊》共刊载了4篇有关日军轰炸南京和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告。1937年10月4日题为“正如宣布的那样”(Asadvertised)的报道,是美国记者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在9月20日宣布要对南京进行大规模轰炸后星夜兼程赶往南京,亲历轰炸后所写的长篇报道,报道写道:“那些年纪太小、太老、太穷、病得太重或是什么都不懂而没有离开南京的中国人被大批屠杀”;第二篇报道(1937年10月11日)刊登了宋美龄的英文日记摘要,由于其地位特殊,日记读来耐人寻味;接下来的一篇1938年2月14日题为“证人”的报道,引述了当时在南京的《芝加哥日报》远东资深记者斯蒂尔的描述:“一位日本士兵站在不断增大的尸堆上,将步枪子弹倾注在任何还能动弹的尸体上。对日本人来说这也许是战争,对我来说却是谋杀”;最后一篇,时间为1941年12月15日,这时候外界对日本军在南京的暴行了解已经比较全面,报道明确指出:“日军占领并洗劫了南京,犯下了一些现代史上最可怕的暴行——大规模屠杀平民,并强奸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由于《时代周刊》是美国主流媒体,有很高的信誉,上述报道,特别是宋美龄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后,中国人心中的核心词无疑是“家”,这个国家启动了“回家-离家”模式。在和平时期.中国的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徙。每年春运.总有大量各种回家艰难的报道。但,所有艰难,似乎郜无法阻止中国人一年一度宿鸟归飞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海伦·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曾经积极支持和热情报道中国“一二·九”运动,而“一二·九” 运动的经历对她自己也具有重大影响.1931年8月的一天,伴随着“林肯总统号”客轮的汽笛声,年轻美丽的海伦来到了上海,接着很快就与斯诺熟悉并相恋了.海伦先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秘书,还担任过斯克里普斯——坎菲尔德联合会的驻外记者.作为驻外记者,她真实地报道了当时苦难的中国所遭受的种种灾祸.1932年,  相似文献   

19.
消息     
《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冯崇义、江沛、邓丽兰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于2006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2004年8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20世纪的中国暨魏宏运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纪念会”论文集。全书计分“社会纵横”、“政治论辩”、“文化论坛”、“对外往来”、“人物春秋”五部分,共收录学术论文42篇,书末并附有“魏宏运先生论著目录”、“有关魏宏运先生的报道”等,对著名史学家、“南开一号”魏宏运教授的治学历程和人格风范作了简要介绍。《全国民国档案通览》出版由全国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组织编纂的大型中国历史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华西都市报》推出的《川黔有个白酒“波尔多”》报道,提出了很有创意的“中国最美的白酒原产地带”主题,引起了旅游业、酒类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